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聘娇娇》 100-120(第15/30页)
吗?已经耽误好一阵了,还去吗?”
岁安却看向不远处的房门,反问道:“万娘子还没检查完吗?”
魏诗云,“谢郎君不是让万柔里里外外都检查一遍吗?大概没这么快,姐姐若要回去,我可以等在这里,有什么消息我第一时间去告诉你。”
房间里,万柔早已解开了裴愫的衣裳,也看到了她胸前那个浅浅的纹样。
一瞬间,万柔如遭雷劈,手上的动作都跟着僵住。
这是……
不知过了多久,她终于反应过来,草草查看了一下别处,确定没问题后,手忙脚乱的给她把衣裳穿好,匆忙的准备离开。
一拉门,万柔再度僵住。
不止是谢原,岁安和魏诗云都在外面。
好在外面夜色黑暗,万柔又背着光,暗色多少为她掩去了些不自然。
万柔深吸一口气,让自己冷静下来。
岁安微微一笑,和声问:“检查完了?可有什么线索?”
魏诗云:“还昏迷着吗?没醒过来吧?你检查完可都收拾好了,别叫她醒来发现异常。”
问题一个接一个,万柔趁机平复了心情,平缓道:“没有发现别的线索,她也没有醒过来,我都是按照原样收拾的。”
谢原:“无妨,我先进去看看。”
说完,他走进去,直接又给裴愫补了一下,彻底断绝她中途清醒的可能。
几人进到房间,却见谢原沉了脸。
他指着昏睡中的裴愫质问万柔:“你就是这么办事情的?”
万柔一愣:“什么?”
谢原:“方才,我就怕你收拾的有错漏,叫她醒来发现有异,特地多看了一眼,我问你,她肩胛这里有这个红痕吗?”
为了在八月典吸引客人,裴愫等人穿的都是轻薄透光的抹胸长裙,露出脖颈锁骨,此刻,裴愫的锁骨下方果然多了一条红痕。
万柔:“这……”
魏诗云:“你是搜她还是揍她,怎么出这么重的力?她醒来若察觉自己被翻动过,岂不坏事?你到底有没有好好检查?”
万柔眼神一慌,解释道:“我检查了,这里我知道,是我将她拉起来时按着肩膀,留下的指痕,但没关系的,这种红痕,她睡一觉起来就消了。”
她话刚说完,紧跟着变了脸色。
谢原抽出一方跟魏诗云借的手帕,在裴愫锁骨处擦了擦。
用口脂抹上去的红也浅浅的沾在了手帕上。
万柔眼神一震,下意识躲开谢原质问的眼神,然后撞上了岁安的目光。
岁安并未动怒,但也失了往日的温和笑容,她只是静静看着万柔,便让万柔觉得无地自容,羞愧难当:“我……我……”
谢原把裴愫身上的痕迹擦干净,倒是给她留了点红痕,不过一觉就能消去,他开始仔仔细细擦自己的手,淡淡开口:“万娘子心里藏着事,做事自然心不在焉。倒不如将事情说出来,也好求个心安。”
一直以来,万柔对岁安感激又愧疚,现在被抓了个现行,双膝一软,跪了下来。
“夫人,我……”
岁安走到万柔面前,轻轻蹲下:“一直以来,我只会在一件事上瞧见你露出这样的眼神。万娘子,如果是为了你的父亲,我可以理解,但现在不止是你已故父亲的一条命,还有我们所有同行伙伴的性命,都可能因为你的隐瞒受到波及,你到底发现了什么?”
魏诗云:“跟她废话什么,我们自己检查就是!”
说着,魏诗云撸起袖子就要亲自动手。
“线索。”万柔忽然开口。
魏诗云:“废话,我当然知道是线索……”
“不是……”万柔摇摇头,“是我父亲,当初留下的线索,没有丢。”
谢原几步上前:“你说什么。”
岁安愣了愣,这是她不知道的部分,她起身让了让。
万柔忍着泪,终于说了出来:“我父亲留下的线索,是一个纹在身上的图样,她……她的身上,也有!”
第111章
万柔的父亲万劼虽是松州漕运线上一个小人物, 但他混迹多年,三教九流的人都见过,看人也十分准。
几年前, 万劼出了点事, 是刚好前往松州的商辞顺手帮了一把,因此欠下人情。
万劼或是感念商辞大恩, 或是觉得对方是个适合保留的人脉,所以一直以来都为商辞做事,主要是帮忙打听、留意以及传递消息的活儿。
就在大几个月前, 万劼在漕运一线察觉到了有人对漕银动手脚,继而发现了几个面生的人。
没想到,他还没来得及传消息, 就先被当成贪污替死鬼入狱了,之后就是万柔潜入牢中,得到了父亲留下的线索。
漕运线上干活的多半是男人, 有时干活累了会袒胸赤膊, 万劼无意瞧见对方胸口的纹身。
牢狱之中, 他想不出别的, 便将纹身绘制下来交给了万柔。
这么久以来,万柔一直想找到杀害父亲的凶手,却苦于没有线索。直到今日, 她在这个莫名出现的女人身上看到了一样的纹样。
万柔交代的时候, 看都不敢看谢原。
这番坦白,也揭露了她此案的谎言。
线索根本不是指向朝中重臣,是她在故意错误引导。
魏诗云气笑了:“如果不是我们拦下你,你是不是还不准备说?是不是打算去告诉商辞?对了,商辞……这混账东西, 竟敢瞒着我!”
魏诗云此次会跟随商辞来到扬州,是因扬州近来不太安宁,又是河盗又是流民,漕运受阻,处理上还出了纰漏。
幸而安王和安王妃多年来吃够了亏,行事格外细致,及时弥补,还意外发现重要的文书卷宗被人翻动的痕迹。
安王府门禁森严,高手镇宅,直接闯入的可能性不大。
因此,安王怀疑手下有鬼。
虽说这只是个怀疑,还需要确切的证据证明,但若毫无作为,无异于坐以待毙。
所以,在商辞提出要回长安时,魏诗云才想要一同前行。
安王与桓王、靖安长公主一样,都是跟着圣人打回江山的亲信,一旦扬州出了问题,第一影响的就是圣人的信任。
他们在扬州呆的太久,安王府总要有可信的人站在朝堂上说话。
此外,魏诗云也有心在长安查探查探,到底是谁想对安王府不利。
来之前,岁安做了不分散人手的决定,魏诗云起先被说服,来的路上又忽生许多考虑。
为了让她定下来,岁安避开旁人,与她说了自己的猜测和判断。
接连诸事,最终可能是冲着扬州和安王府去的。
其一,是八月典的选地。
那日,岁安为求在水岛这个位置上有突破,盯着暗察司用的图水域仔细研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