嚣张郡主成基建狂魔: 90-10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嚣张郡主成基建狂魔》 90-100(第2/13页)

要有村长里正的签名才能购买,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了不怀好意的人窥探。

    拿了铁农具,加上有衙门的补贴,各个县开荒进度都飞快。

    刚刚进入三月,秧苗在地里扎根生长的时候,山地就开出了近万亩,梯田更是完成了千亩。

    这些地花了两个月的时候来弄,看起来很少。可是分摊到个人头上,便是一个壮劳力一亩左右。这期间还有其他事情在同时进行着,可以说是效果喜人。

    开出来的地肥力不够,尤其是梯田,需要多加养护种上几年。但水稻田和其他田不一样,其他田地种东西会耗费地力,东西越长越差。而水稻田却是越种越好,越种越有利于水稻的生长。水稻田是个神奇的东西。

    至于哪些山坡地就更不用说了,水肥都不够,第一年只能种些黄豆、绿豆来肥肥地。

    现在地里施肥用的还是粪肥和草木灰,王怀玉有心想要琢磨化肥,也不知道从何下手。只能让人多加注意。倒是这粪肥,除了人的动物才是大头。

    想着之前自己犯错了总要去打扫猪圈,在这里却没有看见大规模的养殖。而且这猪肉吃着也比之前的要差些,究竟是什么原因?

    王怀玉琢磨着要开个养猪场,养鸡场啥的,到时候排泄物可以肥地,养出来的肉能填饱百姓的肚子。

    想着一年到头吃不上几斤肉,面黄肌瘦的百姓,王怀玉只觉任务艰巨。

    这还吃不饱呢,就想吃上肉了。只是一斤肉是用五斤粮食养出来的。当务之急还是多种粮食啊!

    苍梧几县拓荒飞快,其他县见着心里也不免羡慕,谁不希望自己县的耕地多多呢?还有那些铁农具,他们一个都没有几件,凭什么哪几个还开了铺子?

    这样一想,不免有些酸溜溜的去找知府大人说话了。

    “陛下那是给岭南百姓的,怎么除了苍梧几个县,我们就不属于岭南了?这铁农具,也合该有我们一份才对。”

    第92章

    大家都没有之前就什么事情都没有, 现在却有人得了有人不得,便让这些没有得的人感觉心理极其不平衡。只是没有人把这个话说出口,现在有人挑破了, 想要从中分一杯羹的人, 自然也巴巴的凑上来。

    韦向行知道这个东西是皇帝给王怀玉的安抚,但既然打着岭南的名号,让他们去闹上一闹也未尝不可。

    有些东西得不到, 但是能给对方添堵,他也不介意去做。

    “各位同僚说得有理,只是我们岭南按理说都是属于荣安郡主的封地,她的东西想要如何做主我们还真不好说。这样吧, 本官给郡主去信询问一下,要是有结果了自然是好的,只是各位也别有太大的希望。”韦向行道。

    “大人愿意去说已经是尽力了,该如何相信郡主知道怎么做的。”我们那么多人, 总不能一点面子都不给吧?

    想着有枣没枣打一杆子的想法, 所以人都一致同意给王怀玉去信说明诉求。

    收到韦向行的信,王怀玉真想大笑一声, 真是瞌睡就送来枕头啊。

    “我们这位知府大人倒是懂得为大家考虑,想要铁农具而已, 给他们就是了。不过就是不知道舍不舍得用桂州的几个县来换?”王怀玉喃喃自语着, 顺手就安排起自己的下一个行程。“叫人备车。给邓大人去信, 请她到粤州和知府大人商量事情。”

    岭南府地方很大, 从粤州到桂州最快是三天, 苍梧在中间, 去哪边都是一天左右的时间。现在去信给邓蛮生,也就是要四天左右才能到粤州汇合。不过没办法, 谁叫现在岭南的经济政治中心在粤州呢。

    四天后,邓蛮生终于晃悠着快要破烂的马车过来了,王怀玉则是把钦防县视察了一遍。三位岭南的带头人才在粤州府聚头。

    “郡主真是贵人事多,最近一年听说郡主是把苍梧几个县管理得相当不错,粮食产量提高,还弄出了梯田茶园?”韦向行亲自给两人倒了茶感慨道:“我们岭南能有郡主来,真是天大得福气啊。”

    “自从您来了,百姓能吃饱了还读上书了,就连这农具也都成铁的了,真是日新月异啊。”

    王怀玉坦然自若的接下茶,嘴角含着笑:“知府大人说这话真是高抬荣安了,能力有限,只能把自己一亩三分地顾好,剩下的还是知府大人和邓大人的功劳。”

    邓蛮生在一旁喝着茶,眼观鼻鼻观心,他只是被叫过来当作背景的,这二人哪一个都比他有实力,哪里是他插得上嘴的。

    然而没有想到韦向行话音一转道:“邓大人最近好像也去和郡主交流了?听说你们桂州也建了好几座梯田。本官倒是不知道二位什么时候有这样好的来往,要说接触得多,也该是我们粤州和郡主啊。”

    邓蛮生无奈,没有想到自己做壁上观还是让火烧到了身上。

    “知府大人这就是说笑了,桂州会出现梯田,正好是因为桂州的山多地少,百姓没有办法了求到我这里来才找人去教的,邓大人能同意也是看在百姓艰苦的份上。要说粤州这大好的地方,每年出产的粮食就是岭南的三分之二,哪里还用得着梯田?我们这些没有办法了,才在别的上面想注意。要是能和粤州一样全都上好的耕地,我们也不用费哪个功夫。”

    王怀玉放下杯子,眼睛盯着他,“知府大人说是不是?”

    韦向行没有想到她突然发难,楞了一下若无其事道:“郡主可真会说话,这岭南竟然还要大片的良田。”

    岭南怎么会没有大片的良田?梧州平原上万亩,是岭南最大的产粮区,全是上好的水稻田。只是可惜了这块地方不在自己的手里,也不在百姓的手里。

    “知府大人深耕岭南多年,自然是比荣安清楚的。此次让邓大人过来也是为了商量此事。”

    王怀玉不耐烦和他们牵三扯四,直接把话一撩出来,他们便知道这是要说大事了。

    “此次过来,是和邓大人有关,我想用三百件农具换桂州府的梅县。或者是其他地方,只要你愿意,意见尽管提。”说完扭头和韦向行道:“您是岭南府的知府,此事是要知会您的。不过我也不是要插手你们官员的安排。只要那个县能够听我的要求跟着我们干就行。”

    王怀玉这话一出,两人都沉默了。

    邓蛮生是没有想到,她竟然是想要用三百件铁具就从自己手里换一个县。但听完她的话,又觉得这个不是白给吗?官员安排由着他们来,只要听她的话跟着她干就可以,这不等于有个人出钱出力帮助他们发展?

    但世界上是真的有这样好的事情?邓蛮生不信。

    韦向行也是一样,搞不明白她这是什么意思,向她确认道:“郡主的意思是说,让给你的县享受和苍梧一样的待遇?不管是农具、工厂还是梯田,你也会安排人来帮忙?”

    别看他手里的十几个县地理位置好,良田港口也多,但稍微算了一下其他几个县的工厂收入,韦向行就知道这不声不响的几个破烂县能赚多少。他眼馋这几个工厂好久了,私下里也让偷摸着学,但始终找不到窍门。现在王怀玉自己送上门了,哪里有不要的道理?

    “每个地方发展什么,开什么工厂还是种什么东西,那都是要因地制宜的。”王怀玉掏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