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穿成武则天的长女: 250-26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大唐]穿成武则天的长女》 250-260(第16/37页)

战, 应当能起到更为显著的效果,他也绝不敢在战略上如此大胆。

    好在, 他的选择并没有错。

    这些随同他出行的士卒跟随高侃镇守于北地, 虽不是人人都有深入草原的经历,却也在这等奇袭行路中没有出现水土不服的症状,而是在连日的奔袭行路中, 随同着他一起留意着种种蛛丝马迹。

    直到——

    他们守在了多滥葛部朝着前方战线运送物资的必由之路上,给了对方以一记迎头痛击, 在夺下了这些物资车后,带上了他们能够拿走的补给, 将剩下的东西统统付之一炬。

    “走!我们去和高将军会合。”娄师德果断下达了指令。

    他们孤军深入,不能凭借着这一点胜利就冲昏了头脑,继续朝着敌军后方而去,那只会让他们像是李贤一般被敌军抓作人质。

    而是合该将这个成功烧毁粮草的好消息带往前线,寻找与高侃会合的机会。

    这些士卒当即跟上了他的脚步。

    比起被他统领离开边境的时候, 这些士卒的士气也仿佛是随着那一把火, 有了飞跃式的提升。

    倒也并不仅仅是因为这一次烧毁粮草的成功, 也因为他们从多滥葛部大规模调动后勤的行动足以看出,此时的前线双方仍在纠缠之中, 并没有因为大唐太子被俘而陷入一面倒的局势中。

    现在已经过了高侃军中物资所能支撑的一个月,但他们好像还没出现败退的局面,那么应当已经得到了仆固部的支援。

    这对于那些愿意跟随娄师德而战,前去救援他们将军的士卒来说,怎能不算是一个格外振奋的消息。

    “你们的将军正在等着呢,”娄师德伸手指向了前方。“我们将这个好消息带去给他!”

    这些物资车原本该当前进的方向,便是战场所在,让他们再不必担心会有迷路的嫌疑。

    那他们也势必能以全力进发的速度前往前线。

    加上甩掉后方的铁勒追兵,最多……最多也就是几日的时间。

    以前线僵持的情况,高侃还等得起。

    “再快一点!”

    这一列兵马前行的声音,很快取代了原本物资车前行的声音滚滚而前。

    只是这浩阔之地,人力所能发出的声音无法传递太远,便已消弭在了这一片无边绿草之上。

    若是能收到娄师德的这一句话,高侃此刻的心情怕是能好上不少。

    军中的军粮虽因仆固部的到来得到了补充,却也多出了那么多张吃饭的嘴。

    最多也就是比之前再多出半个多月的食物而已。

    在食物耗尽之前,此战必须要能迎来一个转机。

    若是仆固部的将士能够和他这边的士卒合力应战,就算敌军之中多出了由突厥人所统领的那一方兵马,在正面交战的战场上,他们也未必就会逊色于对方。大可在步兵都已抵达的情况下,在此地展开正式的交锋。

    可偏偏仆固乙突中的那一道暗镖在并无办法拔除铁锈之毒的情况下,发作得相当之快,已是烧到了人事不省的地步。

    这几日,当高侃试图前去拜会的时候,从仆固乙突的侍卫眼中看到的都是敌意。

    没有直接和他反目成仇,也不过是因为还有一个更仇视的敌人在对面罢了。

    “一群盯着一亩三分地只管门前事的家伙!”道真在又一次探望无果后,忍不住在高侃面前骂道。

    “行了,少说两句吧。”高侃劝他。

    “我又没有说错,”道真余怒未消,“战机这种东西错过了便难以再有,他光想着要等人接手部从,以保证这些士卒还在自己人的指挥之下,却为何不想想,倘若我等给了对手以继续增兵支援的机会,还能否有今日这短暂的安逸。”

    郭待封时至今日也没出现,应当是真已出事了,就连南下报信之人也未必真能安安全全地抵达边境。不知他们要到何时才能等来唐军的救援,让人怎能不感到煎熬!

    倒是高侃大约已经历过了先前最为艰难的时候,还有一点开玩笑的力气拍了拍道真的肩膀:“我还以为,你先前去求援的时候,已算是经历过了不少事情,该当更加沉稳一点了。”

    阿史那道真无奈:“谁也没法在保命的大事面前沉稳吧。”

    他的沉稳,最多也就是因为现在他和高侃能够交替轮岗,不必一人死撑,将自己逼迫到毫无一点休息时间的窘境之中,头脑还算清醒。

    在对面让人给他们送了一封信的时候,二人还能以气定神闲的态度将其接了下来,而不是直接将人一箭射死在了当场。

    高侃将这封信展开在了面前,看看对面到底想要说些什么。

    非要说的话,这也不是一封分量很轻的信。

    在信中,那位多滥葛部的首领告诉了他们一个坏消息,李贤病了,还病得很重,很有可能会直接病死在草原上。

    若是李贤死在阵前,唐军上下或许还能因此同仇敌忾,为本已低迷的士气再添一把火,但现在他是身在敌营的禁锢之下身体越来越差,也不知道到底会在什么时候倒下去。

    恐怕就算现在将他送回,他也极有可能会死在唐军军中。

    他并不介意直接将人送回去,这样一来,害死太子李贤的,就变成了唐军自己人。

    高侃承担得起这样的罪责吗?

    大概不能吧。

    既然如此,为何不能谈谈呢。

    高侃多年镇守边陲,也未见唐廷将他视为股肱栋梁来栽培,现在非但北伐战功不成,还大有可能要因太子之死遭到问罪。

    若他是高侃的话,不若趁着这个时候北上投敌算了。

    多滥葛部需要有熟知中原情况的人作为领路者,高侃便是其中翘楚。在此次两军对垒之间,他也将自己的本事展露无疑了。

    若是他肯放弃抵挡,率众归降的话,他们必定扫榻相迎,请他担任大相的位置。

    ……

    “学劝降学得不伦不类的。”高侃将信丢在了一边,好笑地评价道。

    他转头却见,阿史那道真的表情有点古怪。

    高侃问道:“怎么了?”

    “我看这信不是来劝降你的。”阿史那道真回道,顺手又将信给拿了回来,笃定说道,“它是来劝降我的。你没看到信上所说吗?”

    他伸手指去,“他将你和我妹妹卓云相比,以图证明你没得到天皇天后的重用,算不得将领之中的支柱,但实则是在说我……说我只在你军中担任个小卒身份。”

    “他说东。突厥合该由阿史那氏领袖众人,是大唐不通人情,硬是要将这份重任交给阿史德氏,这才沉沦数年,有今日之变,实则是在说我也姓阿史那,为何不能和对面的阿史那默啜联手!”

    高侃或许不会将这封书信放在眼里,但今日局面之下,唐军援兵未至,太子还在敌军手里,战况未知和前途未知的两重影响,却很有可能会让阿史那道真心怀异志。

    也只有阿史那道真能有这个机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