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古代爽文老太[美食]》 15、第 15 章(第2/2页)
的李沧出了书房。
牧泽拍了拍掌,外面早就等候好的老婆子、小厮端着水盆,毛巾低着头鱼贯而入,悄无声息间就把地上的斑斑血迹擦拭的一干二净。
*
日子进了九月,天气就爽朗起来,沈家小食肆的生意一如既往的好,每天都有新老陆客来捧场。
沈云清忙碌的同时,也会抽出功夫带着家人外出消遣散心。
沈家小院那棵合欢树有几十年了,树冠如伞,秋初秋高气爽,太阳也不似夏日那般酷热,白日里,老太太搬张躺椅坐在树下惬意又凉爽。
家中收入渐丰,妯娌仨出手大放许多,每日上街买回些点心果子,一家人吃吃喝喝,肉眼可见的圆润了。
这天半夜淅淅沥下起了雨,风刮得窗棂子吱嘎响,豆大的雨点往下砸,到第二天清早还是电闪雷鸣。
妯娌仨关了窗户,沈溪皱眉头,“都秋天了还下雷雨,今个儿是开不了店了。”
这鬼天气,就是开了店也无人上门。
彦哥儿照旧捧了书苦读,福姐儿在厅堂玩花绳。
院中雨水顺着檐廊如珠帘般密密落着,院子里三角梅和葡萄架被雨水打得噼啪作响,在雨水的洗刷下,显得青翠异常。
沈溪闲来无事,在家中做了藕粉圆子,一家人各捧着一碗甜滋滋的圆子吃的尽兴。
最近家中收入颇丰,城外王家庄的八十亩水田也入了公账,老太太巴拉一圈下来,心中有了盘算,王家庄十二家佃户虽说看着老实忠厚,可看人得看全了,田里还得有自家人才行。
外头雨没停,苏氏累了在屋里休息,陆二郎撑着雨伞去书院接彦哥儿,沈溪唤了陆三郎来,母子俩说了好一会儿话,宋氏在外头干活,听见陆三郎高兴答应了什么,就兴冲冲出来了。
带着严氏和婉宁去上香礼佛,先捐够了香油钱,和掌管姻缘的菩萨话也好商量些
宋氏好奇,陆三郎开怀道,“娘说明去牙行买房下人回来,不拘多机灵,但要人品纯朴肯干,眼里有活的。”
宋氏“哎呀”声,也跟着笑了,“买这可真是个好事儿!”
城外那么大片十水田,没有可靠的自己人守着真不放心。
买下人就是签死契的,有卖身契在主人家手里,但凡聪明的都不会有二心,主人家好他们才好!
傍晚雨停了,一家人回家的回家,起榻的起榻,晓得要买下人的事,俱都欢欣不已。
崔氏一开心就往厨房走。
“今个儿刚下了雨,我去整一桌好饭菜,咱们庆祝庆祝。”
两个嫂子也笑着给她打下手。
苏氏进厨房环视一圈,皱了皱眉,道了句,“家里菜不多了。”
宋氏懊恼拍手,“送菜的小哥儿还没来哩!”
沈家小食肆走上了正轨,家中采买的蔬菜瓜果、鲜鱼螃蟹太多也太杂,恰好有个常来贩鱼虾的哥儿人品不错,实诚会来事儿,陆家就跟小哥儿成了长主陆,每日由小哥儿送了所需的食材来。
老话说人不经念叨,一见她来了,外头雨刚停,送菜的小哥儿便来了。
陆二郎兄弟还帮着小哥儿将船上上的东西都搬了下来,除了平时需要的肉菜,小哥儿还有两筐新鲜脆嫩的莲藕、一篓活蹦乱跳的鱼虾和螃蟹。
小哥儿说这是自家种的,最新鲜不过了。
陆二郎请小哥儿吃茶,笑语间客气把人送出门。
沈溪在厅堂见了,心下十分熨贴,老二老三经过这几月的历练,见多了形形色色的市井百姓,可比在老家的时候成熟多了。
因着食材丰富,晚上陆家餐桌上,就摆满了菜肴,荷花鸡、鲜虾蒸饺、清蒸鳜鱼、排骨莲藕汤,吃得一家人胃口大开。
翌日一早,天还未亮,陆三郎就迫不及待起了大早,吃了一碗喷香的鸡汤面,肩膀上搭着装钱的布袋拉着尚未醒神的陆二郎,兄弟俩就赶着马车出了门。
牙行那边见了大主陆上门,热情十足上前招呼,得知陆家要买房下人,十分诚心帮忙挑选。
现在北面乱了,多得是逃难路上没了亲眷,无以为生,只能自卖自身的苦命人。
陆家兄弟最后敲定了一户下人,这户人家一家五口,当家的叫胡老汉,浑家称呼春婆子,两口子生有两儿一女,原本也是好人家来着,逃难路上遇见恶霸地主,看上胡家闺女,要强纳为妾。
胡家闺女也是个烈性子,打死不从,一家五口跟恶霸地主的狗腿子拼了命,胡家大儿子瘸了腿,这才震住了那些狗腿子,恰逢逃荒路上来了路过的兵马,狗腿子个个跑的飞快,胡家人才逃过一劫。
胡老汉一家有情有义,陆三郎很看重这一点,掏钱买下了一家五口。
胡老汉一家五口皆是衣衫褴褛,陆二郎心下不忍,去了趟成衣店,给一家人置办了身粗布新衣衫。
等到晌午回了陆家,沈溪看胡家大儿子伤的腿都溃烂流脓了,如何能看得下去,道了句”可怜见的”,赶紧让儿子们去清了大夫来清洗上药,又开了箱笼,吩咐儿媳妇为胡家一家五口备好棉被,脸盆以及日常用品。
胡老汉感动的老泪纵横,领着一家子要给东家下跪。
这一跪,沈溪倒是没拦着,对着胡家人敲打一番,才让他们去了后院,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今胡家五口签了死契,就是爱家里的下人了,对待下人恩威并施,万不可太过善心,那些豪门大户里,奴大欺主的事儿还少了?
第二日,胡家一家五口随赶来的王庄头去了庄子,陆二郎兄弟自然也在。
庄子里没有屋子,陆三郎拿了银钱,请王庄头帮忙起两间屋子与胡家人住。
王庄头自然应了,乡下起屋子也不繁琐,又不要砖瓦房,能住人的茅屋便可。
王庄头出去半个时辰,庄子里在家闲着的青壮年几乎都来了,田里的活不忙,左右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帮着东家起房子卖个好。
再说起房子有钱儿拿,东家少爷还管饭,瞧瞧庄头婶子造房里那些猪肉白菜,下了工绝对有肉吃!
庄里的青壮年干活手脚极麻利,白天黑夜的忙,不过八九天功夫,三间茅草屋连带着篱笆墙圈起的小院就拔地而起。
胡老汉一家激动的红了眼眶,背井离乡逃难路上什么苦没吃过,如今终于能有一个新家了。
这些都是东家太太给的!
东家仁厚,胡老汉更是带着儿子日日尽心侍弄水稻。
九月里,崔氏突然犯恶心想吐,家里请了大夫把脉,才晓得是有三个月身子了。
陆三郎欢喜傻了,沈溪也乐得合不拢嘴,把家里事一一安排妥当。
陆家的小日子蒸蒸日上,沈家大房这头,趾高气扬到京城看闺女的刘氏却受到了冷遇。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