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前男友穿到七零: 15、知青点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和前男友穿到七零》 15、知青点(第1/2页)

    大队长叫了两个人过来和张庆国一起把车上的物资给搬到仓库去,然后就带着宋雨晴四人往知青点走,边走还边介绍这边的情况,说的和他们从张庆国那里了解到的基本一样。

    “你们就先到知青点住着,过段时间,你们想去和生产队的队员搭伙吃饭也可以。拨过来的安置费,除了给你们买今年的粮食,还有就是给买农具,剩下还有五十块钱,我和会计说了,明天把钱支给你们,看你们自己怎么支配。”

    “哦对了,明天你们不用上工,先收拾收拾,也想想缺点什么早些买了。今年知青分配过来的时间早了点,春季稻在上个月收割了,过两天就该种植秋季稻了,你们明天好好休息,后天再给你们分配到生产小队去,大后天就跟着上工......”

    往年都是到七月份才分配知青过来,刚好是一阵农忙结束,就等着九月份秋稻种植才忙起来,中间一个多月的时间足够让知青慢慢适应。刚来的知青没几个能干力气活的,到时候不生病晕倒就算是帮队了,大队长没对他们这几个人抱多大希望。

    知青点离生产队的库房很近,一个大晒场,旁边一排屋子,分别是粮仓、农药肥料库房、农具房等。挨着晒场不远,又是一排四间木屋,上面挂了牌子,这是弘安生产队小学。小学往后走大概一百米,就是知青点了,四间石头正屋,也是用竹子把屋子和一块空地给圈起来,正屋左右两边各两间茅草屋,此时靠着正屋的左右两间茅草屋屋顶都冒出了白烟。

    “知青点呢,四间大屋,还有右边第二间还空着。等晚上人齐了,你们自己商量怎么安排。”大队长特意点了点最右边的屋子,似是有些烦闷。

    “那里住的,是知青吕青松和吴阿珠,他们结婚了正攒钱建房,现在先住知青点这过渡。”

    知青办的陈同志提过,弘安生产队的队员不是姓陈就是姓吴,想来吴阿珠就是本地人了。外来的男知青和本地姑娘结了婚,还分到了外面住,大概率是家里不同意他俩结婚。

    要建个房子哪是容易事啊,要钱要人工,两个年轻夫妇可得慢慢攒着。那间屋子还不定要住到什么时候。

    “楚老师,卫老师在家吗?”

    “在,大队长怎么有空......”左边的茅草屋里走出来个扎根麻花辫、穿着白色中袖和黑色裤子的姑娘,收拾得干干净净的。随后,左边第二间屋里又走出来个男同志,颇有读书人的文化气质,也是和那位女同志一样,收拾得干净得体。

    右边茅草屋探出来个脑袋,吴阿珠笑吟吟地和大家匆匆打了个招呼,就又忙着去看她锅里的菜了。但她走进去之后,一个小脑袋探了出来,慢慢地挪啊挪,一个三岁大的小孩趴在门边看热闹。

    “是新来的知青同志到了啊。你们好,我叫楚小云,他叫卫长顺。先把行李拿进屋吧。”

    但是就一间空屋子,他们四个有些决定不下来。

    卫长顺:“你们先把东西放着,等庆国回来了再商量。”

    又是一阵介绍,把人送到,大队长又叮嘱了一番就回家去了。

    楚小云看了看手表的时间,就道:“张庆国差不多也该回来了,你们先坐一会儿,我这做饭很快。早知道你们今天到,我做饭就多下了米,你们刚来也没米没锅,今天就先和我们一起吃。”

    四人对视一眼,就应了下来,宋雨晴和李思悦连忙表示去帮忙做饭,而吴向东和周斯平就不知道做什么好,卫长顺就道:“那你们和我一起挑水去。”家里刚好三个水桶,刚好一人拿一只。

