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庶女多福》 80-90(第13/24页)
定北王府的信是写给长宁郡主的,也说了些昨日去施粥的见闻,特意提到了那一对母女,十分忧心。
景阳侯府因跟许夫人不睦,老太太又病着,便把信写给了锦柔。
宜春侯府自然是写给锦熙的。
钟微王青云那里自然不在话下。
信是打发鲁妈妈挨个送去的。
到了将近中午,鲁妈妈回来回报,十分欢天喜地:“郡主叫了我进去,细细问了问,说定然不会叫姑娘失望的。又问可还要别的帮助?叫我再去通知。”
锦鱼心中对长宁郡主的喜欢又多了几分。虽然救济灾民需要的东西数不尽数,诸如柴草药物等的,也都是多多益善,可是她一人之力也有限,能多收集些衣物已经不易了。
过了几日,各处便都陆续将东西送了来。
光定北王府的东西,就有足足五大马车。
倒是景阳侯府……锦柔一共送来三件破旧的棉袄,叫她哭笑不得。
真是比个八九岁大的宜姐儿都差远了。
人家宜姐儿不但搜刮了家里的,还写信到外祖家姨母家,一共找来七八十件衣裳。
正好因为大雪不断,国色天香园也没有人举办宴会。
锦鱼便索性关了国色天香园,把这些衣裳都运到那里,再让国色天香的仆妇丫头们分捡查看。
若是脏的便洗洗,若是破的便补补。
顾二嫂子听说有要补的衣裳,主动把这事揽了过去。
她想着顾二嫂辛苦,要给她钱,老实人顾二嫂子倒头一回对她甩了脸子,说这是瞧不起人。
她只好承了这份情,哄着她去了不提。
顾二嫂自然是内行的,把这些衣裳厚的薄的,大的小的,大至分成四类。
分捡出来后,锦鱼便买了五辆马车,反正国色天香园和她以后出门都可以用。也不必尽指着永胜侯府那唯一的一辆老马破车了。
先就让人送了一批到聚福镇。
按照户籍,比对人口需要,派送了出去。
聚福镇施粥施衣之事,不过数日便传遍了京城,先是王青云的义举善名广为人知,随后她与钟微的名字也被人提及。
只是雪一直没停,灾民越来越多。
已经有不少灾民涌进了京城。
有投亲靠友的,也有走投无路的。
京城路边也时时可见冻毙之人。
京城向来本就是米珠薪桂之地,这样一来,城内粮价物价飚涨。
情势一天比一天混乱。
京城尚且如此,其他地方可想而知。
但是聚福镇的施粥却井井有条,没有出任何的乱子。
十五这日江凌特意去跑了一趟。
回来吃过晚饭,两人便进了卧室。
为了省些炭火费,锦鱼命关了书房。
两人的起坐议事就都搬到了卧室里。
在床塌前又安放了一张紫檀雕梅罗汉床,床前搁着一只黄铜炭火盆子。盆里的炭烧得发了白。旁边放着花几。
两人便坐罗汉床上,互相依偎着,喝茶聊天。
江凌便道聚福镇的灾民如今已经多达万数,可陈勋已经跟龙县令交接过了,也派了五百兵丁镇守。
太子主导的开仓赈济也已经在各地启动。
锦鱼道剩下的衣物,不如直接捐给宏福寺,由他们出面去分发。
江凌想了想,摇了摇头,道:“宏福寺那里有老和尚坐镇,他家底极厚。龙县令也有准备,相比别处,倒算是极妥当了。不能只把灾民往那一处引去,容易出事。只是咱们相熟的庙宇只有这一家。”
锦鱼想了想,道:“要不我把国色天香园开了……”却又立刻摇了头。那里太多珍奇牡丹,灾民进去,怕是会毁了。
江凌便道:“等明年开春,牡丹花开,我看国色天香园地方怕是不够。不如把方家的宅子买下来?那里也有几十间房。倒能收容不少人。等天气暖了,把人送走,再把宅子整修一下,倒也两便。”
锦鱼忙点头。锦鱼手上有秋天收上来的租子银钱,还有各处辅子及国色天香园的进项,手头有上万的银子,极是宽裕。买下方家的宅子不是问题。
两人便又商议了一番收容流民后的生计问题。
之前听了钟哲的话,她的粮油辅子也早就准备了足够多的粮食。
江家也整顿了庄上的粮食。
她还给洛阳庄也送了信,顺便也提醒了一下她爹。
想来大家扶持着,度过这个寒冬应该没有问题。
第二日江凌便去找了方家。那方家一开始自然不肯卖。说这样的天气,京里的物价一天一个样,他们这一大家子往哪里搬呢。
江凌便说若是他们不肯卖便去找另一侧的邻居,或者对面的邻居。
若是肯卖时,便在原价的基础上再多加他们两成。
方家当日便同意了,江凌又多给了一百两银子,他们竟同意三日内搬空。
后来锦鱼才知道,这方家也算聪明。
方家年初卖了园子,拿那笔银子在京外买了个小庄子。
如今京城物价高昂,他们本就有意搬到庄上去,把这房子租出去。
光房租就够他们在庄子上吃香喝辣了。
可租价一直不满意。
如今他们出高价两千两买房,方家拿出一半在差一点的地段买了个小些的房子,租出去。
剩下一半银子举家搬到了庄上。
锦鱼既买下了方家的房子,便给改了个名叫朴园。
朴素的朴。
虽然她也没想搞得奢华,但是多少也要找人稍微收拾修理一番,就觉得极缺人手。
她便跟江凌商议不如就在灾民中找人。
江凌道:“这个主意极好。咱们若是大肆宣扬要收留灾民,一怕是来者如云力有不逮。二来怕有人说咱们是沽名钓誉。”
锦鱼第二日便让鲁妈妈找几个婆子坐了马车上街转悠。
见到那实在可怜无依的,尤其是妇人孩子老病者,便带上车,带回朴园,清洁整理发衣服,叫他们收拾做活。
这头忙朴园的事,那头江家过年的事,她也不能不管,倒是忙得脚不点地的。
眼看着到了二十四日送灶王爷。正事都由胡氏与茯苓包办了,锦鱼便带着宜姐儿贤哥儿几个孩子准备酒糟米糕换像。
正忙得开心,有小丫头来叫,说是江凌回来了。让她赶紧回屋,有要紧事商议。
她忙让豆绿带着孩子们继续玩耍,自己赶了回去。
却见江凌正在堂屋里坐着,衣裳也没换,脸色十分凝重。
她不由十分诧异。
有丫头要上前伺候,江凌摆手,让都出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