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直播]青史之下,百代共闻: 9、大汉基建游戏结局收集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历史直播]青史之下,百代共闻》 9、大汉基建游戏结局收集(第2/2页)

何自污时丢失的名声,在内虽然大家都知道他是生气才这么干的,但没人会说天子真的做错了,只会赞扬其自有深意——那么他将近臣关押之事,自然而然就成了正确的。

    经此一事萧何大概终于认清了旧友已彻底成为君王,从此谨慎行事,打出normalending——虽有波折,幸得善终,人生若只如初见。】

    汉初某位面,刘邦笑着拍肩:“君思何如?”

    已逾中年,即将升任相国的萧何苦笑拱手:“臣愚钝,为陛下效死而已。”

    殿中凝滞的气氛重又流动,众人权当自己没听见那几句惊心动魄的“韩信被诛”“英布反叛”,一个个恨不能把自己灌倒,萧何举目望去,淮阴侯称病不朝,留侯席上空空,斯人乘鹤访仙去也。

    【这两位在储君这件事上的态度也很耐人寻味。刘邦不喜太子,朝臣们很着急,张良这时候没参与讨论,他主张“疏不间亲”,外臣不管皇家内部事。

    但吕家不可能放着谋圣不用,外戚挟持张良,逼其出计,张良提出让太子谦逊以待,请来商山四皓,位置自然稳固。

    就张良本身,他不希望改立,废长立幼多数时候象征朝堂要乱,再加上“大臣多谏争”,他多聪明一个人,时不可逆,给太子出个主意也没什么。

    但提出这个建议后,他依然远远旁观。

    张良并没有倒向太子,也没有深入参与惠帝一朝,他像往日一样沉寂,可以羽化登仙,可以就此离去。

    但萧何极力入世,他积极参与这一切,作为沛县旧臣早和刘氏一族深度绑定,作为文臣之首鲜明地维护嫡长子继承,刘盈登基后依然活跃,最后得一个“文终”。】

    “出世入世,背道而驰,所求不同,自然殊途。”曹丕捻来几颗葡萄,对汉家事品评一番。

    父亲当年也有过殊途的臣子,郭嘉鬼才,同父亲谋算的是天下,荀彧要匡扶汉室,终生都在汉臣和主公之间转圜。

    但郭嘉早死,霸业停在赤壁的一把火,荀彧辗转多年,忧虑终生之事父亲也没有做。

    “先贤百年,徒剩江河日月……”魏帝背手长叹,司马懿跟随其后,对曹丕那些慨叹没什么反应,他素乏文才,无法理解曹家人的愁绪。

    【再回头看储位之争,有些朋友很奇怪,再怎么样就是四个有才华的老头子,凭什么能给刘盈加这么大筹码?

    ——因为知识的垄断。

    秦时为加强集权严禁私学,作为始皇的中央博士官,这几个人掌握着极大的释经权——没有标点符号的时代,人们靠德高望重之人解读经文断句。

    汉初缺少这样的人才。刘邦布衣出身,身边没有德高有才、主张黄老的长者,但文化解读的权力,向来是放在官方手中才令人安心。

    刘盈获得了这项权力。

    儿子获得教权后,刘邦再去审视他,终于意识到其拥趸已成势,无论之前是真心易储还是想磨砺他,此刻的刘盈,确实无法再动。

    自此,储位之变结束,两位以不同方式帮助过太子的臣子也各自而行,往既定命运奔去。

    但暗涌之下还有一位,血溅长乐,在他父母手下打出了最后那个trueending——

    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