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你听我解释啊(快穿)》 140-160(第22/32页)
,有担当属于稀有的少数。即便是身份最为尊重的宗室子弟里,这种现象也屡见不鲜。
要真有男子在外能养活一家老小,在内能尊重妻儿老小,即便对方只是个贩夫走卒,是个走街串巷摇铃铛卖货的小人,那也一定是周围十里八乡出了名的好男人。
这种人不可能普通到街上一抓一大把的。
可摄政王都这么说了,谁还能大喇喇的跟人拧着脖子理论:“您这纯属屁话,就是在为难人!”
太缺心眼儿了。
于是只能沉默听着。
道维可不管他们有何意见,把快要上天的小皇帝拎过来放软塌上让自个儿玩儿去,得了七皇叔一个大大松口气的表情,抿了口茶接着道:
“本王与七弟商议过了,在京郊着手办一所宗室男子书院,书院里教导的不限于四书五经,天文地理水利,乃至经商,木工铁匠,学生们擅长什么或者喜欢什么便去学什么,先生就从宗室中找。堂堂七尺男儿,学点东西不丢人,丢人的是什么都不会还觉得自个儿能耐大了能上天的废物!
届时本王任院长,各科目的科长以及任课夫子由七弟和诸位看着商议。宗室之中五岁以上,六十岁往下的男子,全都去书院读书,通过了考试的方可毕业,朝廷自会给安排去处,通不过考试的……”
道维冷哼一声,语气幽幽道:“那就学到六十岁,彻底学不进去为止!”
说到这里,道维神色严肃的看着下方诸人道:“半年之内,本王不想在宗室中看到任何一个游手好闲之人,懂本王的意思吗?”
众人非常恍惚,说真的,他们不是很想懂。
这大棒夹着胡萝卜,太让他们痛苦了。
若时摄者王对入学之人没有限制,在场之人几乎无一例外会将家里孩子送进去摔打,这是多好的机会啊,千载难逢,抓住了,入了摄政王的眼,一飞冲天。再不济,还能去书院搞搞社交。
可一旦让他们这些老胳膊老腿的也进书院,和自家儿子,甚至孙子一道儿读书,这,这,咋想都不得劲儿啊!
一时陷入纠结。
道维不管他们有多纠结,一锤定音:“此事就交给七弟和几位族老一道儿商议着办,三日之内拿出一个大概章程给本王看看。”
他堂堂摄政王都精打细算,力求每一个铜板儿花在刀刃上,宗室那些纨绔还想趴国库上头吸他的血?呵,做梦比较快!
第155章 众所周知
外界称其为皇家宗室学院, 但实际上,那是一所功能相当齐全的综合大学,里面从军事到政治, 从热门到冷门,涵盖了方方面面, 甚至每年都在增加新的科目。
宗室子弟被道维赶去读书了,老老少少不管他们愿不愿意, 只要进了书院,就不可能空着手出来, 每人至少得有一项赚钱养家的技巧在身才行。
眼光看的长远,心甘情愿去读书的大有人在, 吃不了那份苦私下抱怨的也不少。
七皇叔就跟道维讲:
“不惯着他们这些臭毛病!外面不知道多少人眼红想进书院进不去,捶胸顿足呢, 他们可倒好, 身在福中不知福!”
这是实话,如今民间一个木匠带学徒,三年起步, 终生服役, 刚开始两年, 学徒说是给师父打下手,说白了就是个伺候人全家老小的下人, 就这还得看师父脾气好不好, 若遇到脾气不好的师父, 非打即骂,夜里睡在人家柴房, 薄薄一张被子, 严寒酷暑, 不曾断绝。
五年八年能出师自个儿挣钱养活家小,已然算有本事的。有的师父心眼儿不好,不想失去凭白得来的苦力,不好好教徒弟,学徒三五年只能摸到个皮毛,于是沦为师父的附庸,只能拿到师父手里漏下的几个铜板,一辈子算是没指望了。
加上时人讲究教会徒弟饿死师父,当师父的更是得藏一手,免得将来被徒弟背刺。
要不怎么说手艺人苦呢,原因就在这儿。
如今外界听说综合学院竟然免费给宗室子弟教导这些东西,想学多深都行,早就抓心挠肝儿的着急了,恨不能替代那些不想上学的纨绔们去学。
七皇叔道:“近两年是不行了,书院很多东西都是在摸索着前行,一下进太多人怕是要坏事,再等等,等明年,臣弟打算扩招各路官家子弟,之后逐渐向平民百姓开放,这些事情急不来,操之过急容易出事。”
他的思路很清晰,道维认同了他的想法:
“就按你说的办吧,你是副院长,若有不识趣的尽管下手去处置。
办学这事往小了说,是为我周家子孙培养安身立命的本事,往大了说是为我周氏江山繁荣打根基,不管将来在史书上,还是到了地下见列祖列宗,咱们兄弟都无愧于心。”
七皇叔被他说的心潮澎湃,热血沸腾的抬脚准备出宫,他打算现在就去书院开会,他要召集全体师生宣布他的决定,往后再有疏于学业,怠惰埋怨之辈,别怪他下手不留情面!
他要让所有人知道,他当初连造反都敢,如今也不怕得罪宗室之人!
道维很看好七皇叔这点,他年轻,有拼劲儿,有野心,如今给他一个明确的方向,有名垂青史这根胡萝卜吊着,相信对方每一天都能过的激情澎湃。
不过人现在还不能走,转头问:“人到了吗?”
身边伺候的太监忙答道:“回王爷,诸位皇子和皇叔们已到偏殿等候。”
道维在七皇叔不解的目光中,微笑道:“好极了,宣人进来吧。”
大殿整整摆了十三把椅子,在七皇叔惊讶的目光中,他瞧见好些年没见的兄弟们,还有些不甚相熟的侄子一一进来。这些人无一例外,全都是早已成年,有了封地,无故不得回京之人。
道维叫他们坐。
众人按照年龄辈分儿从左至右,从上至下,一一落座。
待人坐定,道维也不卖关子,直言道:
“前有七弟和二侄子那事,相信你们接到本王诏你们回京之令时,心下有诸多猜疑和不解吧?本王也不和你们打哑谜,这一路上你们也看到了,本王不曾为难七弟和二侄子,也不会想法子为难你们,没意思。请你们回来其实是叫你们来帮忙的。”
七皇叔眼珠子稍微一转,便有几分明了。
其他人还蒙在鼓里,在座二皇叔最年长,便主动开口:“王爷,还请您示下!”
道维示意他不必紧张,叫人给大家伙儿上了热茶,热茶下肚,气氛稍有松缓,这才接着道:
“天下从来就不是某一人的天下,治理天下更不是凭借某个人单打独斗就能叫百姓安居乐业的事儿。既然无论如何都要有人做帮手,那能是外面那些不知根底之人,为何就不能是本王的亲兄弟,亲侄子呢?”
这话明白的不能再明白了,众人都惊了。
他们生来便是凤子龙孙,因此更加明白皇子成年前往封地的意义。便也更加明白道维这话中蕴含的力量。
这得多大的魄力,多坚毅的自信,才能做出此等决策?
反正他们英明神武的父皇不敢,他们自小接受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