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世子经商致富后揣崽跑路了: 35-55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假世子经商致富后揣崽跑路了》 35-55(第68/104页)

吃饭、给他送酒,带着人?给他组牌局,输大量的白银给他。

    最终,顺利让这位公公放下戒备,一点点被诱使着成了襄平侯的拥趸。

    前世,四皇子战死后,太?子伤心自责后病逝,其中,自然也少不了此人?的言辞刻薄、冒犯暗害。

    这些细则李从舟不用说,他相信以银甲卫的能?力很?快能?查出个?水落石出。

    襄平侯想利用真假世子案绊住宁王和徐家,他偏要借这真假世子案,起底方锦弦在京城和太?子青宫里经营多年的暗桩。

    被太?子青宫和平靖公公的事打岔,李从舟先?前说那些话,也就没那般让宁王犹豫了,他抿抿嘴,最终板着脸说了个?:“知道了。”

    秋风萧瑟,在瞭山阁内卷起几片零落红叶。

    宁王的视线随着那些绯色的叶片,缓缓落到李从舟身上,他依旧跪在地上,姿势标准、挑不出一点儿错。

    虽然都?是十五岁,但眼前的孩子沉稳、三言两?语就能?道出朝堂上波诡云谲的机锋。

    即便现在不想承认,但宁王听见自己心里有?一个?声音,在止不住地对他说——这才是最适合“宁王世子”这位置的人?。

    可是……

    宁王捏捏眉心,李从舟再成熟稳重也只是个?十五岁的孩子。

    他搓一把脸,拍拍李从舟的肩膀给他扶起来,“这些事我和你母亲还要商议一二,你若无事,便先?退下吧。”

    李从舟点点头,应了个?是,躬身面对着他们夫妻退了三步,才转身大踏步离开,也没要任何王府的杂役、小?厮跟着。

    宁王远远看着他的背影,明明跪了那么久,他的脚步却迈得很?稳,半点看不出僵硬。

    如此,宁王又深深叹了一口气,蹲下来,委屈地看向王妃,小?声嘟哝道:“……我觉着他才是我爹。”

    王妃忍了忍,最后翘起嘴角来戳了戳宁王脸颊,“我倒觉着,这孩子说的话也没什?么错。”

    宁王鼓起一边腮帮,看着她歪歪脑袋。

    “人?在佛寺长了十五年,从来都?是师父师兄知冷知热地疼着,乍然在一朝一夕之间你要人?家改口又改名,这不显得强势、惹人?反感?么?”

    “再者说,不就是个?谱牒。那都?是做给外面的人?看的,上面填什?么、写什?么,不就是您一句话的事儿?”

    王妃说得很?轻松,拢紧身上大氅咳了两?声,才继续道:“泰然处之、顺其自然吧,太?过殷勤显得刻意、太?过冷淡显得疏离……”

    “跳出来,就当我们多了个?沉稳的儿子。”

    王妃挤挤眼睛,说了句粗野的话,“怎么?你当老子的人?怕什?么?”

    宁王鼓起的腮帮瞬间漏气,被妻子这话逗乐了。

    他跟着笑了一阵,又忍不住问,“那秋秋呢?”

    王妃脸上的笑容淡了淡,刚才李从舟交待顾云秋去向的那些话,她自然也听着了。

    知道孩子有?地方住、有?钱花,而且身边还跟着忠仆,其实她心里的大石头就落下一半。

    毕竟点心那孩子也不错,秋秋离开后,他交接完宁兴堂的库存,就花银子给自己赎身,然后径直去投奔、跟随秋秋。

    也算忠义无双,知恩图报。

    但……

    比起让顾云秋回来接受世人?冷眼,她倒希望那个?甜甜的小?孩能?自由自在、永远那样开开心心的。

    王妃暗暗叹了口气,只希望将来,小?秋秋能?回来看看他们。

    不得不说,顾云秋那句“父母爹娘不能?护我一辈子”打动说服了她,孩子若真被带回来了,指不定要生出多少事情?来。

    现下这般,也好。

    “当年,我和那位可怜的姑娘中,要是有?人?生的是个?闺女就好了——”王妃慨叹道。

    “闺女?”

    “这样,就可以让秋秋给人?讨回来做媳妇,或者,让人?上门当女婿,也算是两?全其美了。”

    宁王跟着想象了一会儿,然后摇摇头终于笑出来,“这样的话,当年就不会抱错了。”

    这回,终于轮到王妃苦恼,“也是哦——”

    两?人?对视一眼,终于舒展了眉眼,也算开解了心中郁结。

    如此,宁王递折子回了大宗正院,说前线钱粮吃紧,不想因家中琐事举办庆典、设宴靡费,只在家中祠堂做个?简单仪式、请宗正院记名便可。

    最后,宁王给李从舟写在谱牒上的,是云舟二字。明济这僧号也得到保留,被记做世子的小?字。

    至于宁王想了数个?彻夜,从魏征大人?郊庙祭歌中择出来的“子清”二字,他也认认真真地写在了一份谱牒上。

    在大宗正院士忙着宣礼、重新册封世子位时,悄无声息地将那谱牒塞到了祠堂的暗格内。

    万法随缘,将来说不定有?一天,小?秋秋还是能?得着这两?个?字呢?

    定下姓名、获得封位,李从舟在叩首拜祭后,就自然将对宁王和王妃的称呼改成了“父亲”和“母亲”。

    他在田庄上问过点心,从宁兴堂剩下的仆役中挑了两?个?手脚干净的到沧海堂伺候,除此之外,并没有?多余的贴身小?厮。

    他自己不在意,但几个?大管事却帮忙操持起来,找了裁缝量体裁衣,然后又弄得了秘方熬制芝麻,要给他蓄发。

    府内的事情?有?条不紊地进行?,府外的查探也在同步推进。

    果然如李从舟所料——

    五日后,宁王销假。

    八月廿一常朝日,一到宣政殿列班,便有?几个?文家、舒家党羽阴阳怪气地提及此事,还旁敲侧击地提醒太?子要小?心。

    太?子静坐在青椅下,闻言只是客气地笑笑。

    在众人?不注意时,才眸色复杂地远远看了宁王一眼,他手指屈了屈,一下下敲在一份厚厚的青封奏章上。

    朝臣上本都?用黄封,唯有?太?子用暗金龙纹的青封。

    殿外静鞭一响,紧接着就是宣政殿的首领太?监唱喏,列班的朝臣各自躬身退到红柱后,匍匐拜倒、三宣万岁。

    而凌予檀深吸一口气,闭了闭眼后,也终于从青椅上站起来,躬身跟着群臣唱喏,不过他说的恭迎父皇。

    在皇帝陛下落座金殿后,太?子从青椅内站起来,拿着那本奏折一步步走到殿中,然后扑通一声跪下:

    “儿臣有?罪,一时不察、纵容宫人?平靖行?阴鸷事,还请父皇责罚!”

    文家一党面面相觑,纷纷看向文臣之首的舒大学士。

    大学士亦是满脸莫名,太?子行?事,一般都?会与他商议,这份奏折他却闻所未闻,甚至不知道太?子在说什?么。

    窥见大学士脸上一闪而过的惊疑,太?|子党徒们也明白了——这是太?子一个?人?的主意,他们纷纷收敛神情?,静观其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