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家的卖鱼夫郎: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夫子家的卖鱼夫郎》 60-70(第33/34页)

  不过小孩穿得单薄,又受了风寒,周令宜给他灌了一大碗药下去。

    待将小孩破烂的脚清理包扎,周令宜洗了手出去与方问黎两人坐在大堂,人也歪歪扭扭瘫着。

    “你们是哪儿捡来这么一惨兮兮的小孩?”

    “家门口。”

    周令宜长叹:“看来又是一件亏本生意。”

    “诊金。”方问黎将银子递出去。

    周令宜摆摆手:“算了算了,又不是你家的。你们打算怎么安置?”

    陶青鱼:“报官吧。总得找到他的父母。”

    周令宜点头:“行,明早天亮了再报官。”

    “那我们走了。”

    “就扔给我?”

    “不然呢。”

    “呵!我就不该免你的银子。”周令宜啪的一声关了门。

    方问黎看都不看,拉着自个儿夫郎回家。

    *

    第二日,陶青鱼赖了床。

    等方问黎将他从被窝里挖出来。

    要不是炭盆烧着,陶青鱼根本不想接触外面那冷飕飕的空气。

    好在衣服也是暖的,不至于让人穿不下去。

    吃了早午饭,陶青鱼正要去隔壁给他舅继续讲讲那养鱼的法子,一开门,门外站着个小孩。

    他吓了一跳。

    方问黎走过来,见是昨日那个小孩。也不知道他怎么又回来了。

    “恩人。”

    “你怎么找来了?不是在医馆吗?”

    小孩怯生生的,看人不敢直视。头发干枯,营养不良。

    他身上穿着昨日那那身衣裳,脚下的鞋还长了口子。手指、脚趾、耳朵、脸上皆是生了冻疮。

    陶青鱼看了一眼,立马回去给他找了一身衣裳。

    他们将人领进门,让小孩吃着饭。

    陶青鱼:“周大夫带你去衙门找父母了吗?”

    小孩迷茫,然后摇摇头。

    “那你出来的时候跟他说一声没有?”

    小孩双手扣紧碗,嗫嚅道:“我自己悄悄跑出来的。”

    得了,周令宜这会儿怕是要急疯了。

    陶青鱼让方问黎守着人,他自己去医馆那边说一声。

    果不其然,周令宜听到小孩找到他们家门,立马让外出找人的那些药童回来。

    “他怎么又跑你们那儿去了?”

    “不知道。你先忙吧,我们带他去衙门就是。”

    说完陶青鱼回去,路过布坊,顺带进去给小孩买了一身衣裳外加鞋子。

    到家后,陶青鱼让小孩去换上,然后跟方问黎带着他出门。

    路上,陶青鱼问:“你叫什么名字?”

    “顾常双。”

    “你从哪儿来?怎么晕在我家门口?”

    “三水县。我要找我阿娘。”

    走到县衙的正街上,一辆马车匆匆忙忙经过。帘子掀动时,陶青鱼见到一个满脸疲惫的妇人坐在其中。

    马车过得很快,陶青鱼也收回眼神。

    “那你跟县老爷说,他能帮你找阿娘。”

    小孩送到县衙,县里的人问了他阿娘的名字,陶青鱼小声道:“这么巧?”

    方问黎:“嗯?”

    陶青鱼低声道:“刚刚来的时候我们不是遇到了一辆马车,里面坐着的人就是常婼。这孩儿他娘。”

    方问黎并不在乎这孩子的事,只当跟陶青鱼随意闲聊。

    “叫这名字的人不止一个。”

    “但之前秦家出事的时候,她不是说她还有个孩子被秦英扔到不知什么地方去了?”陶青鱼眼神笃定,“我看多半是。”

    不过人带来了,就没两人什么事了。

    只几日后听到小孩被接到宝瓶村去,陶青鱼也没觉得意外。

    *

    时光如水,转眼又翻过一年。

    春二月,野地里早早开了一批金黄的迎春花。方问黎又回书院去了。

    这次回村不止陶青鱼一个。

    驾车的依旧是阿修,但车厢里多了个祁薄荷。

    成亲两月,小哥儿被阿修养胖了些。眼里也不见往日那般疲惫,但依旧是个稳重的。

    “你们家里的地还要种?”

    祁薄荷长得清秀,像充满了韧劲儿的翠竹。说话也温温柔柔,似乎没半点脾气。

    但陶青鱼知道哥儿当初打蔡媒婆的事,可见人不是个单纯的小白兔。

    祁薄荷柔声道:“相公说来回麻烦,我们这次回去是把地租出去。等以后弟弟大了,他要回来就让他回来。”

    陶青鱼点头。

    薄荷的弟弟现在跟着酒楼里的大师傅当徒弟,阿修给安排的。而妹妹也在学刺绣。

    两个小孩多学点,以后独立了也有养家的本事。

    马车行到宝瓶村,陶青鱼先让阿修帮忙将他带来的东西放陶家。随后他们再赶着马车去小庙村。

    “爷奶,小三叔!在家不?”

    院门开着,小黄欢欣地跑出来围着他打转。

    他爷奶听见声音杵着拐杖出来,笑着道:“今早就听见喜鹊叫,还以为有什么喜事,原来是鱼哥儿要回来。”

    陶青鱼笑道:“爷奶,小三叔跟青芽呢?”

    “他娘家的外甥满月,请客。”

    陶青鱼将买回来的种子拖到屋檐下:“那你俩怎么没去?”

    邹氏道:“走不动了,去了也吃不下多少。”

    “你这是搬的什么?”陶有粮用拐杖戳了戳地上的麻袋。

    陶青鱼将麻袋解开,让他爷看:“爷瞧瞧这种子如何?”

    两老人抓了一把在手里,手指微动,细看那一粒粒饱满的谷种。

    陶有粮道:“还成。”

    陶青鱼:“可花了我不少银子。我打算拿给佃农种的。”

    陶老爷子闷咳两声,含糊道:“家里留一些。”

    陶青鱼笑得眼睛一弯:“放心,有多的。”

    今日天气好,阳光灿烂,照在身上暖洋洋的。陶青鱼干脆去端了凳子,陪着他爷奶坐在外边。

    “爷奶,你们想不想去县里住两天?”

    “我们一大把年纪了,就不去麻烦你了。”

    陶青鱼像没听懂,道:“行,那等天气再暖和一点我就过来接你们。”

    邹氏笑着抚摸哥儿的头:“你一个人在县里忙得过来吗?”

    “我也没什么事。”陶青鱼靠在邹氏膝盖上,“陪你们几天的时间还是有的。”

    “正好带你们去看看工坊,现在已经有模有样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