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文中的路人甲: 200-204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年代文中的路人甲》 200-204(第1/16页)

    第201章

    委托周母看房的事情敲定之后, 况叶就准备找个机会提出告辞,但耐不住周母的热情挽留,最后还是在周家吃了顿午饭,才和周卫方一起离开。

    尽管是周末, 他和周卫方也没有在外面多逛, 去附近的商场才买了一些物资, 就回了学校。

    开学一个这么久, 无论是他还是同宿舍里面的其他人, 几乎是徜徉在书本的海洋里。

    买房的事委托给他人后,况叶又继续回到紧张的学习当中。

    就在他几乎快要忘掉有这个事的时候, 看房这事有了一些消息。

    “况大哥,这段时间你我妈打听到了一些消息,你这边什么时间有空,就一起去看看”

    这天傍晚,周卫方提着一网兜东西回到学校, 正好况叶也在宿舍,想起自家老妈说的话,就拉着况叶说到。

    “石阿姨那儿有消息了!那你给我说说。”况叶愣了一下,也很快想起来是什么事。周母姓石,上次见面之后, 他就直接这么叫了。

    大半个月过去,每天忙得晕头转向的他都快想不起来这事。

    不过周母这边的动作还是快得有些出乎意料,他以为还得等上一段时间呢。

    “我妈这段时间到处打听了一下, 现在有两套比较符合况大哥你的要求。这两处房屋都在城北这边,离我们学校也不远。”

    周卫方也不含糊, 立马就说起周母和他交代的消息。中间停顿了一下,见况叶目光灼灼的盯着他, 就继续简单的说了说两处房屋的情况。

    两处房屋,离的也不远,出了学校沿着小关方向偏东北的方向走,步行也就半个多小时的路程,要是骑车话也就十来分钟的事。

    虽然现在市里的公交车还没有往这边走的,但每天也往这边后的郊区汽车。

    两处房屋,都是况叶要求的单独小院,一套面积约有百来平;一套还要更大些,差不多有一百八十来平。

    得知两处房屋的简单情况,况叶也产生了些兴趣,再仔细的问了问,在心中划拉了下后边的安排,就敲定了去看房的时间。

    “行,我这个周末那个空出时间,石阿姨那边可以的话,就去看看。”

    他这边有时间,周母那边却不一定,还得麻烦周卫方问一下才行。

    “好的,我明天中午回家和我妈说一声。”周卫方点头,家里也没电话,确定时间他还得走一趟才行。

    不过周家离学校也不算远,中午回去一趟,下午赶回来上课时间都还是充裕的。

    ……

    第二天中午,周卫方回了家里一趟,之后再见到况叶就把周末看房这事定了下来。

    时间也很快到了周末,还没到约定的时间,周母就出现在了京市中医药大学。

    “石阿姨早,早饭吃了吗?”拿着洗好的碗筷准备回宿舍的况叶,正巧遇到了出现在宿舍楼大门外的周母,他有些吃惊,离约定见面的八点半还有近半个小时呢。

    “况同学早,我吃了,你这是刚吃完?我来早了点,你慢慢的不急。”眼前的情况,周母也大致有了猜测,这是刚吃完早饭。

    她今天出门是早了点,毕竟来早不来晚嘛。

    “石阿姨,你等我一会儿,我这边放点东西。”人都到了,况叶也不磨蹭,把碗筷放回宿舍,拿起昨天晚上就准备好的挎包,就出了宿舍。

    至于周卫方,一早就去阅览室占位置了,周母这个时候也见不到他。

    “石阿姨,我们这就走。”推着昨天找同学借来的自行车,来到周母面前,况叶招呼一声。

    “好嘞。”见此,周母也推着自己的自行车,和况叶一起往学校门口走去。

    出了校门之后,周母招呼一声就骑上车领路,况叶紧跟在后面一起往学校旁边的路走,之后转角继续往北走。

    不一会儿年就过了小关,之后道路两侧的房屋就明显要少不少,这就是市郊的地界了。

    骑着车的同时,况叶也观察这道路两边的景色。

    来京市这么久,他基本上没怎么去过郊区,小关外的地界还是第一次来。

    周母的骑行的速度不快,两辆自行车的前后距离也不远,骑行中两人也在聊天。

    沿途的地界作为本地人的周母相当的熟悉,一路下来原本地图上的东西,况叶也逐渐有了真实的认知。

    吱~

    十来分钟的骑行很快就结束,自行车刹住车,两人停了下来。

    “前面的路不太好走,推着走比较好。”周母从自行车上下来,指着前方有些泥泞的道路说道。

    “行。”况叶点头。

    周母指的地方,他也看清楚了。

    这是主干道旁边的小路,并没有作硬化,之前下了一场雨水道路正泥泞着呢,而且这小路也不算宽敞,来来往往还有些行人,骑车前进不太方便。

    “走几分钟,就到第一处小院,我给你说说情况。”走着的时候,周母就说起他们即将抵达的地方,也就是那套近百平的小院。

    小院连着院子,也就百来平米,并不算大,年龄也比较大了,据说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好在当初修建小院的用料还行,再加上主人小心的维护,如今到也是能住人的。

    按理说,这样的小院,在这个时代没有人家愿意出手。

    毕竟单门独户的小院,就算是在郊区,在京市住房如此紧缺的现状下,也是十分难得的。

    况叶自然也是知道这一点的,所以也和周母打听了一下房主买房的原由。

    “这套小院,是一位齐老爷子的,不过老爷子已经过世了。名下的这套小院是唯一的遗产,但儿子有五个,谁也不愿意让人得了便宜,最后商量把小院买了,直接分钱。”周母也打听清楚了原因,直接和况叶说了。

    小院就这么大,五个兄弟平分,一人也就二十平左右的面积,已经有孙辈的几家人根部住不下。

    而且几兄弟还有另外的住处,但谁也无法单独吃下小院,只得商量买了分钱。

    “齐老爷子已经走了?那小院算是遗产啊。”听到这个原因况叶心里有些不确定了。

    他在原本的时空接触过房地产这个行业,这遗产房在那个时空基本上是相当难出手的房屋类型。

    这其中的原因,归根到底是税收和交易程序复杂的问题。

    在那个时空,继承的房屋再次交易,程序复杂不说,要缴纳的遗产税就是一笔不小的数额。

    这样一来交易中买卖双方少不了一番拉锯,结果就是很多人都不想碰遗产房。

    “是的,不过遗产房只要产权清晰,也没什么问题,况同学是有什么顾虑吗?”周母看况叶的语气有些不对,有些疑惑地问道。

    “遗产房屋交易,我仿佛记得有遗产税……”对于现行的税收政策况叶有些不确定,毕竟不是同一个时代。

    他之前也没有接触过这一块,有些码不准。

    “遗产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