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塑料夫妻: 第92章 等你下课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七十年代塑料夫妻》 第92章 等你下课(第1/2页)

    这个时候, 天还只是有些朦胧的亮光,宿舍里静悄悄的。林青禾在被子里打开手电筒一看,才凌晨四点五十。

    林青禾翻了个身, 第一次睡上下铺不习惯, 压根没睡多久就醒了。她刚一下地, 上铺的手电筒就亮了。对面铺位传来一声孩子的嘤咛声, 然后手电筒的光芒瞬间就暗了。

    林青禾的上铺,一个来自杭城的16岁姑娘谢茵茵, 未婚。

    “吵醒你了。”林青禾压低声音道了声歉。

    “没有,我本来就要起来了。”谢茵茵软糯地笑了,说话还带着江南吴侬软语的腔调。

    两人无声地笑了一下,然后拿了洗漱用品, 轻手轻脚地出了宿舍。

    到洗漱房的时候,人已经不少了。

    “青禾同学,早啊。”不少女同学都和林青禾打招呼。

    林青禾也问了她们的姓名和专业。

    没一会外头天渐渐亮了, 走廊上的脚步声也多了。林青禾和谢茵茵回到宿舍的时候, 所有人都起来了。

    青禾她们宿舍一个八个人,都是中文系的。

    年纪最大的是曾经做过妇联主任的京都人方圆37岁。

    然后是那对来自湖南的姑侄, 姑姑田蜜, 33岁,以前是糖厂的车间主任。

    接着是昨天晚上才到的刘莎莎28岁,她是滇省一个偏远的小山村的知青,要先到县城, 然后从县城坐车到市里,到了市里再坐大巴都省城,最后坐了三天火车才到。

    老四是林青禾对面的姑娘何曼玲,京都隔壁津市的, 以前是供销社的售货员,26岁,刚结婚还没有孩子。

    老五是张美娟22岁川省人,和丈夫都是新疆建设兵团的知青,丈夫王建国是物理系的。

    老六是林青禾20岁,剩下两个小姑娘,一个是田蜜的侄女田雪梨,还有一个就是谢茵茵,她俩都是应届生,今年才16岁。谢茵茵比田蜜月份小,是宿舍最小的妹妹。

    “青禾,青禾,这个名字一听就充满生机,充满希望。‘白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何曼玲是个文艺又有些自来熟的姑娘。

    “其实我哥就叫青谷,我家还有青苗、青麦、青杨、青柳。一整个五谷丰登。”林青禾笑道。

    “田蜜姐你的名字也好听,田蜜,甜蜜,生活甜如蜜。”何曼玲接着夸道。

    “嗐,就我这个名字早几年还有小hong兵上我们家来呢,说是充满了资本主义的骄奢之气,让改名。差点没被抓去革委会改造。”田蜜随口抱怨了一句。

    “那后来怎么说的?”林青禾也有了兴趣。

    “你们也知道那小hong兵们有多疯,改名是小事,可要是沾上这个名头,那一家就都完了!还是我哥急中生智,说我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时候出生的,生在新中国,生活比蜜甜,所以叫田蜜。”

    “哈哈哈哈,说得没错!我们可不就是生在新中国,现在又长在春风里吗?”

    “早啊,你俩起的好早。”老大方圆一边穿衣服一边和林青禾她们打招呼。

    “美娟,今儿早上我们就有班会课,你儿子咋办?”田蜜看向还熟睡的乐乐问道。

    “孩子他爸等会过来接,他们专业是下午的课。我中午再去抱回来。”张美娟答道。

    “你们这样可真辛苦,万一两人都有课,岂不是要带去上课?也不知道这允不允许。”

    “是啊,但是没办法,没人帮我们看孩子。我想着学校附近不知道有没有托儿所,送进去就好了。”

    “还好我闺女都上小学了。”

    林青禾在一旁听着,心里更加感激她妈了,要不然她现在应该也是带着安安上学吧。而且她还不如张美娟,向阳那边是党校,压根不可能带孩子过去。

    大家都洗漱之后也不过是早上五点半,这个点估计食堂都还没开门。几个人都坐在宿舍中间的大桌子上学习。

    林青禾则是坐在自己床头,她拿了英语书出来背单词。她之前在学校没有学过英语,会一些是跟着牛棚里的一个英语教授学的。但是才教了她没多久,那教授就被转移走了,林青禾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

    六点钟,学校的铃声响起,宿舍8个人整理好,一起带着饭缸去了食堂。食堂暂时是没有凳子的,大伙打了饭都会回宿舍吃。

    “姐妹们,这打饭也太耽误时间了。我提议,咱们宿舍每周两个人帮大伙打饭,轮流来,怎么样?”老大方圆在默认下自觉将自己代入寝室长的位置。

    “行啊。”

    于是第一周是方圆和田蜜帮着打饭,其他人把粮票和饭缸交给她们就行。

    吃过饭后,八人就一起赶往教室了,今天第一节 是班会课。

    她们走进教室,人已经不少了。大家都认识林青禾,一个劲地瞅着她。有些外向的就上前打招呼了。

    “嗨。状元。”这是个看起来和周围人挺格格不入的带着副金边眼睛的年轻男同学。

    他皮肤很白,双眼皮,黑白分明的眼仁在镜片后显得很是亲切。穿着一身白衬衫、黑大衣,脚踩一双黑色皮鞋。因为打招呼抬起的手腕上能看到还佩戴着一块价值不菲的金色手表。这位看起来文质彬彬的男同学别人一打眼就能瞧出来家境不错。

    林青禾朝他笑了笑。

    “我叫林达文,咱八百年前没准是一家。”男同学,不,林达文笑起来还有两个小酒窝。原来这就是表哥念念不忘的女同志,难怪他姑姑现在后悔得不行。

    “林同学你好。”林青禾没打算深交,客套地打了声招呼。

    教室里是单人单桌,等坐满了,也才三十个人。十八名女生,十二名男生。不一会儿老师就进门了,看着和他们中间一些同学都差不多大的年纪。

    老师先做了自我介绍。这位老师姓陈,今年35岁。

    他一进来就在黑板上写下,“桐花万里丹山路, 雏凤清于老凤声。”

    “我是你们的导员,也是你们的学长。我是北大64级中文系的学生。第一天,这句诗送给大家,我相信在座的同学们未来一定灿烂可期……”

    “我们今天除了互相认识也是要投票选举班干部。那么,现在正式开始。第一个班长。”

    瞬间教室里29名同学,齐刷刷地看向林青禾。就好像她当班长是板上钉钉似的。

    林青禾硬着头皮站起来,斟酌着开口:“……我认为班长应该全心全意为同学们服务,大家都知道我还是军嫂,家里还有个刚满一岁的孩子。所以我可能课余除了学习之外时间没有同学们多。陈老师,我建议,班长可以选一位更优秀的并且有意要为同学们服务的同学来。”

    陈导员笑了,“青禾同学,你可是咱们学校的状元呀,你得当一样啊?同学们说,是吧?”

    “是啊,是啊。”大伙起哄道。

    “老师,那我当书记吧,宣传向党组织靠拢、这个我拿手。”

    陈导员推了推黑框眼镜点了点头。心里想着:不愧是拿笔杆子的,这心思九曲十八弯的。事儿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