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妈相亲后带我躺赢[七零]: 243.第 243 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美人妈相亲后带我躺赢[七零]》 243.第 243 章(第2/5页)

甚至还有他好久没见过的沈知青,他对沈知青印象可太深了。

    毕竟,当初她可是直接送了二十头猪过来,让他在上头都忍不住多露了几次脸。

    “沈知青,老支书,你们这是?”

    有了刘主任牵头,沈美云单刀直入说明来意。和他们想的相反,原以为李科长会直接拒绝的,还需要一番口舌的,但是没想到对方竟然沉吟了片刻。

    “个人开养殖场?”

    “是。”

    李科长给他们倒水,“也不是不行。”

    这话一说,在场的人顿时惊讶了下。

    “我也不瞒你们了,我刚开会回来,如今上面对下面一滩死水一样的经济很是头疼,正打算想办法的,没想到你们便找我来了。”

    李科长把三杯水,纷纷递给他们,旋即看向沈美云,“我不反对,不过,我想看下具体的章程。”

    沈美云过来自然是带了东西的,她当即把计划表拿了出去,“在这里。”

    李科长仔仔细细的看完,“地址选在哪里,确定了吗?”

    沈美云,“在前进大队和胜利公社,但是具体位置,还不确定,这要上面的人来审批。”

    李科长翻了一页计划表,继续往后看去,“你更看好哪里?”

    沈美云,“前进大队,那边地多人少,物资丰饶,但是缺点也很明显,就是交通不便。”

    “胜利公社倒是交通方便,但是人多地少,养殖场是个开销大的地方,当有一定规模后,需要的投入的成本也高。”

    只能说,两者的各有,屋内的众人都忍不住看过来。

    “老支书你说。”连带着李科长都态度客气。

    老支书,“选前进大队,我们大队后面有一个平原地区,这是荒地,因为人手不够,所以一直都没开挖出来,如果把养殖场建在那,意味着后期扩建的范围,则是没有上限的。”

    “我们是可以随时拿出地来投入使用的,但是胜利公社很难做到这点。”胜利公社周围有十几个大队,而公社中心就那么丁点大的地方。

    若是把养殖场定在那,往后想要继续发展起来,这是真不容易。

    “当然,我也有私心,把养殖场建在前进大队,这意味着我们大队将来受好处。”

    “这好处我也不白受。”老支书朝着沈美云说,“沈知青,我可以把话放在这里,我们大队的每一个社员,都会踏踏实实在里面干活,甚至晚上还可以安排值守,专门巡逻养殖场,保证养殖场万无一失。”

    这一点,他还是能保证的。

    也就是说,在前进大队建厂,场地,人力,饲料都不担心,唯独就是交通问题。

    可是,这也是最大的问题。

    见沈美云还是不吱声。

    老支书下了一个狠心,“交通不便也没事,大不了我带着生产队的壮劳力去修路。”

    “路修好了,自然就能通车。”也就没有交通不便这个难处了。

    老支书真是下了十分功夫,就为了能够让沈美云答应,把厂子建在前进大队。

    沈美云看了他片刻,旋即笑了,“老支书,我被你说服了。”

    在前进大队最大的缺点,都被对方解决了,她自然没有在拒绝的道理,何况,在前进大队还有一分香火情。

    李科长和刘主任诧异,“确定定在前进大队了?”

    “对。”

    沈美云,“我信任老支书。”

    一个好的领导者,下面带出来的社员,也差不到哪里去,何况,她自己也在前进大队待过,里面的民风淳朴,为人扎实。

    在加上地大物博,适合种植收购新鲜饲料,等发展到后期开分厂的时候,便可以一南一北,互相辐射。

    只是,那是以后的事情了。

    “确定,就前进大队。”

    李科长当即大手一挥,“地我给你批了,厂子你正常的建,我就要求三点。”

    沈美云颔首,“您说。”

    “第一,要增加工作岗位,第二要增加税收,第三要保证我们漠河市普通老百姓的肉食供应。”

    漠河驻队养殖场的肉食供应,基本上供给都是优先单位的,这也就导致了,下面老百姓,其实很多人不容易买到的。

    这还是一个空白的市场。

    这三者本来就是沈美云的初衷。

    她建厂会选择在前进大队,自然就考虑了这方面,工作岗位,增加收入和税收。

    甚至,让老百姓吃上便宜肉。

    当然,最后这一项属于远大目标了。

    沈美云想也不想的答应下来,“没问题。”

    在他们谈论这个的时候,刘主任欲言又止,李科长便让他问,“刘主任,有话便说。”

    刘主任,“李科长,我想问下,以个人名义开厂会不会带来麻烦?”

    毕竟,这算是割资本主义尾巴。

    “一看你就是不关注实时信息。”

    李科长拿出了一份报纸,“你看看。”

    刘主任接过来一看,“安徽小岗村大包干三十年。”

    “包田到户。”

    他顿时大惊,“不是集体所有制吗?怎么突然就分地了?”

    “去年人家就开始做了。”李科长叹口气,“人家胆子也大,你知道包田到户后,亩产量翻了多少吗?”

    “多少?”

    这刘主任哪里知道,他每天忙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就光胜利公社的事情,都足够让他焦头烂额了。

    哪里还知道安徽的事情,那都是十万八千里之外了。

    “两倍到三倍。”

    “什么?”

    这下轮到刘主任站起来,他下意识的否认起来,“不可能,我们漠河市有全国最为肥沃的土地,都做不到这个地步。”

    “你是公有制,大家做多做少年底分的粮食都一样,小岗村是私有制,人家做多少全部是自己的,你说,能不能?”

    做自家活和做公家活能一样吗?

    自然是不一样的。

    这下,刘主任说不出话了。

    “这个消息一点都没传出来。”

    “还没传出来。”李科长拍桌子,“全国都传遍了,怕就是你胜利公社的刘主任不知道。”

    要不是有这个先驱,他也不可能这般利索的答应沈美云。

    刘主任被骂了,也不生气,反正他都被骂习惯了。他不解的是,“包田到户和个人开场有什么关系?”

    李主任叹口气,“你是真不关心上面的文件啊?”

    “鼓励公有制改革,吸引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支持个人和集体创办企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他几乎是照本宣科一样,把之前的文件给读了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