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炮灰他只想读书[科举]》 40-50(第11/20页)
陆大人铺路。
“……原来如此。”
宁颂听?了一耳官场八卦,不由得叹为观止。
府试结束,距离院试开始还有一小段时间?。在这个时间?间?隙里,郑夫子没有再押着学子们?读书,而是?给他们?放了假,让他们?去玩。
“劳逸结合,都?去吧。”
这一次府试私塾前来考试的几?个人很幸运,除了第一场有人考过之外,其他两场都?没有刷人。
郑夫子看着这几?个学子,如同在看自己的儿子。
“之后再加把劲,现在先玩吧!”
年轻人哪有不爱玩的,虽说用心读书,可临州有什么?好玩的,早在来之前就打探好了。
郑夫子给他们?放了三日假,几?人在头一天就商量好了。
第一天去爬山,第二日逛寺庙,第三日就在城内找个地方听?戏。
“你去不去?”宁颂问神出鬼没的储玉。
“去吧。”
储玉犹豫了一下说道。
出门玩耍就是?最让人开心的事,宁颂同几?个同窗一起,恍然?间?仿佛回到了自己的学生时代。
从?青川县来的几?个人都?没有什么?钱,因此除了雇佣了一辆马车,带着他们?去山边之外,其他时间?全都?是?穷游。
临州的山不高,同时也没有怎么?开发,几?个人都?是?同游客一起,顺着被踩出来的小径,靠着拉着树干借力而往上爬。
爬到山顶时,正是?阳光最好之时。
望着临州府鳞次栉比的房屋,几?个人都?有一种居高望远的舒畅。
“只愿下次我们?几?个一起来爬山时,已经是?考过了院试。”
宁颂听?懂了对方的言外之意。
若是?考过了院试,成为了秀才,到时候选择府学读书,等到休沐的时候,自然?可以随意来登山。
他的同窗说是?休息,实际上心中想的还是?自己的未来和前程。
“好。”
在明亮的天光下,这种年轻人对于未来的憧憬也显得格外可爱。
放假的第一日爬了一整天山,回去的当?晚腿脚已经有些酸痛,奈何同窗们?玩心未减,第二日拖着腿也要出门。
他们?要去的是?临州郊区的慈觉寺。
这寺庙是?一座古寺,据说前朝就有,以抽签灵验而著称。不过,宁颂的这些同窗们?倒不是?为了去抽签,而是?去拜佛。
“若不拜一拜,我这心里不安。”
宁颂听?完,忍不住吐槽:“平日里也没见你们?去上香。”
“那不一样。”同窗理直气?壮地道,“我们?这不是?要考试了吗?”
起码要求个平安顺利。
怀着这样的念头,宁颂与?同窗们?“身残志坚”地到了慈觉寺,奈何还没能进门,就被门口的小沙弥拦住了。
“抱歉,几?位施主,今日寺内不接待访客,诸位请过几?日再来。”
宁颂几?人面面相觑。
假期有限,更何况来一趟不容易,何况,听?小沙弥的说法,这寺庙看似是?连续几?日都?不迎客。
同窗试图从?小沙弥这里打探具体原因,但?小沙弥嘴紧,什么?都?不愿意说。
几?人从?门口退出来,远远地看着寺门。
“怎么?办?”有人问。
出行不易,何况他们?是?真的想进去拜拜。
“我去找个人问问。”一名同窗想办法,去了寺外一处卖饮子的摊点上打探,不一会儿就回来了。
“没戏。”他说,“是?临王府的女眷在,昨日就封了寺。”
在说话时,又?有游客在门口被小沙弥挡住了,双方没忍住吵了起来。
“现在怎么?办?”
若是?包了慈觉寺的是?旁人,或许还有一点儿让他们?进去的可能,可若是?临王府的,那大概是?一点儿余地都?没有了。
“走吧。”宁颂说道,“先去城内逛。”
如果不行,明日再商量明日的行程。
几?人垂头丧气?,准备打道回府,一旁自始至终没有说话的储玉犹豫片刻,将?人拦住了。
“我去问问。”
问什么??
宁颂还未来得及询问,就见储玉朝着小沙弥的方向?走去。
两人不知道说了什么?,小沙弥进了寺内一趟,紧接着储玉就回来了。
“能进去了。”
宁颂:“?”
其他同窗:“??”
小沙弥开了门让宁颂等一行人进去,因为临王府前来的人都?是?女眷,因此宁颂等人只能在部分区域活动。
可即便是?这样,也很好了。
因为这一番波折,导致同窗们?在回程时,一路上都?在盯储玉——
储玉平日里神出鬼没,加上性格冷然?,彼此之间?没说过几?句话,不好直接去问。
几?个人里,唯一一个同储玉关系好的,是?宁颂。
同窗们?疯狂给宁颂使眼?色。
宁颂虽然?对此也非常好奇,但?不愿意当?着别?人的面问好友的隐私,从?头到位装死,一直装到了回住处解散后。
这时候,他才有时间?问。
“我之前认了个亲戚。”储玉解释道。
“然?后?”
“然?后是?临王府的人。”
解释完这几?句,储玉就不说话了,任凭宁颂怎么?追问都?一言不发。
“……行吧。”宁颂选择先相信。
痛痛快快地玩了两日,第三日时,几?个人实在是?玩不动了,在城内找了家茶坊听?戏。
年轻人没有什么?耐心,听?了一会儿,注意力就转移了。
最终,几?个人打算出去睡觉。
“明日就要继续开始学习了。”一想到这个,纵然?有一点儿好心情也全都?破坏了。
一日无话,三天的小假期就这样结束了。
翌日清晨,郑夫子如同那最为守时的闹钟一般出现了,带给了他们?新的参考资料。
“喏。”
都?是?宁颂没见过的。
其中一本,是?府试第一场考过的那个题目的出处。
“既然?都?知道了哪里有欠缺,肯定是?要补上的。”郑夫子说得理所应当?。
“若是?再出了类似的题目,你们?还是?不会,那该怎么?办?”
对于郑夫子的逻辑,学子们?老老实实地接受了,抱着新找来的资料到一旁去背诵。
唯独宁颂拉住了郑夫子:“您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