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热闹闹大杂院[七零]: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热热闹闹大杂院[七零]》 70-80(第40/44页)

个地方, 都是他去过的藏宝地。所以,可以确定这些宝物就是孙家藏起来的。

    也不知道董建设走的是什么狗屎运。第一个媳妇儿家里老爹是个有本事的。现在换了一个媳妇儿, 家里又是有大背景的。

    运动时候, 这样的人那是大大的坑。但是按照目前的形势来看, 这叫孙筱柔的说不得是个抱着金砖的娃娃。

    这样家事出来的女人,他远远看过几眼。长得漂亮又有文化。

    跟自己身边这个黄脸婆, 简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就是董建设的第一个媳妇林荷香,也甩许翠萍几十条街。

    吴哈平并不羡慕董建设。但却特别嫉妒他的女人缘。

    好在, 他也不是那样倒霉。虽然许翠萍这个女人碍手碍脚, 又敢举报自己。害得自己不能上大学。

    但不可否认,对方做美梦的能力着实卓越。

    这几天因为孙家人的动作, 吴哈平加快脚步找东西。只要每次许翠萍梦中出现的东西被她们找到后。当天晚上, 许翠萍就能做一个新的梦。这样高效率下来,每天他们都能收获不少好东西。

    其中,金条就是吴哈平最爱的东西。

    唯一可惜的是, 昨天才放出去的谣言。今天就被人给平息了。这意味着孙筱柔背后有人。

    这人不知道是谁?也不知道目的是什么?但是吴哈平可以确定, 孙家姐妹身后有人盯着。

    这个发现让吴哈平知道,他们寻宝的步伐不止要加快, 而且要更加小心。

    许翠萍不知道吴哈平在想啥。只是一直在对方跟前表功。

    “所以啊!你要对我好一点。要不是我的这个能力,你也弄不到这么多的宝贝。”

    吴哈平勾起嘴角, 点头:“对,多亏了你的帮忙。放心,我以后铁定会‘报答’你的。”

    这头这夫妻两心思各异,那头的孙筱柔,也跟董建设鸡同鸭讲。

    妹妹孙筱美回来的时候,大杂院大部分人家都吃完晚饭了。

    好在因为是晚上也没人注意到这个。

    但是董建设这个当姐夫的看到这种情形,那是一定要开口说上两句的。

    “筱柔,筱美一个女同志那么晚回来不安全。”

    董建设是知道孙家姐妹在找东西的。具体找啥他不知道,但知道是很重要的东西。

    前几天这姐妹两菜站挖坑被抓到后,孙筱柔就跟他提到过这个。董建设并不介意孙筱柔的这一番举动。

    但是,他也不想这姐妹两出什么意外。爱屋及乌,在董建设这里体现得淋漓极致。

    孙筱柔听到对方的话,自然只能点头嗯嗯。但是心里却不以为然。她不缺钱花,董建设赚到的钱都给到自己。但是,她要是不加快脚步。家里剩下的那点子东西,怕全都会被人给挖走了。

    带着这种情绪,两人沟通得并不顺畅。

    郑大妈在边上看着小儿子写字。听到这小夫妻的争吵,又看到孙筱美坐在桌边吃饭的样子,就觉得气不打一处来。

    谁家娶个儿媳妇,还要带着养个妹妹的。

    而且,这妹妹还跑外头那么晚才回来。她还得给对方留饭菜。

    而且,这都要过年了,能不能不要那么晦气。整天不是板着脸,就是跟大杂院的人起冲突。再就是回来跟儿子闹别扭。

    郑大妈这些话很想咆哮出来。但顾忌大儿子的吩咐,只能咽了回去。

    心里憋得慌,郑大妈就从家里跑去来。然后就撞上同样心里憋气的朱大妈。

    朱大妈这两天心里也憋气。家里就那么一个儿子。就这样跟他们老两口分家了。是真的分家的那种。住的分了,吃的暂时没分。但是,兜里存给儿子结婚的钱也对半分了。

    虽然这些钱一大半都是儿子拼命干活赚回来的。但是,朱大妈就是觉得心里不得劲。

    儿子要是不娶媳妇儿,老了不就没人侍候吗?

    还说她偏心小孙子元宝。

    也不想想,前几年没有孙女春梅的时候,她不也对孙女很好吗?这几年的好,没人念起。

    老头怪她管太宽。儿子怪她管太多。

    这样想着,朱大妈觉得自己是整座大杂院,过得最憋气的老太太。

    于是,两个憋气的老太太在大雪纷飞的夜晚,于大杂院抄手游廊相遇了。

    嗯,听着好像很浪漫。但是两人口中的吐槽,却硬生生破坏了这样的意境。

    何玉燕只是想出来,去厨房看看卤肉的火候好了没。结果愣是看到了两个老太太在雪中握手的场景。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么一句出自柳永的诗词,从何玉燕脑海中蹦了出来。

    前头那句可以完美形容两位大妈的状态。后面那句则是形容何玉燕的心情。

    听听她们说的都是些啥哦!

    吐槽家里成员,感怀自己的苦难。然后两人越说越憋气,越说越委屈。真是,图啥呢!

    都要过年了,还不如想点高兴的事情。让自己心情愉快,好过在那伤心。遇到不高兴的事情,当场说回去就是了。

    何玉燕摇摇头不再注意她们。去厨房看完了卤肉的火候后,就回到了堂屋。

    堂屋里,男人正在那拆装收音机。

    没错,就是那台好些年历史的老旧收音机。之前修过后,这收音机就一直用到现在。家里平时也就用来听听广播。何玉燕目测这东西能用到二十一世纪。

    “怎样?学会修了吗?”

    听到妈妈的话,圆圆跟丹丹举起双手欢呼:“学会啦,学会啦!”

    顾立冬正把收音机的喇叭拿出来。听到两个娃儿的话,忍不住笑起来。

    “不是,爸爸我还没开始教呢!你们学会啥呢?”

    圆圆跟丹丹歪着脑袋看看爸爸:“就是学会了。”

    说着,两娃开始用手在虚空中比划起来。看那架势,就是拿着螺丝刀拆东西的动作。

    这下,何玉燕笑出了声音。

    家里这个两个孩子,特别喜欢看他们爸爸干活。拆收音机,修自行车,给家里的挂钟上发条。看完后,就喜欢学着他的动作来比划。

    顾立冬听着媳妇儿的笑声,就问她明天的安排。

    过年要吃的馒头、包子、饺子都准备好了。今天老罗送过来的猪头也已经上锅开始卤了。就剩下些炸货,明天忙活完了就算是准备妥当了。

    “明天咱炸鱼肉丸子、糖球跟麻花。”

    听到这些好吃的,刚刚孩子比划着的两娃儿,立刻双眼亮晶晶地盯着妈妈。

    “妈妈,吃好吃的。”

    何玉燕伸手挨个儿点了点她们的小嘴巴:“就,明天吃好吃的。到时候咱圆圆丹丹都要吃饱饱才行呢!”

    “好耶!”

    虽然不记得那些好吃的是什么味道。但不妨碍两娃心里念叨起来。

    两人直到睡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