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嚣张郡主成基建狂魔》 110-120(第10/13页)
给打造出来了。
看着这些精细的仪器, 吴青子眼里散发着别样的神采, 除了这个实验室什么也看不到了。
“这里暂时就是各位工作的地方,苍梧县那边有研究到一半的成果, 我已经传信让他们带过来了。你们学习一下这些器材的使用,有什么想要的材料就写申请和郡主府提。希望你们尽快给本宫一个好消息。”王怀玉把钥匙交给吴青子道。
这十几个人里, 王怀玉最看到的就是吴青子, 年轻有悟性还肯干, 对科研的热情很高, 好好培养, 王怀玉相信她会给自己带来惊喜。
吴青子结果钥匙坚定的保证道:“郡主放心,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我们肯定会尽心竭力做好的。”
很快, 苍梧县就送来了他们这几年的研究,顺便还有几个对肥料有些心得的农具。他们推着小车,小心翼翼地呵护着那些散发着臭味、腥味的东西,送到了平河县,然后看着外面被划为试验田的几块土地,满心期待。
郡主说了,这个化肥要是研究出来,就能让地里的粮食变成几百上千斤一亩!这样以后他们就是只有三亩地,也能养活一家人了。
农户带着满心的期盼,施太原等人也忐忑的接手了这个工作,在交接过程中,听到他们说,这些肥料都是用人和动物的粪便、还有死鱼烂虾来做的,几人都不禁肃然起敬。
“我还以为我们平时去找些石头来吃已经很拼了,没想到这些农人比我们还拼。”一个小道士敬佩道。
天天和这些臭烘烘的东西打交道,以后出去都是一身的味。不过还好,这些人平时炼丹什么都接触过,动物的尸体,腐烂的植物,味道也不比这些好到哪里去。哪怕一时间有些不适应,看在钱和待遇的份上,也没有人愿意离开。
初步简陋的化工研究室和人才已经投入了使用,王怀玉又不得不投入到了春耕中,而这一次,却面临了不同的挑战。
“郡主,各县上报,去年年底到今年年春,各地降雨都在下降,尤其是岭南西北部的几个县,去年到今年都没有下过一场雨。土地十分干旱,没有办法种植水稻了。”
又一次聚集在平河县开会,邓蛮生拿出桂州府各县的汇报,非常沉重的讲出这一个事实,除此之外,还有苍梧县、梅县等靠近北边的县降水有出现了减少,尤其是贯穿整个岭南的漓江珠江流域、水位比去年下降了三米不止。
“根据各个县给出来的数据看,起码有三千亩水田不能耕种,剩下的耕种,如果还是持续没有雨的状态,也很有可能会减产。”
“能种的都先种上,不管减产多少都比没有的好。哪怕是比种子多一捧,也能多吃一口饭。”王怀玉严肃道:“另外,之前下发的木薯苗,务必在今春种下去,尤其是桂州的那几个县。把这个种活了就能救命。”
木薯是耐旱的植物,一亩地就能收几千斤,荒年用来救灾最好不过了。
“还有,西欧国的人返程没有?如果没有,和他们说我们还要继续做这个生意,让他们以最快的速度讲木薯、玉米等需要的作物种子运过来,只要东西符合我的要求,什么条件都好说。”王怀玉转头和秋香小声吩咐道。
秋香点头应下,当即出门去找戴森等人。
会议厅里,王怀玉和岭南个官员的交谈还在继续,在说明粮食必定会减产后,王怀玉又给众人下了一条死命令,绝对不能让一粒粮食流出岭南!所有的商队,不管大小还是私人官府的,都不能从岭南收购粮食买出去,只能从外面买进来。
然而,北方的旱灾比南方还要严重,甚至去年冬天还遭遇了雪灾,怎么会有粮食卖给岭南?
岭南的这一举动,尤其是收购粮食的风声一放出去,就让不明所以的人认为,岭南也遭遇了旱灾,没有粮食可以吃。原本想着问王怀玉接点粮食的各路藩王叛军,这下也消停了。
同时,王怀玉也没有忘记她上面还有一位皇帝,为了守住岭南的家业,她还是给新帝写了折子,言明岭南的困难的灾情,请求朝廷的救援。
折子是八百里加急送到京都的,新帝才收到考兰府的赈灾折子,转眼又收到了岭南府的赈灾折子,一目十行的扫过去,他不禁反问:“难道朕做这个皇帝做错了吗,为什么才上位就遇到这样的事,天地竟然如此不公!”
“北方北方叛乱,南方南方灾情,朕当这个皇帝天天都在收拾烂摊子,哪里是来做皇帝的!”说罢,折子一把扔到了地上,抽出腰间的马鞭将金銮殿砸了个稀碎。
而折子中想要的赈灾粮食银子自然也不可能有,王怀玉只收到了一个朕已阅的折子,便没有了后续。至于里面说的各府情况艰难,朝廷财政吃紧的问题,王怀玉也当没有看到。
她去信也不是为了得到朝廷的救济,只是为了不让朝廷惦记岭南而已。
粮食这个时候是不可能出口,王怀玉甚至给各个县的县令分配了任务。
“会后你们回去,和各个驻村衙役叮嘱清楚,让他们到村里和百姓宣传到位,手里有粮食的只能卖给官府,或者自己留着吃,不能卖给任何人。县里的粮食要注意他们是否哄抬粮价和囤积粮食,但凡有这样行为的,一次警告二次罚款,第三次撤掉粮食经营的牌子。同时县衙也要看一下各县的情况,如果粮食短缺严重的,县衙可根据情况自设粮铺,根据人口户籍合理售卖粮食。”
“各县粮食不够的,要统计清楚缺口,到平河县统一调度。”说着,王怀玉眼睛扫过下面的每一个人,声音里透着寒意,“如果有让本宫发现官商勾结,欺压百姓,从中牟利的杀无赦。”
此话一出,瞬间所有人都回忆起了三年前血洗韦家的场景,全岭南大大小小三十个世家,一共三千八百六十一人,人头摆满一地,血染漓江三天都是红的。
众人顿时都是一哆嗦,原本脑子里还有点其他想法的人,暗叹自己是鬼迷心窍,才短短三年的时间,就忘了这三千多人的结局。
王怀玉见他们不在眼光闪烁,这才算满意了些许。但后续还是会派岭南军乔装打扮到各个县去查看情况的,尽一切可能保障岭南百姓的粮食安全。
而百姓们早就在两年前得到了县衙的预警,这两年都是在拼命的种粮食买粮食,只要交够了官府的粮税,就不带往外卖的。就算是卖也是卖到官府,绝对不会让一粒粮食流到商人手里。
现在,不说多的人家,就连以前最穷的人,现在家里粮食都是满缸的。省着点吃,吃上两三年没有问题。
岭南百姓,尤其是从西北来的移民,更是懂得粮食的重要性,他们不但不往外卖,甚至山里水里有的野菜芋头等,只要能进肚子的,都法子弄来存储,存储不了的就先吃掉,再把粮食省下来存起来。
就比如刚来不久的柳家庄、田家村这些村子,别看新建的田地不多,人口也不多,但人家存的粮食还真不少。
各县衙役通知到位,本来就紧张的春耕氛围更加紧绷了。
岭南尚且还在正常的生产中,王定武在外行走却是感觉到了这个王朝正在分崩离析。
自他北上开始,越往北走流民越多,很多地方几乎是十户不存一,各地的匪盗横行,官府不作为。百姓除了被官府压榨,就只有投奔盗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