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英美]我当联盟财务顾问那些年: 第 82 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综英美]我当联盟财务顾问那些年》 第 82 章(第5/6页)

 “没问题!”

    两人一拍即合,乐高红头罩拿到了原片,卡莱尔得到了他想要的素材。

    电影很快进入点映阶段,卡莱尔没有再花钱买营销和口碑,一方面是没必要,捂嘴没意思,另一方面影片的热度够了,营销过头反而起逆反心理。

    是故影评既没有呈现一边倒的夸赞,也不至于到达两极分化的极端程度。

    剧情上的争议不可避免,部分人质疑这部片子有洗白双面人的嫌疑,还有人知道编剧名单顺位第一是双面人的化名后,干脆将剧情从头到脚骂了个遍。

    但更多人则借星球日报上的一篇影评,对哥谭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了解。

    【《从≈gt;分析哥谭城市症结,哥谭人为什么离不开哥谭?》——来自克拉克·肯特

    哥谭,一座在蝙蝠侠出现前,每年致力于刷新“十年来最血腥一年”记录的城市,我无法想象有哪座城市比哥谭更黑暗了。

    如果你关注哥谭市民的公开社交账号,你会惊奇地发现他们发布的内容到达高度惊人的一致:“越狱的罪犯”、“恐怖袭击”、“咒骂”以及“我迟早有一天离开这个狗屎城市”。

    那么,哥谭人为什么离不开哥谭?

    首先,我们无法绕过一个姓氏“韦恩”。得益于韦恩集团的资助,哥谭大学是全美最好的学校之一。

    定时定量地位全美提供大批量人才和……哥谭定制罪犯。

    我承认这是个老套的哥谭笑话,但很可惜,《蝙蝠侠》全片加重了观众对哥谭的刻板印象。

    精英检察官在哥谭?罪犯!

    大学心理学教授在哥谭?罪犯!

    上流社会的人生赢家在哥谭?罪犯!

    ……

    但只是如此吗?我不得不注意到电影里出现的可怜的被炸机构,他们都是布鲁斯·韦恩在成年后兴办的扎根于生态、能源、航天航空等领域的高科技研究所。

    全美有哪个城市能容纳如此多高质量人才,在提供高薪工作的同时为他们实现生命价值?答案是没有,而这一切都得益于“呕吐三明治”的创始人,布鲁斯·韦恩。

    ……

    ……】

    卡莱尔在韦恩庄园的餐桌上第一次看完克拉克的影评后,第一反应是叼着面包扭头问布鲁斯:“你说克拉克是不是暗恋你?”

    “咳咳咳咳!!!”迪克爆发出一阵惊天动地的咳嗽声,无他,被咖啡呛的。

    “迪克?”卡莱尔歪歪脑袋,一脸迷茫。

    介于克拉克给他留下的第一印象是“蝙蝠侠吹”,而现在克拉克又暴露出了自己≈ldo;布鲁斯吹?[]?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的特征,他觉得自己的推理不能再有理有据了!

    迪克深吸一口气,他很想替超人掉马,但是超人掉马就意味着蝙蝠侠掉马。

    他哀怨地看向某个无动于衷、假装看报的男人,算了——

    迪克长叹一口气,有气无力道:“卡莱尔你的推理还是那么地……天马行空。”

    卡莱尔思考了几秒,欣然接受:“多谢夸奖!”

    迪克瞅瞅卡莱尔清澈见底的单纯眼神,又瞧瞧坐在一旁事不关己的布鲁斯,到底是没憋住:“你难道不觉得很可(疑)——”

    布鲁斯抖了抖报纸,头也不抬地说:“今天早上九点,你刚抓住的连环杀人犯越狱了。”

    迪克掀了掀眼皮,尽管布鲁斯没有明说,但谁都听懂了他的言下之意:你该回布鲁德海文了。

    迪克噌地站起来,经过布鲁斯时冷哼一声,并且飞快顺走了后者餐盘里阿尔弗雷德精心烤制的全麦面包,全部两片。

    迪克恶狠狠啃下一口面包:这就是你被蝙蝠侠撬墙角的原因!

    阿尔弗雷德瞥了眼疾驰而去的迪克的背影,看向面上不动声色但偷偷放下报纸坐好的小少爷,以及明显不如布鲁斯理直气壮,眼神飘忽起来的卡莱尔。

    他扬起眉毛:“我什么都没看见,韦恩少爷、卡什少爷。”

    阿尔弗雷德给布鲁斯添了面包便去了厨房,留下餐桌上的两人面面相觑。

    布鲁斯想了想,笃定地说:“阿尔弗雷德不会出卖我们。”

    毕竟他和卡莱尔才是赌局的受害者,不光指正义联盟的赌局,还有罗宾群里的赌局。

    而他们只是没有向外界透露卡莱尔已经知道蝙蝠侠的真实身份而已,绝不是故意看别人热闹的意思。

    卡莱尔眨眨眼,于是布鲁斯不甘心地补充到:“但迪克察觉到了向阿尔弗雷德确认猜测的话……他会给暗示。”

    卡莱尔若有所思:“幸好你的演技很好,而我也不差。”

    (“啊啾——”迪克揉揉鼻子,疑惑到,难道他感冒了?)

    克拉克这篇影评的影响远不止于此。

    一段时间内,韦恩旗下的实验室、研究所,报名率翻了一倍。

    受采访的学者和科学家们面对媒体纷纷表示,绝不是为了韦恩集团开的超高薪水。

    紧接着,社会学家,精神病学家,行为科学家等各界的专业人士看了点映,从自己的专业领域出发,分析了《蝙蝠侠》背后的哥谭现象。

    不少相关领域者直言,要不是小丑女的例子在先,他们高低能在哥谭挖掘出几十篇论文。

    ……

    普通人的电影观后感不像登报的文化人们,文绉绉还头头是道。

    大部分人对电影剧情不至于达到吹毛求疵的地步,而《蝙蝠侠》的剧情也确实在良好以上。

    他们更多讨论的是动作

    戏、特效、服装、道具等。

    【作为商业片资深爱好者,我敢打赌影史上没有哪部影片的打戏追得上《蝙蝠侠》!!!武术指导加鸡腿,入股不亏!!!】

    【没人说嘛?群演大加分!!!导演怎么做到的,竟然能让每个群演都沉浸式演戏?!!小声逼逼一句,有好几位甚至比主角更入戏……】

    【我是细节怪我先说,里面的刀、枪都没有穿帮。事实上不少电影在背景里都有穿帮的毛病,例如duangduangq弹的刀,提的很轻松的盾之类,但这部电影将细节做到了极致!!!】

    负责收集舆论风向的工作人员给这几条推文挨个点了赞。

    那可不、真刀真枪、真血真伤。

    相互捅刀的群演是真的恨不得对方去死的对立帮派成员,打出的每一发子弹都用不着报销,一查来源可能昨晚刚从码头走私进哥谭。

    镜头记录下的每一幕不是动作戏,而是情感充沛的打架斗殴,别的电影这么拍还不立马变成丑闻?也只能是哥谭能做到。

    还有一类观众的影评画风清奇,简单来说概括为以下几种:

    【啊啊啊啊胸肌我舔舔舔】【蝙丑又磕到了家人们】【电影里的蝙蝠侠制服共出现四套,分别在以下蝙蝠侠的抓拍照片里出现过】

    卡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