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 60-70(第19/23页)

已经定亲,李渊和窦夫人原本不需要特意请求,长孙晟就会帮助李世民和李玄霸。但无奈长孙晟生病了。让长孙晟在病中为李世民和李玄霸授课,确实为难人。

    幸亏长孙晟病得不重,体谅了李渊和窦夫人的父母之心。

    李世民和李玄霸来到长孙府后,发现高夫人的神情很憔悴。

    李世民把长孙无忌拖到角落询问后,对李玄霸道:“伯父不放心裴世矩,陛下也更信任伯父。伯父要带病西行,领走一路为大隋打探吐谷浑的消息。”

    李玄霸皱眉。史书中没写这一段啊。

    不过史书中虽然没写,但经略西域本就是长孙晟的特长,杨广又对长孙晟很信任,征讨吐谷浑可能不会特意绕开长孙晟。

    再者,征讨吐谷浑是杨广对外战争中难得的大胜。

    虽然之后没能归化,隋末吐谷浑卷土重来,比之前更强了。杨广无论是分裂突厥,还是攻打吐谷浑和高丽,都像是给对方送经验似的,给唐朝帮敌人升级刷装备。

    但征讨吐谷浑如此顺利,难道长孙晟真的在这其中做了什么?

    李玄霸捏了捏下巴,沉思。

    长孙晟和裴世矩根据西域商人的二手消息画地图搜集消息不同,长孙晟是实干派。他经略西域,就是要亲自走遍要经略的地方,甚至陪突厥可汗打了几年猎。

    若长孙晟要对吐谷浑动手,肯定会亲自潜进吐谷浑打探消息。

    而长孙晟在明年病逝,难道和此次带病西行有关?

    李世民叹气:“长孙四郎希望我们能劝他父亲别去西域。我们怎么劝?”

    李玄霸不怀好意道:“我来。这时候就要我放绝招了。”不管明年长孙晟的病逝是不是和此次带病西行有关,先阻止再说!

    李世民倒吸一口气:“刀下留情!”

    李玄霸:【你丈人可能会在明年病逝。说不定就是因为这次……啊!】

    李世民拉着李玄霸就跑,差点把李玄霸拽摔倒:“赶紧去扎他心口一刀!赶紧的!对了,我能听吗?”

    李玄霸一边跑一边道:“我建议你别听。”

    李世民松了口气,欣喜道:“连我都不能听,那这刀可太狠了,我相信我们稳了!”

    李玄霸无语,在心里道:【这是稳了的问题吗?难道不是你该担心你妻子和大舅子的问题吗!】

    李世民小声道:“你都说了我和观音婢肯定会成婚,我还怕什么?就算丈人病逝,他们应该也无事……就是过得不好,对吧?”

    李玄霸叹了口气,点头。

    李世民勾起嘴角,一把推开长孙晟书房的门,把弟弟往里面一推,然后把门关上。

    “离开离开,都离开,阿玄有陛下的口谕要告诉伯父,赶紧走。”

    李世民把仆人全部驱赶走,自己坐到台阶上,双手托腮,等着书房里的动静——

    三更四更奉上,为国庆加更,不算在营养液还账内。目前欠账4章。

    求营养液,欠账太少没有安全感_(:з」∠)_。

    碎碎念:

    古人有言:君明臣直。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是知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矣。——司马光《资治通鉴》-

    《新唐书》也曾言:“封伦、裴矩,其奸足以亡隋,其知反以佐唐,何哉?惟奸人多才能,与时而成败也。妖禽孽狐,当昼则伏自如,得夜乃为之祥。若伦伪行匿情,死乃暴闻,免两观之诛,幸矣。”

    宋人修史的时候,一边努力表现出看不起唐朝和唐太宗的态度,一边又在评价里对唐太宗忍不住溢美之词。

    在古代潜规则中,谈论昏君的时候都会把过错往奸臣身上推,这是避讳。“君明臣直”,含义却是与修史潜规则反过来的。

    以我浅薄之见,“君明臣直”算是对君王的最高评价之一了。

    第69章 纵横家绝不认输

    =

    李玄霸被李世民推得一个踉跄, 差点摔倒。

    长孙晟正在书房里来回踱步思考要给皇帝的献策,见李玄霸差点摔倒,扶住李玄霸道:“什么口谕?陛下有口谕让你传?”

    李玄霸道:“别听二哥胡扯。”

    长孙晟气笑了:“陛下口谕是能乱传的吗?这事如果传出去, 唐国公也保不住他。”

    说完, 长孙晟就要出门去教训准女婿。

    李玄霸赶紧拉住长孙晟:“等等, 我有事要和伯父说。”

    长孙晟停下脚步,低头看着李玄霸道:“有什么事非得用假传口谕的借口来告诉我?”

    李玄霸把长孙晟拉到书桌后的坐榻上坐好,还帮长孙晟把坐榻上的靠背放好。

    长孙晟脸上狐疑的神色更重:“你有事要请求我帮助?”

    李玄霸向来性格冷淡, 虽对长辈礼数很周到,但讨好人的事,长孙晟只见到李玄霸对皇帝做过。

    李玄霸自己搬了个坐墩放在书桌对面, 坐下后刚好露个肩膀出来。

    “不是请求伯父帮助,是有重要的事要告诉伯父。”李玄霸板着脸, 严肃道, “伯父很受陛下信赖,应该知晓陛下一直忌惮高老师和宇文老师。高老师和宇文老师原本是直言敢谏的性格,现在却早早退出朝堂编书,伯父不奇怪吗?”

    长孙晟面无表情道:“不奇怪。”

    李玄霸;“……”怎么不按照常理出牌。

    李玄霸又道:“薛老师性格乖僻,文人习气很重。他也退出朝堂……”

    长孙晟打断道:“不奇怪。但大德, 你在背后说老师的不是,很不好。”

    李玄霸:“……”他有点头疼了。

    李玄霸看得出来, 长孙晟不是不好奇,但显然长孙晟不愿意把话语的主导权交给自己。

    长孙晟有何本事?放到战国就是张仪苏秦这样的纵横家,后世尊称外交家。自己不过是个底层小市民, 论言语交锋, 怎么比得过纵横家外交家?

    李玄霸露出头疼表情时, 长孙晟严肃的面容上浮现出浅浅的笑意。

    李玄霸确实聪明, 即使现在进入朝堂,都能比大部分大臣优秀。但比起自己,他这点嘴皮子上的本事还是太嫩了。和李世民一样,都需要来自长辈的教育。

    长孙晟三言两语抢回主动权后,用桌上的水壶给李玄霸倒了一杯水,推到李玄霸面前:“你要说什么就直说。”

    李玄霸叹了口气,道:“我本来想有点铺垫。”

    长孙晟道:“你可以多想一会儿,我先出去教训完大雄再回来听你说。”

    李玄霸嘴角抽搐了两下,道:“好吧,我不铺垫了。伯父,我有谶纬之能。”

    长孙晟笑了。

    他给自己也倒了一杯水,先抿了一口,才道:“高公、宇文公和薛公是听了你的谶纬,相信陛下会杀他们,才退出朝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