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穿成武则天的长女: 220-23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大唐]穿成武则天的长女》 220-230(第29/40页)

低声回道:“可我阿娘说过,这朝堂之上最忌讳像是上官仪一般,以臣子身份妄加揣度天皇天后的心意。”

    若是武后当真如同萧德昭所说的一般,完全不顾天皇意愿,为了争权夺利,发起了什么触动朝臣利益的大变动,那她恐怕也无法成为今日的天后了。

    天后是君,这些人是臣,其中的胜败关系,明明还很清楚地摆在众人的眼前。

    但他这句质疑刚刚出口,萧德昭的下一句话就已接踵而来:“这不是揣度,而是事实。武后意欲发起科举糊名,太子东宫属官均觉不妥。若你不信我的判断那也无妨,你总不应该觉得,这么多人的想法都是错的吧?”

    “要不是你与我兰陵萧氏之间的关系,我何必千里迢迢来到你的面前,给你指点一条生路!”

    这话中的气势依然不小,也让李素节有一瞬间在想,他是不是当真因为阿娘对于武后的退让变得过于谨小慎微,这才在机会到达面前的时候都不敢伸手去将其抓住。

    虽然此刻他还并未从萧德昭的口中获知事情的全貌,但或许确实没有他想得那么糟糕。

    想到这里,他的面颊颤抖了一瞬。

    这份不容错认的意动并没有逃过萧德昭的眼睛。

    哪怕李素节的下一句话并不像是要接受他的“拉拢”。

    他紧绷着开口:“你的这番推论是真是假姑且不论,但你提醒我了,你是东宫的属官,大可以跟着太子高升,倘若太子有朝一日登基,难保你不能成为下一个李敬玄。忽然来找我这个早已失势的许王,谁知是不是想要坑我入套,以便让我去做太子的垫脚石。”

    “可太子现在还需要你去做垫脚石吗?”萧德昭冷然发问。

    “你!”李素节面色一沉。

    他完全没想到,先前仿佛还在为他着想的萧德昭,会忽然说出这样一句直戳人肺管子的话。

    萧德昭却浑然不顾,一把按住了他的肩膀:“恕我直言,您如今已再没什么可被太子图谋的了。若是继续陷于许州,放任天后代替天皇站在台前,您的威胁可能还没有周王和雍王更大。”

    “但我也不瞒着您,”他压低了些声音,更显出几分对李素节的尊崇之意,“您对太子无用,对我来说却是蒙尘的珍宝。若是能抓住契机青云直上,便是一片前途坦荡,所带给我,给兰陵萧氏的好处远胜过太子,所以您不必担心我会坑害于您。”

    “何况……”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我也没说要让您在现在便直接对上武后,只是需要您回返关中表露一个态度也就够了。比如说——”

    “你说我是东宫的属臣,那么你难道就不能是吗?”

    李素节一愣:“这……”

    萧德昭信誓旦旦:“此次天后变更政令,我们会说服太子也站在反对的位置上,所以你并不需要亲自站到台前去跟天后叫板,只需要响应太子的声音也就够了。”

    李素节心头一震。

    这最后一句话,听来真是让人安心。

    如果说他先前对于萧德昭的到来还有起码七分的警惕,在听到这一句话的时候便已去掉了一半。

    唯独剩下的那一点,或许只是对于前路的未知而已。

    是啊,他应该明白的,以他如今的地位,还远不够资格站到台前,但他可以先去响应太子的声音,就如同他的两个姊妹跟在安定公主的身边一样。

    但若如萧德昭所说,武后的地位会因此次事变而大有折损,那么往后谁主谁次,那就不好说了。

    他垂下了目光,试图掩盖住这其中的心绪起伏,以及——

    重新被唤醒的野心。

    “我想知道具体的情形。还有,太子不该不知道,反对天后也会影响到他的地位,你们究竟要如何说服他站到天后的对立面。”

    在此等地位稳固的局势下还如此容易被拿捏的话,那这个太子就算终有一日要被人扳倒下台,也真是一点都不冤枉。

    不像他,能抓住的恐怕只有这一条晋升之阶了。

    萧德昭笑了:“好,我会一五一十地说给你听。”

    ……

    李素节最终还是随着萧德昭做好了重返长安的准备。

    为了防止母亲再对他说些甘于平淡的话,当李素节向着朝廷递交了返京探亲的奏疏之时,干脆并未将其额外去信于萧妤,告知他的选择。

    不过,当他得到启程批复的那一刻,大约也不会有人在意于这位许王的动向,只因更大的风暴已先一步砸在了这长安城中。

    天皇下诏,咸亨二年元月开办制举,举士选官并进,改变此前的进士科规则,将原本的试策单科改为三门考核。

    自《礼记》《左传》大经和《老子》《尔雅》中选出题目考察帖经。

    以诗赋铭文论表组成应用文考核,名为杂文。

    第三门才是原本的时务策考察,名为试策,一共五道题。

    这三项结合,正是针对当年母女交谈中提及的科举“作文仿写”过多的弊病,而在其中做出的平衡。

    怎么说呢,这其中有秀才科考察的内容,并未让众多士子有什么特殊的反应,只当这天子恩科取士怎么都要提高些标准。

    但随后的一条天后旨意,却霎时间炸了这长安城中大部分人一个措手不及。

    天后有意,自此次制举开始,以糊名之法取士,以保考核公正!

    ……

    “你们这是做什么?”

    李弘刚刚得到东宫属臣集体到访的消息,行到书斋会客之地,就见这些人已是跪倒了一片。

    他纵然此前不曾反应过来,这科举糊名并不是母亲为了给周国公选嗣子以求公平,现在也意识到了,这其中确有不少门道。

    但他怎么也想不到,在他对此想出个所以然来,也向阿耶阿娘问个明白之前,会先迎来东宫属臣如此规模的到访请愿。

    这些太子臣属大多在朝堂之上的官职也不低,在随同于东宫办事之时,以李弘素来谦恭的表现,大多是执弟子礼向他们请教的,在平日里的往来闲谈中也少有摆太子架子,又何曾见过这等有若同时向天子俯首而求的表现。

    “都先起来吧。”李弘伸手,将离他最近的戴至德给直接搀扶了起来。

    也就是这朝着人群中看去的这一眼,让他忽然留意到,这其中好像还有几个并非东宫行走的臣子。

    但还没等他开口发问,戴至德已当先开口道:“太子,我等齐来请愿实属无奈。方今天后把持朝政,更有此等科举大改之举,若在朝堂之上提及反对,安知不会先有一人被贬岭南,后有一人被流台州,再来一人遣往庭州,再无一人胆敢主持此事与天后辩驳。”

    “臣等所能指望的,唯独太子而已。”

    李弘:“可……”

    可当日他和这些近臣商议此事的时候,他们分明没有那样大的反应啊!

    总不能彼时的隐而不发,都是为了去召集来其他的人手吧。

    仿佛是知道他在想些什么,戴至德长叹了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