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嚣张郡主成基建狂魔》 100-110(第7/13页)
大齐话,清楚的表达了自己的诉求,甚至遣词造句都比一些没有读过书的百姓要有文化。
孟羽良感到一阵稀奇,很是好奇道:“现在可不是茶叶和丝绸的季节,你们要买的话,就只能买到上半年积压的陈货了。而且我看你们的穿着不像是用丝绸做,买不布匹回去能做成你们想要的衣服吗?”
孟羽良是平河县最大的丝绸商,和县衙几乎是半合作的关系,享受了不少衙门的优惠政策,但同时的也要负责兜底收购平和县、容县蚕农的蚕茧,然后自己再找人纺织成不布匹。
他的丝绸自己不敢说最好,质量上肯定是比得上江南地区的。但就是颜色这一块,不认人家染色染得漂亮鲜艳,以及织造方面,图案花纹也没有华丽。这也是岭南丝绸至今还比不上江南丝绸的原因。
而据他所知,这群人是去了京都和江南的,就是说要找好东西运回国。怎么现在去了京都回来,反而看上了他们岭南的丝绸?
孟羽良想做生意赚钱,但也知道钱要赚的踏实,所以在戴森这个外行人准备购买的时候,把自己货物的优缺点一一讲清楚了。
孟羽良把自己样货都摆了出来,然后手把手的带着对方一件件看去,告诉他这个叫什么,工艺好在什么地方,能做什么,值多少钱。
戴森听完感觉收获非常的大,对孟羽良的真诚也非常的感动。感动到戴森忍不住握住了人家的人,含情脉脉地道:“这位先生,您这是天神一样的人物。竟然把您赚钱的秘密告诉我们,让我对丝绸了解得那么清楚。”
“我对您,对您的货物都非常的满意。您说的这些价格我们都能接受,请问能不能给我准备颜色最鲜艳,花样最多的丝绸,我要五千匹带回去给我国家的人。”
孟羽良咻的收回手,惊恐地看着他,实在是不能明白为什么一个大男人,握着自己的手含情脉脉的是个什么意思。
“你有话好好说,不要动手动脚的。”孟羽良警惕地看着他道:“你要的布匹我这里没有那么多,我帮你看看其他人还有没有了。”
孟羽良说着快速的走出门去吆喝了两声,不多时就又有两个人过来。他们交流了一番,得知戴森这个大主顾的要求,当即凑齐了东西。
好在戴森去京都的时候还留了不少东西在船上,哪怕回来的时候被叛军扒得一干二净了,也有钱付款。
买完了丝绸,又到隔壁买茶叶。见到了戴森他们的购买力,张竹根暗自窃喜。成交了那么多东西,他能得不少的赏钱呢。
到了茶叶铺,张竹根也是率先进去打了招呼,介绍双方的情况。听到戴森在隔壁买了五千匹布,并且还不讲价,茶叶铺的掌柜眼里都放光了。
然而一给对方介绍的时候,张竹根就发现这不是个诚心做生意的。
第106章
“陈年的茶叶, 还带着茶梗子,你竟然也敢要一两银子一包?这怕不是想钱想疯了?”张竹根震惊地看着掌柜,气得拉着戴森等人就往外走。
刚走出门去, 就碰到了来找他们的衙役。
“哎, 大明哥,您咋到这里来了呢?我陪着戴森老板他们来买点茶叶和丝绸,应该没有问题吧?”张竹根小心地问道。
虽然县衙这几年都表现得很亲民, 对待他们这些小商贩老百姓也都很友好。但官府终究是官府,他心底里还是很怕惹上事的。戴森这些人是外国人,要是自己不知情做了什么坏事,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没事, 就是我们容县的大人听到了戴森老板想要买茶叶的消息,想叫我过来帮忙问问,要不要去容县看一下。”王大明说完自己的来意,又和旁边的戴森介绍道:“容县是我们岭南这几年种茶种得最好的县之一, 他们县的茶都是高山冷茶, 味道非常好的。就是去年战乱,东西积压了一点。戴森老板要是感兴趣, 不如去看看。”
张竹根正懊悔自己怎么介绍了一个宰客的老板呢,听到王大明的话眼睛瞬间就亮了, 连忙和戴森道:“老板, 这个人是我们县衙的衙役, 说的话那都是真的。而且外地来的人也确实是喜欢容县的茶叶。最重要的是, 要是你这个生意和官府做, 那价格和品质上肯定没有问题。”
要是放在以前张竹根不敢说这个话, 但经过了商行的筹建,还有县衙组织商贩去村里收购东西的事, 张竹根便在心里信了几分官府。
戴森想的则是不一样,他去了京都也走过那么多地方,自然知道能搭上当地官员的重要性。之前是没有门路,现在当地的官员送上门来了,这笔生意就算是赔钱,他也要去做啊@
“好,你介绍的东西都不错,我很喜欢很感谢你。”戴森顺手给了张竹根一块银子,转头和王大明道:“你们的大人竟然来到平河县了吗?真是不好意思呢,要是我知道他要和我们做生意,我肯定早早就去容县了。现在还得麻烦先生您带路呢。”
这外国人还怪大方的。看着戴森随手给出去的赏钱就是自己半个月的俸禄,王大明在心里暗暗嘀咕。
不过职责没有忘记,他微微颔首道:“刘科长就在县衙等着呢,戴森老板要是有空不如现在过去?”
戴森从善如流,一行人就从茶叶铺转头去了县衙。原本还想要说张竹根两句,替自己货物辩解的掌柜,一见到王大明身上的那身衣服,瞬间就闭上了嘴。
现在别说是说张竹根了,他还的祈祷对方没有把他刚刚干的事说出去,不然轻则面临罚款,重则要搬出商行。
要知道,在平河县,或者说现在整个岭南,被县衙勒令搬出商行的,那都是经商不诚实,欺诈顾客的。一旦他背上这个名声,以后哪里还做得了生意?
张竹根也不虚,他知道商行的规矩,一出门就暗搓搓的提起刚刚那家的老板经营有问题。
王大明听得那叫一个高兴啊。他们衙役有个奖赏制度,其中有一个要是发现有危县城形象,抹黑经营平台的,处理好可以奖励一百到五百文不等。举报的人也有奖赏,在这样的制度下,商行的经营可以说好了很多。也建立起了大家伙对商行的信任,这也是为什么大家这几年愿意把东西买到商行的原因。
“好兄弟,过几天我休息了请你喝酒。”王大明高兴得拍了拍他的肩膀道。
戴森在一旁看着若有所思。张竹根察觉到雇主的疑惑,也主动上前去解答。
这个平河县对待商人竟然是这样的,怪不得这里看着那么热闹呢,大家都愿意来,,原来是有官府做保证呢。这样的环境和政令,是戴森没有见过的,他对这一次的交易也更加上心了。
而县衙里,容县的招商科陈子豪也是踌躇不停,来回的在大厅里转悠,时不时的问上几句,“李大人,你说戴森会跟我做生意不?会买我们容县的茶叶不?这要是再卖不出去,我们县的茶叶可就积压一年了。”
他们县前两年开了好几个茶园,产的茶自然也是有三六九等。那些最好的明前茶啊、嫩茶啊,还不没有产出呢,头一年就被预定完了。但是这稍微差一点的茶,既买不上好的价钱,竞争又大,想要当碎茶去买吧,又不划算。
就是这一批中等的茶叶,把容县的茶园和官员都愁得不行。恨不得日日找来那些茶商谈生意,甚至还有人出过,想要好茶和差茶一起搭着卖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