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状元郎弃子逆袭路》 80-90(第16/22页)
真应了那句“高侍郎素来教子有方”-
官船抵达安州时,安州已经入冬,天冷起来。相关的官员前?去接待,随后直接去安州造船场,俞家人连高晖的面都没见到。
俞慎思这几个?月没有如?往常一般日日在书院读书,半数时间在书院,半数时间和?同窗到州县走走,偶尔去书肆帮忙。
这个?月在书肆内挑选文章,见到一篇关于开放海外贸易增加国库的文章,角度清奇,内容充实,言之凿凿。
文章明显是针对如?今朝廷想?要开展海外邦交和?贸易之论。
他看了眼署名,竟然又是那位“丘山狂客”。
自上次此人的两篇文章没被选中?,已经半年没有给书肆写文章。
这篇文章水平依旧不?落上两次,可做首篇。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冬月下半月的学报,丘山狂客的文章入选首篇,放在整张学报最?显眼位置。
书院内的学子们读到此篇文章纷纷称赞,芈储同他玩笑,“俞弟,你可要当心了。说不?定这位丘山狂客亦是后年参加春闱的举子,他要成为你最?大的对手。”
俞慎思看着书案上学报,道:“那我?真是太幸运了,将来能有机会认识这样的人物。”
相比芈储的猜测,他更觉得此人像是官场,甚至朝堂官员。
此人几篇文章皆充满蓬勃之气,言辞大胆,多半还是位年轻官员。
他心中?隐隐期待将来有机会认识这位丘山狂客,必与之促膝长谈。
腊月书肆又收到了这位丘山狂客的文章,此次文章亦是关于海外邦交和?贸易。虽然文章水平不?亚于上一篇,考虑学报首篇不?宜连续两期相同主题的文章,他再次将此人的文章搁置。
心里有点忐忑,该不?会对方不?高兴,下次又不?寄文章来了吧?-
腊月上旬末安州落了雪,俞慎思让小厮将炭炉放在房前?廊下,将已经晒皱皮的朱薯放在炭火上烤。
寒冬腊月飞雪天,怎么能不?吃上一口热腾腾香甜的烤地瓜。
高晖带回来的红薯不?知道是什?么品种,他蒸着吃过一回,味道很一般。所以这次他将朱薯晒皱皮烤着吃,希望味道能好一点。
他满怀期待地翻烤。
小久以为他在做什?么好玩的,欢快地跑过来,也要翻着玩。
小家伙已经三
岁多,对什?么都充满好奇,每天嘴巴里不?停地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为什?么。
俞慎微几次被他没完没了的追问?烦了,不?理他,他哭着跑去李帧那里告状,说娘亲不?喜欢他了。
在教育孩子上,李帧比俞慎微有耐心,对小久重复的问?题,不?厌其烦地一遍遍回答。
“好不?好玩?”俞慎思问?。
“好玩。”
他揉了下小家伙毛茸茸的脑袋,道:“这是二叔叔带回来的宝贝,可惜你二叔叔还没吃上。”
“久儿?给二叔叔送去。”
“真乖。”
烤了许久,朱薯烤软烤透,香气也烤出来。俞慎思拿起来掰开,这个?品种的朱薯里面是黄色,软糯但是甜味有限,虽然不?能和?前?世烤地瓜相比,却?比蒸的味道好许多。
他用小木勺挖了一小块喂小久,小家伙吃到自己的劳动成果,高兴地拍手叫道:“还要。”伸手要自己挖着吃。
刚烤好太烫,他没敢给小家伙,自己慢慢喂,待温度降下来不?烫了才给他。
小家伙拿着烤好的朱薯,就?去找爹娘,跑出廊子却?摔倒,手中?朱薯全掉地上。小家伙委屈地哭起来,惊动另一个?房间的李帧。
见到儿?子脸上挂着泪珠,李帧立即过来将人抱起来,责怪俞慎思:“看到小久摔倒,你就?不?抱一下。”
“他自己都爬起来了,根本不?需要抱,你要把他宠坏了。”俞慎思笑着将一个?朱薯递过去,“尝尝,比蒸着可口些。”
李帧掰开尝了尝,的确可口,从炭炉中?取出几个?放在托盘中?端走,“我?给爹娘和?你大姐送过去。”
“你倒挺会借花献佛!”
李帧笑道:“这是你二哥的花,你最?多算采花人。”
“你便算抢花人了。”
李帧已经端着东西走人,俞慎思让小厮将另外两个?给施长生夫妇送过去。
随后他让人去一趟城外造船场,将晒好的朱薯给高晖送一些,让他尝尝自己从外国盗窃回来的果实。顺便信中?和?他商议朱薯之事-
年后,俞慎思借着拜年的名义去拜访段重鸣。
上次马球赛后,他与段重鸣便没什?么交集,这次拜访有些突然。
他在知府门前?等了片刻,段重鸣亲自出来相迎,热情?地笑道:“俞公子真是稀客,快里面请。”
“早就?想?来拜访段公子,一直没有合适机会。我?见府中?今日有客,不?知是否打扰?”跟着段重鸣进门。
“是家父官场上的同僚,我?这边不?用过去作陪。”请俞慎思到自己的书房说话。
两人寒暄几句便行到书房,坐下来后,俞慎思便说明来意,并打开盒子,将几个?朱薯递给段重鸣看,给他介绍此作物。@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此物喜温耐旱,我?在家中?后园试种一片,小有收成,预估亩产几百斤。若是细心培育,或许亩产会更高一些。我?南原已算大盛富庶之省,仍有百姓不?能饱腹。饥荒之年,百姓更是无物充饥,饿死者不?在少数。此物高产,丰年能让百姓多一些收成,日子安乐,饥年就?是他们续命口粮……”
段重鸣拿起朱薯又看了看,询问?:“此物亩产如?此之高?”
在这个?即使良田粮食亩产不?过两三石的时代,朱薯高产就?是救命之物。
“我?已试种过,这点毋庸置疑。这里有几个?是我?在家中?烤熟的,段公子可以尝尝。现?在应该凉了,再烤热一下,口感或许更好。”
段重鸣接过俞慎思递过来的朱薯,熟了软软的,的确已经凉了。他让小厮拿到暖炉边烤一烤,香味也慢慢在书房内弥散出来。
段重鸣赞道:“香气馥郁。”
尝到口中?,点头肯定,“软糯而微甘,口感不?错。”
放下朱薯,喝了两口茶,段重鸣便起身道:“正巧诸位大人与家父均在府上,你我?现?在就?过去。”命下人将朱薯带上。
段知府听闻儿?子带着俞解元过来有东西献上,便让人请进来。
见到盒子里从没见过的东西,几位大人轮流拿着看,用鼻子闻一闻,用手捏着。段重鸣将重新烤热的几个?朱薯分?给几位大人让他们品尝。
俞慎思则介绍此物产量和?栽种。
“此物何来?”一位大人尝了口觉得味道一般,但是听到亩产当即产生兴致。百姓能有口饱饭已是不?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