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嚣张郡主成基建狂魔》 60-70(第6/14页)
“郡主,您收收您那不值钱的样子吧,让崔老板看到了还以为自己亏了多少呢。”林清风嫌弃道。
“这可是高兴的事情,高兴的事情还不准我笑了?”王怀玉想到即将见到的人,也稍微收敛了一下,但让人一眼看去还是看得出她高兴极了。
千里迢迢过来的崔钱生,带着那么一大群人,累得比他带了十队商队还要辛苦。
看着胡子邋遢,风尘仆仆的崔钱生,王怀玉十分感动地上去握了握对方的手。
“崔老板,辛苦了辛苦了,到屋里来喝口水吧。”说着还不忘垫脚往外面看一眼。
“水要喝,但郡主您也得找人赶紧到渡口去接应了。一万人拖家带口的,什么锅碗瓢盆破衣服烂被子都带来了,这么多人的吃喝可把我给搞死了,你赶紧叫人来带走去安顿。”
崔钱生有力无气地挥着手,嘴巴干得都快起皮了。
郡主府里的丫鬟很是有眼色的端过来一杯温水,小厮搬了椅子过来就地放到他身后,几个就这样坐在郡主府的门前,还有几个崔家商队的镖师,也是累的跟狗一样。
“各位都辛苦了,大家都先休息一会。”王怀玉招呼道,转头去叫来娄明运和康隶书,“辛苦你们跑一下,先到渡口去把人接下来,同时通知各个县来领人。”
第65章
康隶书是掌管着苍梧县的所有产业和人口数目, 再带上一身男装的梅香,两人很快就把南迁的人统计清楚。
“一万两百三十二个人,壮年有一千, 十岁以下的孩童有三百, 四十以上的老人有七千八百三十二人,余下的都是半大小子。”康隶书拿着这一份名单,上面还记录着谁擅长什么, 一家多少口人。零零碎碎的,将一箩筐的纸张都写满了。
“这些人,”梅香皱着眉头扫过,每个人脸上度带着疲倦, 衣服……只能说是披着的麻布,但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一股生气,那是一种让人无法忽视的生机。
“这些人怎么安顿?男女不平衡,老人太多。我们手里的这几个县不是穷乡僻壤就是山沟沟, 这些人从平原过来怕是很难习惯。”
“梅县姑娘想差了, 他们既然活着能千里迢迢从中原过来,那就证明了他们有顽强的生机。就像是蒲公英的种子, 只要找到一块土地,就能在那里扎根下来。”
“更何况我们苍梧几个县人少地多, 何至于把他们分到山沟里头去?不过是地没有那么平整大块而已, 想要养活一家人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就在两人说话间, 停留渡口的移民也一船船的下来了, 早已等候多时的各县主簿, 纷纷往康隶书这边挤过来。
“康大人, 你看这些人我们陆川县能分到多少个?能不能给我们几个年轻一点的,我们这边什么都不多就是地多, 肯定能把人安置得妥当。”陆川县的主簿仗着身材优势,哧溜窜到了康隶书两人面前,有些眼热地看着那些移民。
其他人也不甘示弱,稍微迟了一步,就挤了过来七嘴八舌地说着自己县的优势。
“我们县也要,我们县的地也多,而且还靠河呢,只要是踏实肯干的,保证他能在我们县过得舒舒服服。”
“呸,就你们那地无三尺平的地方,也敢跟我们说地多。康大人,你可不要信了这老头的话。”
梅香眼眸微动,敏锐的察觉到他们话里的意思。
年轻人,踏实肯干。
那哪些老弱病残呢?
“根据你们县的情况,还有这些人擅长的方面,都给你们做了合理的安排。哪个县领什么人、多少人自己拿上名册去点人。一个都不许漏下。”
此话一出,其他人都停下了。顺着他的视线看到旁边的箩筐,几本厚厚的册子上,写着某某县人员的字样。
几位主簿对视一眼,便知道这个事情是没有转圜的余地。
“康大人,那这些人的安置是要按户来分配,还是打散了融入各个村里?或者给他们划定新村让他们自居?”
“征求个人意愿,要是愿意到现有的村里面去的,安置费可每人多领一百文。若是选择在建新村的,安置费每人只得五百文。”
至于一个村能安置多少,他相信这些主簿们是能自己找到合理的人数的。
有了这话,几位主簿就知道怎么回去和上头交待了。挨个签字领名册,又在郡主府的出面下,和商船商议好,将分属给他们的人送到各个县去。
曾茯苓扶着五十岁的爷爷,紧紧拽住自己的包裹,穿着一双破烂的草鞋小心翼翼地跟着人群往前走。
“爷爷,这里的药材好多!竟连这路边都长满了。”曾茯苓眼睛都瞪大了,不敢置信地看着这田埂路边。
一个快要入土的老人,一个正直妙龄的姑娘。要不是在老家时被恶霸惦记上,他们怎么也不会选择离开家乡,千里迢迢到这个蛮荒之地。
可是看着这个遍地都是宝的地方,曾茯苓怎么也不能把它和蛮荒联系起来。
曾老头则是眯着眼神色满意地看着这连绵起伏的山脉,拍了胳膊上的手道:“所以人家不是说什么祸福所依嘛,咱们这不就是因祸得福了?”
“我们虽然离开了老家,但到了岭南这个地方来了。依着这一路上见到的官员来看,都是好的。听说带我们过来的那个郡主,她父亲就是王将军。岭南的百姓可有福了。”
“我们现在也是岭南的百姓了,爷爷。”曾茯苓笑道。
就在两人说话间,一个穿着麻衣短褐的小伙子晃着手,小跑着从山边跑过来。
“哎,你们两个等等,”刘生气喘吁吁的跑过来,看着眼前的爷孙两,上气不接下气道:“你们是不是北方来的人啊?”
爷孙两人对视一眼,看着裤腿还挽着,脚上满是泥土的人,犹豫着开口“是,请问您?”
‘‘哎,别您啊我的了,我是我们村的村长,我们里正跟我说去县里头接了人回来,叫我给我们带一下路,安置好你们。但是我家田淹水了,赶着去放了个水,回来就不见你们了。’’
说着,又喘了一口气道,“还好给我赶上来了,不然村里头知道我让你们自己到这来,非得把我给撤职了不可。”
这话说得,让曾老头感到新鲜。一个村里有里正,还有村长。这不接外人还会被撤职?
“你们别见怪,哦对了,我叫刘生,你们叫生仔也可以。”
“你们刚过来,衣服被子,锅碗瓢盆肯定都是缺的,只能先找点竹子凑合一下。”说着用手指指向东边道:“看到那一块没有,那边就是我们村的竹林,只要不过分,谁都可以去砍。到了春季,去挖笋也可以。”
“你们家有点偏,不过呢安全是没有问题的。我们村往里头再走一点是一个猎户村,他们就靠山里头的东西生活,所以那些虎啊狼啊都没有到这里来的。就是蛇虫多了点,这个你们得注意一下。”
“你们的田呢也分了三亩地给你们,就在你们家旁边。不过都是破地,想要水田就只能等村里人卖了。还有旁边的荒地,自己开了种点东西是不用交税的,但是过了一亩就要交税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