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年代文中的路人甲》 200-204(第15/16页)
。
宽慰了周母一番,况叶骑着车回了小院。
周家不大,他就不在这边留宿了。小院这边也不用他收拾,之前去铁城的时候,他就把小院委托给周卫兴打理,同时也算是四季茶水铺的临时总部和仓库。
周卫兴有时候会在这边住,所以况叶离开两个多月,小院还是很干净的。
不过他之前的卧室一直是锁着的,也就是周卫兴知道他回京市,提前收拾了一下,今天晚上才能住。
回到小院的时候,况叶在小院中逛了一圈,查看了一下情况,知道平时打理的不错,也就放心的回屋休息。
第二天,和一早就过来的周卫兴去吃了顿早饭,两人就往房管局。
卖方也在约好的时间抵达,之后一行人忙活了一上午,才把所有的手续办完。
拿到房款的卖方高兴的离开,况叶的相关证件则还得等一段时间才能拿到,这个就只能委托周卫兴到时候来取。
这次回来的主要事情搞定,他心底也松了一口气,拉着周卫兴去庆祝吃饭的同时,也商量起后边的事。
首先就是刚买的房屋修缮的问题。
之前两万的预算还有剩,正好用来修缮房屋,之后店里面的物品添置正好有今年前两个月的盈利。
今年的生意比去年还要红火,两个月的盈利,况叶看了财务这边的报表,比去年环比增长了约百分之二十五。
按照这样的情况,后面的这件店铺开业,今年的纯利润很可能突破三万。
所以这边能尽快开业就尽快。
除了新开的店铺,况叶这边还交代周卫兴,再看看有没有市郊大一点的院落。
离市区稍远些没关系,但要交通方便,他准备把后期药包的加工坊的地点放在这个地方。
在选址的同时,也让周卫方这边筹备一下加工坊的事。
该增添人员,也尽管提,他这边看情况定。
加工坊这边建起来之后,况叶就可以继续扩展四季茶水铺。
不过后边不能和之前一样,买一间铺面才开一家新店,这样一来他这边的资金很难跟上。
主要是现在的房价实在是涨的厉害。
如今京市这边有城东有一处商品楼,可谓是让人开了眼见,一平米要四百元。
要知道现在普通的工人,一个月的工资也才三四十。这样的房价,几乎是一个普通工人一年不吃不喝才能买得起一平米。
这样的房价,可谓是天价。
为了增添手中的资产,在买房就有些不合适了,还不如扩大四季茶水铺的经营。
聊了后边的大致规划,两人就把工作的事暂时抛到一边,聊起家常来。
说着说着,还是说道房产的事上。
不过这一次倒不是买房的事,而是关于拆迁安置的事。
关于拆迁安置,况叶也知道京市的一些政策。在七九年之前,京市的拆迁安置相当的混乱,不过在这之后,政府出台了相关的规定,这才形成了相关的规范。
周卫兴之说起这个,是最近听到消息,说新的拆迁政策要出台了。
他关注到这个原因,和周家以及况叶有些关系。
周家住在胡同里,一家三代就四十来平的地点,关于他们这些人的居住情况,以及城市规划的原因,政府也考虑其拆迁安置的问题。
而况叶这边,主要是他买的几个店铺,因城市规划问题,也将逐步提上拆迁议程。
关于这些,京市有不少人在讨论。
周卫兴想到况叶手上的房产,也就做了一番提醒。
说到这,况叶也不得不考虑起这事,一旦拆迁茶水铺的经营也会受到影响,而且相关的补偿政策他也得了解,不过按照之前的政策,这个时期的拆迁补偿虽然不夸张,但也还行。
他长期不在京市,只能让周卫兴有情况时及时通知他,同时也好处理这期间茶水铺的经营问题。
一顿饭吃了许久,下午还有时间,况叶正好约了四季茶水铺的采购和财务见一面。
他也离开京市两个多月,工作上的安排得和两人再详细谈谈。
两人的岗位负责的东西很关键,后面况叶这边要扩大生产,两人的工作年必然也会增加,相关的待遇也得再谈。
一下午的时间就这么过去,况叶当天晚上就坐上了回铁城的火车。
第二天一早抵达铁城,在回到制药厂上班,时间刚刚好。
继续投入工作的同时,况叶也在开发新的茶品,这期间他也收到了亲友的来信。
简修文、刘康民、张友岁三人,也都参加了工作,如今都生活的不错,信件来往联络感情的同时,也和况叶互通一下新的地址。
九大队的知青,这四年来也陆续离开,有的是考上大学走的,有的是招工走的,当然也有知青下乡结束,安排回城待业的。
其中周光旭、张志为这些年和他还有信件联系,前不久他才收到了两人的信件。
张志为这边是来给他报喜,他参加工作一年后,和胡月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了。
而周光旭这边,则是和朱静毕业了,两人因为是夫妻,工作安排的地点是在同一个地方,来信是告诉他新的联系地址。
除了友人,况家这边也有信件。
况家父母问他的近况如何,毕竟他刚刚参加工作没多久。
况家小弟这边来信,联络感情的同时,也讲了讲自己的近况。虽然他和孟丹比况叶晚考上大学,但只学三年的两人比况叶却要早一些参加工作。
如今夫妻俩工作分配的单位虽然不在潭城,却也没有出省,平时回家也比况叶方便不少。
除了前面这些,况叶还收到了刘医生和李工的信件。
他们知道况叶毕业且参加工作后,恭喜的同时,也表示了一番自己的遗憾。
京市太远,他们想争取况叶,但最终没能成功。
如今既然况叶这边工作稳定下来,后边要是有什么事也可以联系他们。
对于两人的来信,况叶有些感慨。
刘医生那边,因为是军队的关系,况叶其实一直就没打算去,毕业前联络的时候,他就拒绝了,不然他要是应下,其实能过去。
李工这边他倒是有些想法,但县研究所终究能力有限。
如今他已经在铁城制药厂待了快半年,生产的相关流程也全部熟悉了,工作上也有了新的变化。
厂里的质量管理工作,在这之前其实也已经有了一些成果。
比如之前改善制药的卫生环境,厂里为此建设了洁净车间;重开了检验药品质量的检验科等相关工作。
但这些工作远远不够,卫生局、医药管理局等单位,验收了之前的成果后,要求中药厂再在质量管理工作上面更进一步。
如今况叶熟悉了生产流程,杨厂长这边就让他从车间中出来,和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