嚣张郡主成基建狂魔: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嚣张郡主成基建狂魔》 60-70(第2/14页)



    她想让官府掏钱买种子,走官府的专项款道。但是没有想到因为自己受封岭南,要对岭南自负盈亏,被皇帝给停掉了各种对岭南的拨款。

    这么离谱的事情,就算是放到大齐整个受封的藩王来看也是少见的,但这确实是大齐皇帝干出来的事情。

    王怀玉轻轻吐出口郁气。

    算了,反正这些家伙打算在岭南推广新稻种,她的目的达到了,其它的事情后面再慢慢算账吧。

    “大人说的再理,既然是这样的话,那明年夏种的稻种本宫就负责购买吧。方法的话,各位大人可以从各个县里去挑选有经验的农人来苍梧学习,等回去了再交给各县各村的人。”

    “不过本宫也有个要求,这新种子没有办法保证谁都能种出那么高产,甚至大面积种植的话还会产生病害等,为了稳妥,每户只允许种植一半新种,剩下的一半还要种植原来的。”

    “同样的,在税收上也不允许上涨,如果有欠收的情况,还应该调到三成。各位大人认为如何?”

    韦向行皱着眉,都不用他开口其他人就纷纷开口。

    “这不行!这怎么可以,这不是公然违背朝廷的律令吗!全大齐都是一样的税收,我们如何能降?”

    “不可以,这绝对不可以,税收这样的大事,我们怎么能擅自做主!这是大不敬!”

    “诸位大人难道不知,本宫受封岭南不止可以从中收取税收,还能任免官员、制定税收、调度军队?”

    王怀玉终于放出了自己的杀招,将明黄的圣旨高高举起。

    “关于岭南税收一事,若是明面收成有所下降,税收也将按照情况下降。若是有所增长,则先要按照今年的来收取。直到三年稳定生产了,才可看情况增税!”

    “此事本宫会如实上报陛下,诸位大人只要按照命令行事即可。”

    在座的听到这个话,都恨不得爬起来拿个放大镜上去看看,这皇帝究竟是昏庸到了什么地步,才能写出这样的圣旨!

    第62章

    稻种和税收一事, 整个岭南官场的人都不同意,哪怕是站在王怀玉这一边的几个县大人也都皱起了眉头。

    “郡主,稻种一事是由你负责, 官府没有出钱, 那能种多少买多少自然也是看郡主府的能力,我们没有任何意见。但是税收一事关乎的确实整个岭南百姓,就算是陛下给了您调度税收的圣旨, 我们也要考虑一下百姓是否能接受。”梅州县的陈县令说道。

    “这还真是稀奇了,百姓不能接受降低税收,难道还想要多交税不成?”林清风嗤笑道。

    “你,”陈良生被一个年轻人堵着, 一口气险些起不来,但看着他身边的王怀玉还是压着气道,“林大人年纪轻经验浅,当上一县父母官也不过半年的时间, 怎么知道这其中的门道?”

    “这降税收对种地的百姓来说自然是好事, 但是对行业的人来说呢?就是拿商业、工坊的要不要降?要是不降你怎么交代安抚他们?要是降了,县里的俸禄拿什么发?上交给朝廷和郡主府的又从哪里来?你当我们想当个剥削百姓的贪官不成?”

    陈大人是个五十多岁的小老头, 一身官服穿得补丁撩补丁,手上满是厚厚的茧子。

    从决定跟王怀玉来岭南, 林清风就对这里的官员做过了解, 知道他是个真正为民的好官。他那脾气又臭又硬, 就是韦向行也拿他没有办法。

    不过能在梅州县守下来, 不被同流合污, 一是他自身意志坚定, 另一个也得益于梅州县是真的穷。

    对于这样的人,林清风以前是嗤之以鼻的, 现在却是敬佩。

    故而有不满也变得和声细语了许多。

    “陈大人说的是,是下官经验不足考虑不周。但从苍梧县上看,这粮食税收虽然也是占大头,可一年也不过万两,若是官府自己做个营生,或是想个别的生财的法子,那粮食就可以少收许多,百姓也能填饱肚子。”

    “说你放屁还真的是,我们是缺那几万两的银子?为啥收的都是粮食,因为我们要的是粮食可不是银子!”

    “你说说,往年遇到天灾人祸的时候,那个银子管用还是粮食管用?到灾年的时候就是有万贯家财也不如有一担米!”

    “若是官府收不够那么多粮食,赈灾的时候哪里来粮食?”

    林清风被说得哑口无言。

    但陈良生虽然这样说,事实上他却是比谁都希望百姓手里的粮食能多一点。可现实就是这样的残酷,百姓手里有官府就没有。官府手里有百姓就必然要多拿出来。这就是一个死循环。

    “所以最重要的还是提高产量不是?提高了产量我们收和以往一样的税收,那官府也一样可以运行,但百姓手里的存粮却变多了。”王怀玉看着韦向行道。

    韦向行沉默了,依照他们的做法和惯例,那自然是粮食上涨税收也得跟着涨。

    总不能种出亩产三百斤的时候一亩收一百五十斤,种出五百斤的时候还收一百五吧?这显然是不合适的。

    不过在这位郡主这里,倒是行不通了。

    “郡主为民着想是百姓之福,但这个先河还是不能开。要是都这个样子,以后遇到什么事情了,我们官府去哪里找粮食?往年只收那么多,不是因为那么多就够用了,而是只能收那么多。郡主,您说的这个恕我无法答应。”

    王怀玉不得不承认他们说的有道理,百姓的手里要有粮,他们的手里也不能少,就拿年初军中的粮食来说,要不是她去和那几位藩王买粮,还不知道要怎么过这个坎呢。

    “大人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不然这样吧,税收呢还是按照现在的来收,但是百姓手里多出来的粮食,只能优先卖给官府,官府定价则比商+便宜一两文钱。这样一来,百姓也能多些收入,官府手里的粮食也不会短缺。”王怀玉沉吟了一会道。

    但在场的人都只知道官府征收粮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明明可以直接征收的,为什么还要另外出钱?

    “不同意,不可以,这绝对不能行。哪里还有官府花钱买的道理!”

    “是这个理,若是粮食产量能够上去,我们就是提高了税成,百姓也是能多收的。没有必要再给他们降低。”

    两方就着税收一事僵持住了,有的人是出于私心有的人是从现实考虑,王怀玉也不能拿着圣旨去压人。虽然这样也能达到目的,但效果怎么样却是无法确定的。

    “既然这样,不如我们先用几个县做试点吧?就如各位大人所说,岭南府乃至整个大齐千百年来都是这样,我们冒然改变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不如就先用几个县来做试点,若是效果好的话,就在岭南府推广开来,若是效果不好,也能有其他县帮扶,日子不至于过得太难。”王怀玉又想了一个折中的办法。

    “试点?”韦向行琢磨了一下这个词的意思,有些意外和惊喜地说,“郡主的想法真是别出心裁,若是先用几个县来尝试一下也不是不行。”

    至于用哪几个县,那必然是不用说的。要是效果好了,他们照猫画虎效仿,要是效果不好出了问题,也不是他们的利益受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