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郎弃子逆袭路: 150-16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状元郎弃子逆袭路》 150-160(第14/15页)

, 觉得上值如上刑。

    三?年后,他竟然成了户部江原清吏司员外郎,而且自己心中还期待来这个地方。

    “俞员外。”一位绿袍官员满脸堆着笑走出来, 跨过门槛急急走下门阶。

    俞慎思记得此人, 是?照磨所的童子渊, 和右侍郎苗猷是?老乡, 都是?南安省礼州人。当?初他在户部临时当?差,他们还一起?喝过茶, 那?会儿童子渊还不?是?照磨,后来应该是?借着苗猷坐上这个位子。

    此人而立年纪, 模样普通,永远笑脸迎人,看着特?别亲和, 也让模样越瞧着越耐看。

    童子渊疾步走到跟前,俞慎思笑着问:“童大人是?有公干?”

    童子渊笑容更加亲和几分,“下官是?特?来迎接俞员外的。”

    “有劳童大人了。”俞慎思刚要抬步,瞥见街道旁边驶过来一驾马车。依照惯例,能在皇城内乘车坐轿的都是?三?品以上的官员, 二人都停下来。

    马车近了些, 二人皆认出来,正是?苗猷的车驾。

    苗猷这一年多倒是?瘦了一些,但是?对于他庞大的基数来说, 好像有些微不?足道,但是?腿脚动作利索了不?少?, 成了灵活的胖子。

    二人迎上去两步施礼,苗猷上前一把抓着俞慎思笑弯眼睛:“你可算回来了,老夫早就想你了。”

    俞慎思也顺势搀扶苗猷一把,还如当?初一般玩笑道:“难怪下官心里头总是?莫名欢喜,觉得有好事发生,还以为是?被哪位神明眷顾,原来是?心灵感应到大人的垂爱。”

    苗猷乐呵呵笑着拍了下俞慎思肩头道:“你这小子,这才一年多不?见,怎么学?得油嘴滑舌。”

    俞慎思亦笑道:“下官这是?心里话。知?晓大人喜欢喝茶,这次回京下官特?地给大人带了一些江原雾州上好的华盖茶。本?是?想寻个机会登门拜访奉上,奈何大人政务繁忙,下官一直没得机会。如今遇到大人,下官就偷个懒,回去让家人送到大人府上。”

    苗猷眉头一挑,笑道:“江原的华盖茶中极品乃是?贡茶,你有心了。”

    “这不?是?应该的嘛。”

    苗猷半揽着俞慎思朝大门去,寒暄几句后询问这一年多江原那?边的事情。

    俞慎思半真半含糊同苗猷说了情况。江原新策推行如何,苗猷在朝中肯定?知?晓,这一块他如实回答,以显真诚。对于江原那?边官员的事情他含糊自己不?太清楚。

    苗猷虽然不?知?他和高明进之间的恩怨,却也早看出来他与高明进之间不?似外面看上去那?么和睦。高明进不?想让他知?晓上层官员之间的关系,在苗猷看来也是?正常。

    何况苗猷和高明进同僚多年,必然清楚高明进为人行事方法。

    苗猷笑着点头,道了几句在地方上辛苦之类的话,然后同俞慎思说户部公务上的事,最后拍着他的肩道:“以后有什么不?太懂的可以来问老夫。”

    虽是?客气话,旁人听在耳中却是?不?一样。

    俞慎思忙道谢,笑道:“以后大人不?嫌下官烦就成。”随后便不?再?扰苗猷,随着童子渊去江原清吏司那?边-

    江原清吏司目前主要的官员便是?郎中连大人和姚主事、姜主事。俞慎思知?道自己要来江原清吏司后,提前已经拜会过连郎中。

    连郎中四旬年纪,面皮白净,性子有些沉闷。这个人俞慎思本?来就不?陌生,以前是?东海省清吏司郎中,一年多前调到江原省。应该说户部郎中以上的官员他大多数都不?陌生,当?年制定?新策时都打过照面。

    他刚从江原省回京,就被皇帝安排到户部江原清吏司来,但凡有些脑子的人都能够明白这里面的意思。连郎中管着江原省一年多,岂会不?清楚。

    他这个员外郎说白了是?连郎中的副手?,连郎中平素寡言,今日倒是?同俞慎思说了许多。

    先是?给他介绍如今江原清吏司的情况,他要负责的事情,其次便是?和他介绍两位主事以及几位各有所长?的小吏。这些人和事今后或许都要经过他的手?。

    从与连郎中的今日谈话能够看出来,是?个做事踏实的人。俞慎思也喜欢和这种?做实事的人打交道。

    第一天到任,俞慎思先熟悉了下江原省的土地、户口、物产、税课等信息,主要是?将这些同他在江原省知晓的信息相对比。姚主事和两名小吏抱了几摞册子过来,俞慎思翻了一天。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这几年江原省推行新策,情况复杂,导致数据变动比较多,想要核查统计并且和江原省那?边做对比不?容易。

    一整天他都没有整理出来,这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他也不?急于一时。

    散值后,俞慎思整理完手?头的册子才回,晚走了半个时辰。不曾想出门却碰见了黄朔。

    此时斜阳夕照,黄朔瞥见面前的影子,回头瞧见俞慎思,笑着停下步子。

    “俞员外。”在衙署内黄朔称呼比较官方,“第一天到任就这么忙?”

    俞慎思笑着走上去,“刚过来什么都不?熟悉,想早日上手?做事,难免要多花些时间和心力。黄兄也到这会儿,南安清吏司那?边近日也很忙?”

    “你是?忘了,我也刚到南安清吏司。这几年新策逐步推行,很多东西?要不?断重新熟悉,我这也是?刚熟悉起?来。”

    “咱们一样。”俞慎思笑道,对方提到新策推行,俞慎思便也顺着这个话题谈论?起?南安省新策的事情,接着谈论?起?南安省的田地、山林以及各种?税务。

    两个人沿着街道一边朝城门口走一边闲聊,俞慎思却把黄朔透露的消息全都仔细地记在脑海。

    这些情况和当?年他知?晓的有些出入,也可能是?新策推行的缘故,不?能断定?什么。

    俞慎思又继续拓展话题,道:“听闻去年江原省增开了一个盐场。倭贼剿灭后,进出海商船增多,袁侍郎又提出在南安增设出海港口,并对关税做调整,是?不?是??”

    “你的消息挺灵通的,的确如此,我今日便是?忙着整理往年关税的事。”

    关税这一块俞慎思一直认为不?会那?么干净,黄朔既然在整理这一块,他借此机会便和黄朔聊起?。

    黄朔倒没有避讳,这是?公开之事,他将自己今日整理的一些情况和俞慎思说。

    两个人不?知?不?觉走到皇城门口,此时太阳已经半隐没在西?山,家中来接的人已经在城门外等了许久,他们这才话别。

    回去的路上,俞慎思便在想黄朔刚刚说的信息。

    这些年南安省不?断受倭贼侵扰,关税一直不?稳定?,无据可供参考,也正因为此更容易出问题。

    回到家,他又给瞿永铭去了一封信,请他帮忙暗查此事-

    俞慎思有在江原一年多的经验,加之他本?就擅长?户部公务,对江原清吏司这边的事务上手?比较快。为了不?引起?过多注意,他对江原公务按部就班,对于南安省的情况多旁听或者偶尔从黄朔的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