    “队里的人都好相处,只要不惹事,日子不难过。咱们生产队的干部都是认真做事的,不乱搞幺蛾子,有困难解决不了的,队里能帮的都会帮。”

    楚小云说了不少队里的好话,李思悦也跟着欢快起来,拍拍胸脯道:“我没来的时候还担心呢,这下就好了。”

    宋雨晴笑笑没吱声,转而问起了楚小云三人平时怎么分工做饭的。

    “我们都是每个月把口粮拿出来,凑一起合伙吃饭。分工来的,他们两个不会做饭,所以做饭的事情就我来,挑水和自留地的活就他们两个承包了。”

    说起这些时,楚小云一副习以为常的样子。

    也是,他们都是66年就来的,怎么也是五年的朋友了,情谊自然不差。关键是,他们三个都是有工作的人,两个当老师,一个会技术开拖拉机。听陈同志的语气,弘安生产队的队员是很喜欢这几个知青的,再看看这三个人的面貌穿着,想必他们在这边的日子挺顺心的。

    相对之下,结了婚的吕知青好像就没那么好过了,张庆国和大队长都没提到他们的工作,那应该就是跟着队员下地干活了。

    想到这儿,宋雨晴心中一动,就问道:“队里的知青都在这了吗?”

    她也是刚想到这个问题,这几年下乡的知青不少,弘安生产队既然是红旗公社的现金生产队,应该不止接收了这几个知青,只不过是大家提起时,就只提到了这些人。

    “哪能啊,要都住在这可住不下。”楚小云笑笑道:“我们三个还有另外三个已经回城的,是66年来的,吕青松是67年来的,后面68、69年总共来了十五个知青,不过当时这里住不下那么多人,大队长就把人安排到队员家里搭伙了,今年队里的知青总共回城了五个,这边的知青点才空下来,刚好你们就来了。”

    “剩下的知青,要么和队员家里处得好继续搭伙吃饭,要么就是和本地人结婚了,就搬过去住了。”

    “你们过段日子再考虑搭伙的事更好,现在来不及给你们重新搭灶台,拿粮食过来和我们搭伙也成,做饭就轮流来......”怕她们误会,楚小云又解释道:“队里准备忙秋季稻种植还有摘水果送到罐头厂和县收购站,怕是没空搭灶台。你们单独开伙也得准备不少东西,慢慢来。和村里人搭伙,也得先了解清楚品行,前两年没少有知青和队员搭伙闹矛盾的。”

    说完开伙的事,楚小云又给说了这边生活的各种事情,例如去哪挑水,在哪上厕所,家里另一间茅草屋是洗澡用的。顿了顿,给她们提了对面的吕青松和吴阿珠。

    “吕青松是受家里影响才下放来的,成分不好,队里的人一般不和他走得近。吴阿珠是本地人,她家里想把她说给个老鳏夫,她没同意,不知道怎么的这两人就过到一起去了。吴阿珠家里生气呢,现在都不走动,见了面也当陌生人。”

    楚小云声音低了下去,“那孩子是吴阿珠姐姐的,她姐难产没了,姐夫家不肯要个女娃,吴阿珠把孩子抱过来养的。孩子都是叫吕青松和吴阿珠爸妈,这事你们知道就行,别出去说,他们夫妻两不乐意别人在孩子面前说这个。”

    “哦。”宋雨晴两人都点点头。

    楚小云继续给她俩说队里的事,吴阿珠抱着孩子过来了一次,给她们送了两个番茄和一小把青菜。

    “人还挺好的。”李思悦感叹道。

    “是不错,不过她在外面都不和我们说话。也是为了我们好,怕吕青松的成分问题影响到我们。”

    晚饭是白米饭,宋雨晴他们四个也把自己买了剩下的包子给拿了出来,在锅里热一热,和菜桌上的白米饭、炒青菜、番茄炒鸡蛋凑一起,也是一桌丰盛的美食了,虽然唯一带荤的番茄炒鸡蛋里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