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历史直播]青史之下,百代共闻》 2、土木堡(第2/2页)
逃兵,一再坚定守国而战,提拔一系列臣子,拜于谦为兵部尚书,下令守将们别给缺了大德的朱祁镇开门或送钱。
从稳定民心、军心、朝臣之心到选贤任能和备战,可以说是竭尽所能。】
朱元璋先赞了一句:“祁钰小子不错”,又疑惑,“天幕对藩王相关多有不满。”
那上位的永乐帝,能让后人戒之,再加上大明皇帝字辈改易……他慢慢敛起神情,想平日竟看不出老四有这等野心。
朱标的关注点却在朱祁镇记恨上郭登,联想到这英宗似有复辟之日,为其长叹一口气。
【而信重于谦这一步,也是最重的一步。
危难时人人惊惶,软骨头们想迁都南京,兵部左侍郎于谦以“南迁者斩”力主抗战,朱祁钰认可,将防守重任交给他。于谦调兵、备粮、整军、备战,以一个多月的时间,调动二十二万大军拱卫京城。
十月,也先兵分三路往京师。于谦率领众将分守北京各城门,亲自披甲督战,誓与京师共存亡。
《明史·列传·卷五十八》记载:“谦自与石亨率副总兵范广、武兴陈德胜门外,当也先。下令,临阵将不顾军先退者,斩其将。军不顾将先退者,后队斩前队。于是将士知必死,皆用命。”
以强令塑勇绝之军,不计后路,破釜沉舟,血战五日,终使瓦剌退军。
至此,国难初解。】
朱高炽长出一口气,朱棣擦着弓斜他一眼:“你以为就完了?”
看起来似乎都在向好的局面转变,有力挽天倾的君臣,但暗涌蕴藏其间——天幕并未说朱祁镇已死,宫中也还有朱见深活着。
太上皇仍在,敌人想乱大明政局,必遣他回来,朱祁镇占着正统,心有不甘,想必对登基的亲弟和推举弟弟的朝臣不满,加之先前守将们不曾为他打开城门……
朱棣自己就为礼法头疼,信手扯动弓弦:“山雨欲来。”
祁钰若是心狠一点,就该用一根好弓弦,给这位太上皇一个体面。
天子之身,死国而已。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