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前未婚夫他又在装柔弱》 10、开张(第2/3页)
十八娘笑容亲和,动作麻利地给老乡包点心。
还有人故意拿着从十八娘那里买的点心在他们面前走过,这就罢了,还非要留下一声不屑的哼声。
陈熙只当没看见,当然了,她也忍不住在心里羡慕女主身上的主角光环。
默默羡慕了一会儿,她在心里叹了口气,算了,没有光环就没有光环,只要她不再去做女主的对照组,日子应该也不会太难过。
一声锣响,等候已久的众人纷纷起身。
城门慢慢打开,衙役四下吆喝着进城的人排队。
怕有人使坏,陈熙没有急着进城,而是等人进了大半,一家三口这才赶着驴车进城。
刚刚聚在城门口的人,早就散去各处忙自家事,没人再盯着他们骂。
原本陈父是打算把两人送进城就回去的,但刚刚在城门口发生的事,让他有些后怕。
他并没有立马回去,把驴子安置好,就过来帮着摆摊——确定安全了他再走。
往常他们摆摊的地方在西市小食街,位置离女主十八娘不远,陈熙来的路上就决定了,离女主远着些。
她是不愿意做对照组,但离得太近了不妨碍,女主光环会照着她,强制对照。
而且女主生意红火,很多顾客都是熟客,又知道两人之间的竞争,难保不会被人再次堵上唾骂。
她不怕被骂,她只是怕被影响生意。
她天不亮就开始忙活是为了挣钱的,不是为了锻炼自己的心性。
听到她的顾虑,陈父陈母也觉得不去西市比较好,但两人又一时不知道到底去哪里好。
想到刚刚在城门口看到的商队,陈熙提议往南市去。
商队进了城会货购买本地货物,或出售货物,在南市交易得多一些。
“南市?”陈父沉吟片刻,最后点头:“先去看看,不行再换。”
以往,小熙都说南市乱糟糟,的又吵又混乱,不愿意去那边,今儿主动提议过去,想来是刚刚被骂狠了,他心疼得很。
今儿有商队进城,虽是刚开市,南市却已热闹起来。
陈熙看了一眼人头,眼睛登时一亮,马上跟陈父陈母说了一声,准备开张。
陈父在一旁生火,陈母揉面擀皮,陈熙则是把一应物什摆放整齐,把肉馅端出来搅拌均匀后,就开始飞快包饺子。
他们是新摊,来来往往的人瞧着是饺子,大多都没什么兴趣,只说一声,早上吃饺子?就走了。
陈熙笑着应答,招呼人尝尝,人虽然摇摇头走了,陈熙也不气馁,只笑着招呼着空了来尝尝,便继续忙活。
包出来二十多个后,陈熙先停了手,锅里水开,就把饺子下锅开始煮。
等饺子煮熟的间隙,飞快切葱花、蒜末。
“这是什么吃法?”一个扛着麻袋的大汉,经过时好奇看了一眼:“吃饺子还放葱花和蒜?”
陈熙抬头看他笑着道:“酸汤饺子,我家独家吃法,包你好吃,大哥要不要尝一碗?”
大汉看她又往碗里加芝麻和调料,还放了醋,他眉头皱了皱:“我还是去喝咸汤吃包子!”
陈熙倒也没多说。
新鲜的吃法,没吃过的人,总要观望一下。
但那大汉抬脚要走,见陈熙又舀了一勺红油,奇道:“这又是什么?”
“独家辣椒油,”陈熙笑吟吟看着大汉,在他好奇的打量中,舀了一勺滚开的饺子汤加进碗里:“别处都吃不到,只有我家有!”
话音落,酸酸辣辣的香味,登时在升腾的热气中四散开,直冲人口鼻而去。
大汉脸色微变:“多少钱一碗!”
陈熙依然笑吟吟:“大碗十六文,小碗十文。”
大汉皱眉:“贵了。”
“大哥你看,”陈熙端着馅盆给他看:“我家是肉馅,肉多葱少,贵是贵了点,但用料实在啊,好吃还顶饿,而且还加了这么多料,还有独家辣椒油,保管吃了不后悔。”
大汉觉得贵,但又闻着香的很,跟商队跑这一趟累得很,也挣了点钱,一时间有些舍不得。
就在他犹豫时,有人闻到香味找过来:“卖的什么,这么香?”
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衣着瞧着不像是贩夫走卒。
“猪肉大葱馅酸汤饺子,”陈熙热络地招呼新客人:“小哥来一碗尝尝不?独家辣椒油,又香又好吃,汤也好喝,大冷天的喝上一碗,身上立马热乎!”
来人问了价钱,想着没吃过,闻着也香,就要了一小碗,先尝尝。
陈熙没想到这就开张了,忙应了一声,正好饺子煮熟,掀开锅盖给盛饺子:“小哥你是今儿第一份生意,原本小碗是十个,我多给小哥盛两个,吃好了多来啊……”
说话间,白胖白胖的饺子滚入红绿相间的酸辣汤底,又一个个浮上来,白胖的饺子登时沾上了红油,映衬着翠绿的葱花,光瞧着就食欲大开。
陈父已经把小桌板和小马扎摆好,陈熙把饺子端过去。
三爻是替公子采买笔墨的,本地的文房四宝种类少,他便打听了一下,到南市这边碰碰运气,还真让他买着了。
原本打算往南市去买公子爱吃的点心,再买份他喜欢的炸糕就回去,谁知道被这霸道的香味吸引了过来。
估摸着时间还早,他没忍住就要了一份——闻着怪香的,尝尝看!
刚咬了一口饺子,三爻眼睛就瞪圆了。
刚煮熟的饺子滚烫得紧,三爻被烫的说不出话,只能冲她树大拇指。
“好吃!”好不容易把饺子咽下去,他这才夸了一句。
话落,再不说话,埋头就开始吃。
一边吃,还一边喝汤。
“这汤绝了!酸辣爽口,你这红油怎么调的?我还没吃过这么好吃的!”
三爻忍不住又夸了一句。
眼见往这边看的人越来越多,陈熙一边包饺子,一边借着跟三爻说话的机会,趁机宣传:“我老陈家的独家秘方,别家都吃不到,整个潍县,就我家有。”
“嚯,”有人听到陈熙这么大口气,忍不住笑道:“就你家有?难不成你家还能比庆芳楼的御厨传人还厉害?”
庆芳楼是潍县最好的酒楼。
东家是前朝御厨的第十六代徒孙。
陈熙倒也没恼,她只笑着道:“我家就是自家吃食,哪里比得过御厨传人,但小老百姓也有小老百姓的美食不是?”
这样的比较以后不会少。
她以后还要开食肆,跟庆芳楼对上是迟早的事。
还有人要说话,正在呼哧呼哧喝汤吃饺子的三爻抬手道:“再来一碗,要一大碗!”
说话间,头都没抬,大快朵颐的样子,让周围人都起了点心思。
“给我也来一碗,”刚刚提庆芳楼的中年人,坐在三爻对面:“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