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夫子科举日常: 100-11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穿越之夫子科举日常》 100-110(第19/30页)

有眼光,“不过幸好他们不压周弟,我将我全部财产都压给了周弟,等排名一公布,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辜鸿文想到那时躺着数钱的模样,哈哈大笑。

    姜南杏狐疑地看着辜鸿文:“你的全部财产?你有多少钱。”

    “不多,三两银子!”辜鸿文脸不红气不喘,伸出三根手指。

    是的,这三两就是他全部的家产。

    能不能大赚一笔,就看周弟的了!

    姜南杏:“……”

    头好痛。

    不过,姜南杏慢吞吞从自己桌下拿出一个钱袋子,交给辜鸿文,“……那什么,帮我也压周弟头名。”

    第107章

    御书房里, 敬宣帝只穿着明黄色的寝衣坐在主位上。

    堂下排排坐着许多大臣。

    领头的两位大人,一个张翰林。

    面见圣上,也不忘再腰间挂上一个酒葫芦。

    一个刘大人, 大腹便便, 不过看着好像比会试之前瘦了一些。

    许是会试太让人憔悴,刘大人都瘦了。

    他们之后, 便是本次会试的剩余同考之人。

    一水儿的红色朝服,皆是出自翰林院。

    敬宣帝翻看着张翰林递上来的排名册, 问出最关心的问题,“今年有几个女考生,又有几个哥儿考生?”

    刘大人作为礼部尚书,站起来作揖回答道:“回陛下,今年一共报名了一千又五百六十三人, 其中女考生仅有四十一人, 哥儿考生仅有五十人。”

    “一千六百五十三个人, 里面只有四十一个女考生和五十个哥儿考生。”敬宣帝屈指敲击桌子,面上不带一丝喜悦情绪,“诸位, 对这样的结果,有何想法, 嗯?”

    “……”

    所有人面面相觑, 不知该如何回答。

    大庆历来都是允许女子和哥儿考试的,可这一朝一朝更迭下来,女子和哥儿的参考人数,也确实始终上不来。

    俨然已经变成大庆一桩大难题。

    “陛下, 先皇还在时,登记在册的女考生和哥儿考生, 多年下来也不过几百人。”张翰林摇头,“万事急不得,急不得。”

    他当然知道陛下在想什么,可礼部的册子都记着呢。

    前朝有时候几年都出不来一位女考生和哥儿考生,他们现在一轮会试就能有近百位女考生和哥儿考生,这已经是极大的进步了!

    “你们不着急,朕着急!”敬宣帝扔下手里的排名册,“朕这副身体还有几年好活?朕还想亲眼看着大庆人才辈出,万国来朝,就现在这个情况,朕看等上几百年也未必能实现。”

    越说越生气,敬宣帝直接站起来,怒气横生,“还活什么活,死了算了!”

    他四处追求长生之道,就是想亲眼看看大庆的转变。

    可现在呢?

    长生追不到,转变看不见。

    他这个皇帝当的是什么破滋味!

    “陛下!万万不可胡说!”

    敬宣帝这么一说话,堂下所有人齐刷刷离开自己的座位跪到地上,要求敬宣帝把方才那句话收回去,不然他们就不起来。

    “……”敬宣帝捂着头,感觉鬓角处一跳一跳的疼,“行行行,朕不死,朕就像那山上的老妖精一样活他个百年千年,行不行?”

    这帮大臣真是要了命了,一言不合就长跪不起,再要不然就直接撞柱子。

    撞之前还要哀嚎一句‘陛下明鉴’,搞得他像什么混不讲理的凶蛮之人似的,忒不讲理。

    下次再这样,他也去撞柱子,看谁撞得过谁,看谁名声臭得过谁!

    张翰林和刘大人拍拍膝盖,淡定起身,“陛下宅心仁厚,自然会长命百岁。”

    他们当了这么多年大臣,早就有一套自己的心得,所以膝盖上时常绑着一小块护膝,为的就是应对现在情形。

    敬宣帝瞅了张翰林一眼,“你要是能从现在开始戒酒,朕说不定还能多活两年。”

    “臣要是戒了酒,怕是就活不了两年咯。”张翰林摸着他的酒葫芦,笑着回答。

    “……”张翰林这老小子真是油盐不进,敬宣帝也再懒得说他,重新打开排名册,看到首位的名字,乐了,“不错,你们这个排名……倒是有意思。”

    除去第一位的名字,剩下的排名里,前十位都是敬宣帝没有印象的考生,不出意外的话,应当就是没什么家世的普通学子。

    而他有印象的,那几位大臣家里的学子,名次都在这些人之后。

    “你们可是认真阅卷的?”敬宣帝品味着这个排名,意味深长道,“不曾有一点二心?”

    “陛下放心,此排名是吾等经过多次审查才敲定的。”张翰林抱手鞠躬,“臣虽然是个酒蒙子,但万万不敢在会试这么大的事情上出差子,所有的排名全都根据考生所作文章来评判,没有半点私心。”

    刘大人紧随其后,“望陛下明察。”

    敬宣帝揉揉额头,怕的就是没有一点私心。

    要是真的没有私心,那也就是在说,这帮大臣家里的孩子,还考不过那些白身出身的学子!

    这就有意思了。

    敬宣帝仿佛已经能看到那几位大臣黝黑的脸色,笑着让公公把排名册拿还给张翰林,“行,就这么排吧。”

    张翰林和这些人同僚十多年,都不怕日后同僚们给他甩脸子,他怕什么?

    正好也给那些大臣一个警醒,不要以为自己考过科举就算结束,若不严加管教,老子争气,孩子垮掉的事情比比皆是!

    三月初时,会试排名随着京城盛开的迎春花一起出现在京城百姓面前。

    一条长长的卷轴被贴到木牌上,最醒目的便是左侧第一列的名字。

    【会元之人:周自言】

    后面是一小串字,写的是本次会元的籍贯。

    看到排名的人全都懵了,“这个周自言,是何人?怎么从没听说过!”

    “是啊,会元竟然不是林兄,这不可能吧?”

    “林兄……你还好吗?”

    这些人搓着拇指,有些担心他们口中的‘关兄’。

    林鸣息可是林相公家的嫡孙子,自小便跟着林相公一起学习,会试之前还拿到庆京省乡试的解元之名。

    所有人都以为林鸣息会拿到这次会试的头名,然后名震京城。

    可这个半路杀出来的周自言……是从何而来?

    “我无事。”林鸣息看着这张排名榜,眉头渐渐皱起。

    这排名太奇怪了,不光他没拿到头名,他认识的那些家世颇好的考生,排名都在大后面?

    而排在前面的都是一些什么人啊?听都没听过,为何能排这么靠前?!

    林鸣息憋着一口气回到林府,他爷爷正握着棋谱摆棋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