嚣张郡主成基建狂魔: 110-12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嚣张郡主成基建狂魔》 110-120(第8/13页)

过一开口,却让陈理怔愣,仿佛回到了几年前在西北军中的样子。

    看着眼前的两人,陈理眼睛猛地瞪大了,不可置信叫出声:“将军!军师?”

    “哎哟,我们还听得见呢,不用叫那么大声。”王定武掏了掏耳朵,手掌啪地拍在他肩膀上道:“你父亲可在家?这许久不见,有没有准备好好酒好菜招待我们啊?”

    王定武熟悉得不像个将军,仿佛低配流氓找小伙伴喝酒一样。

    但这样熟悉的样子,却让陈理这个年近三十的男人红了眼眶。

    “在呢在呢,父亲在家。将军军师你们等着,小子这就去给你们买酒菜去。”陈理抹了一下脸,语气急速道。

    这多像以前啊,他爹和将军们总是在休沐的时候聚在一起吃饭喝酒,他们这些小辈就会被使唤着去买东西,偶尔能得几文钱零花,都乐得不行。

    不过是几年前的事情,却让陈理感觉像是上辈子一样。

    陈秋生在里面听着外面的动静,隐约间有些恍惚。

    “真是老了,竟然听到了王定武这个老匹夫的声音。”他喃喃自语道。

    然而,当真的看到跨院理里出现的身影后,也不由得和陈理一样瞪大了眼睛,甚至还揉了揉,确认这是否是真的。

    如果说和小辈还有打趣的心态,看着头发花白了,以前比他们还要健壮的伙伴变成了瘦弱不堪的样子,王定武两人心中都是震惊又痛苦。

    “老陈啊,你怎么,怎么这样了啊?”王定武快步上前将人看了一遍,哆嗦着声音问道。

    陈秋生听到这话,再看着容易如旧的故人,脊背忽然就弯了下来。

    几人同坐在庭院里,王定武两人听着陈秋生讲起他卸任西北大将军后,西北军被新来的将领当做仆人一般使用,他们这些后勤人员被边缘化不重视,军粮被克扣,部分将士没有死在匈奴的手里,反而死在了自己同胞的手里。

    还有河西四郡不战而降后,为了堵住天下悠悠之口拿西北军顶罪,导致那些忠心报国的将领都死的死,被关押的关押。

    再到藩王们自立后,为了搜罗士兵和匠人,将他们这些全部威逼利诱到叛军中为叛军做事的经过。

    王定武听到陈秋生的三儿子就是在这其中,被叛军虐杀的,怒得一把掀翻了面前的石桌。

    “这些逆贼竟敢!竟敢!”

    说道最后,竟然都泪流满面了。

    “是我们来得迟了。”王定武哽咽道。

    都是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竟然是这样的遭遇。王定武甚至在想,如果他当初战死在西北,是不是还能为他们争取一段时间。

    但他更知道,现在留住岭南这一个退路,才是给他们所有人的生路。

    几人说过激动过,便又说起了岭南现在的情况,已经王定武等人的来意。知道岭南现在在招收人才,又有昔日的同伴在劝说,陈秋生几乎是不做考虑,就答应了下来。

    这还不止,陈秋生虽然只是个匠人,但他所接触的人都是同行,又带出了那么多徒弟。这些人过得大都不好,正好联系好一起去岭南。

    王定武等人正好也是这个想法,连忙答应道:“这个是好事啊,别的不说,你们去岭南绝对能过得比之前好。岭南可不是你们想的样子,去了绝对不会后悔的。”

    陈秋生点头,现在他还想什么好不好,只要能够保住大家的一条命,活得像个人样就行了。

    陈秋生这边事情解决完,王定武留下了十个人帮他们准备迁移去岭南,接着带王松奔走于大齐各个州府,去劝说其他的好友和名士。

    岭南,王怀玉统筹了现在缺乏的人才,还是技术大学的先生没有到位,尤其是农科、法科这几门大齐没有的学科,这样的人才都不知道该从哪里入手。倒是医科,大齐的医学其实已经很先进了,在中药中医上的发展甚至出乎王怀玉的意料。尤其是家中本来就有个太医子弟在,这样的人才薅一薅也是能够胜任医科的。

    至于其他的,到底什么地方才有合适的人呢?王怀玉想不到,便和几个老县令说了一下,特意把自己想要的几个学科人才特征解释清楚,一个看起来神神叨叨的老县令就道:“郡主想要找的工科人才,好像和我道观里的道长有些像?”

    第117章

    “啊?”王怀玉懵了, 不明白她要的工科人才和道观扯上了什么关系。

    她和几位老县令说的是,要写做木工、对矿石、对植物的、对动物这些都有所了解,并且动手能力还极强的人。这样的人, 怎么在道观里呢?

    老县令摸索了一下又一下自己胡子道:“是啊, 我看我们县里的几个老道士都每天都捣鼓这些东西,时不时就自己上山采药,还拿些石头骨头什么的来炼丹药。”说到这里老县令那是一脸的嫌弃, “这东西能不能长生不老就不说了,也太恶心了。”

    道观道士,确实是王怀玉的知识盲区了。但听着老县令这样说,又觉得好像是个不可多得人才。抱着怀疑的态度, 王怀玉又找了林清风,江老先生等了解了这一个群体,这才发现还真是自己知识浅薄了。

    道观道士还真不是搞封建迷信的人,真要说起来这道家起源于春秋, 也是个正经的学派, 现在存世的著作也很多。而且自己现在的很多行为,以及治理岭南的政策, 在道家经典中都有提过。

    王怀玉这才反应过来,为什么林清风和江老先生都说过她是道家学派的人, 原来竟是从这里出的。

    而道家里除了治世的理念无为而治外,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后面来的炼丹术。这个就和王怀玉所接触的化学有些许相似了。炼丹的道士凭借自己敏锐的直觉, 发现了世界万物都有自己特性, 每个东西, 不管是动植物还是人, 都其相同和不同的地方,而这又顺应到了道家的五行说中。

    王怀玉只是浅浅的了解一番, 就知道这也是一门深刻的学问。不过她想要的不是发展道家,也不是为了求长生,而是看能不能把这些拥有化学天赋和基础的人挖过来,给自己尝试一下发展化学这一门学科。

    一道政令从王怀玉手里出,岭南各地道观的道士都被召集到了平河县,到了地方有客栈有食堂招待,七百六十三个道士,老的少的全都聚在一起,看着就相当的壮观。

    “这个县衙忽然叫我们到平河来做什么?我刚刚问一下,好像整个岭南的道士都过来了。”一个道士问着旁边的人,很是不明白。他都当十几年道士了,平时就靠给县里的百姓看看病,赚点钱买炼丹的材料,这稀里糊涂的被县衙叫来,这心里悬着啊。

    另一个瞧着年纪挺大的,却不慌不忙道:“能有什么事情,等到时候不就和我们说了吗,着什么急呢,现在知道了又能有什么影响?我看这里有吃有住的,也不比在观里差。”

    大家都是修道之人,虽然不知道县衙把他们叫来干什么,但是有吃有住的,也就不操心了。除了担心自家观里种的东西,惦记着回去炼丹药的,基本都是拿着书就在平河县安定了下来。

    兴致好的,还到处去逛了逛,买了不少的好东西。认识人的,也到处去找好友交流一下自己的炼丹心得。

    王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