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年代文男主前妻: 第106章 要钱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穿成年代文男主前妻》 第106章 要钱(第3/4页)

元宝下意识点头,紧接着猛然转向他:“蜂蜜?你你你卖了多少钱?”

    全村可是有两百来户。

    张支书:“告诉你也没用。明年不可能翻倍,咱们这儿没那么多花,养不起那么多蜂。”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很失望。

    张支书见状,立即说:“年后多种些秋天开的花。春天的花咱们不缺,蜂箱往油菜花地里一放就行了。”

    赶到秋天处处没花,即便想出去放蜂也没地儿去。

    众人瞬间打起精神。

    张小草不敢信,以前可没这一出。

    长此以往下去她所在的张庄还是以前的张庄吗?

    如果不是,那是不是说明她的命运也彻底改变了?

    张小草不由地期待:“大伯,回去我就帮你问问谁家还有菊花。”

    张支书道:“别再弄黄的白的。我听小孙说,那都是给人开追悼会上坟用的。我可不想把咱们村弄的跟大坟地似的。”

    张小草忍不住笑了:“不找。再说了,你还怕那些?”

    “想起来膈应。”张支书摇摇头,继续发钱。

    这个钱不多,可是对没钱的人家来说也是一笔巨款。也让那些不屑种花,打心底里不认为养蜂可行的人转变态度。

    张庄人也因此大人小孩脸上都洋溢着笑容。这是分到钱开心的笑容,也是对生活充满了希望的喜悦。

    张小草不禁感慨:“真好啊。”

    谢兰等人也把钱领到手了,看着这像从天而降的钱,笑意直达眼底,“是呀。没想到那么点蜜蜂能卖这么多钱。可惜,咱们这边不是南方。我听说南方没冬天,一年四季都不愁花。”

    张小草点头:“就算有些地方冷,也就冷个把月,都不结冰。一年到头难下一场雪。”

    王秋香忍不住说:“真好。”看到她小腹平平,“你和杨斌结婚有一年了吧?”

    张小草想也没想就说:“哪有,大半年。”

    “那你这肚子,也该有动静了吧。”王秋香说着,忍不住补一句,“千万别学小芳,四个多月显怀了都不知道自己有了。”

    张小草不禁说:“我又不是她什么都不懂。”

    “那你咋回事?”谢兰忍不住问,“可别说过几年再生。你比小芳还大两岁。过几年生了老大,再生老二没三十多也得有三十岁。”

    杨斌忍不住说:“我们就生一个。生多了打架还不好养。”

    “那就赶紧生啊。”王秋香闹不明白,“你们又不是我们,还得算春夏秋冬。”

    张小草闹不明白,正说蜂蜜怎么就扯到生孩子。

    “我们想攒点钱再生。”

    王秋香好笑:“你们俩都有工作,一个月剩的也比我们一年赚的多,还攒?”

    谢兰赞同:“生孩子又不是今天有明天生,那八/九十来个月还不够你们攒的?”

    张小草又想反驳,忽然想起小芳之前说的话——你等着吧。

    她所谓的“等着”不会就是这些婶子们一起催吧。

    王秋香她们这些娘家人不指望她给家里开枝散叶都这么说,那赶明儿过春节杨斌的亲戚聚到一块,岂不是她们的双倍。

    思及此,张小草整个人不好了。

    杨斌担心:“怎么了?”

    张小草挤出一丝笑,道:“我觉得五婶说的有道理。”

    杨斌下意识点头,意识到她什么意思,猛然转向她:“你说真的?”

    “我再想想。”张小草怕一枝花和她大娘以及别的婶子也加入催生大军,立即表示:“咱们也得算算日子,最好是你不忙我也不忙的时候。”

    杨斌点头:“对,也得错开农忙。那时候我们单位也忙。”

    谢兰忍不住说:“这就对了。一个孩子还不早生早了。又不是小芳,以前连她自己都照顾不好,剑平想要孩子也不敢让他生。”

    张小草下意识看小芳,发现她和方剑平都不在:“她人呢?”

    “可能瞳瞳醒了,喂瞳瞳去了。”王秋香猜测。

    张小草看向杨斌,带他过去不合适,于是问:“咱们啥时候吃饭?”

    张支书道:“钱发完就吃饭。”

    要说干活,张支书得满村找人,喉咙能喊破。

    要说发钱,在自家大门口一动没动,不过一会儿钱就发完了。

    发了钱张支书就把两半桶菜倒锅里分两桌,每桌跟之前一样,九个盆。

    吃完了还剩一点,张支书让王秋香他们一家端一碗回去。

    不过也不能白吃,这也是村里的潜规则。东西送回家,女人们回来刷碗扫地,男人们把借来的桌椅板凳给人送回去。

    人多力量大。

    三点多就收拾好了。

    不过张支书门口的人却没少多少。

    四队的大人小孩几乎都在这边聊天嬉闹,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对未来的期待,难得没有争吵和打闹。

    这时候亲戚们都走了,包括张小草。院里又变得空空荡荡。张支书看到他们却觉得胸口发涨。

    看到方剑平从厕所出来,就忍不住问:“你说咱们啥时候才能像资本主义国家那样,牛奶多的喝不完,粮食多的吃不完,想什么时候吃肉就什么时候吃?”

    方剑平:“会的,会有那么一天。十四年前啃树皮的时候,您想过今天吗?”

    张支书摇摇头,那时候是能活一天是一天。

    方剑平点头:“所以啊,早晚会有那么一天。”

    说给他听也像是说给自己听。

    话音落下,一股北风扑面而来,大人小孩都忍不住缩脖子。

    张支书大声说:“都回家去,这边风大别冻感冒了。”转向方剑平,“关门!”

    他家门关上,有人瞧着太阳快落山了,不禁跟家人说:“咱们也走吧。晚上吃啥?”

    “你们中午还没吃饱?”

    此话一出,许多人又忍不住笑了。

    一墙之隔,张支书听到这些笑声也忍不住笑了。

    然而,这个笑只在他脸上停留几分钟。

    外面安静下来,他家的门被敲响。

    张支书纳闷,天快黑了还有什么事啊。

    打开门,看清来人,张支书的脸色有点不好。

    来人不是别人,是知青点点长潘恢。

    话说回来,除了张老九这些近亲,高素兰谁也没请,其他人都是自己来的。

    知青要面子,也不懂农村的一些潜规则,比如村干部家办事,就算不大办,不熟的人也会派个代表问一下要不要帮忙,这叫给人面子。也会拿着礼钱去试一下。不收是他们讲究,收了也无妨,下次自家办事就可以名正言顺邀请他们。

    知青都年轻,以前一直在读书,家里人不是没来得及跟他们讲这些人情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