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狼为患: 第25章 第二十五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养狼为患》 第25章 第二十五章(第2/5页)

不将他们放在眼里,对他们越有利。

    京城的动向也得让人随时监督着,任何风声都得向他汇报。

    除此之外,还要安排人准备赈灾……他私心想要陆清则当这个钦差。

    只是即使如此,也要两三月见不到陆清则了。

    光是稍微想想,深浓的不舍就决堤漫来,淹没了心口。

    还没离开,他就已经开始思念近在咫尺的淡淡梅香了。

    陆清则察觉到宁倦双臂越收越紧,感觉活像坠入了囚笼,动弹不得的,但他也懒得动弹,任由这小崽子撒娇发泄不安:“下江南的队伍里,必然会有卫鹤荣安插的人手,还得找两个身形肖似的替身,方便我们金蝉脱壳。”

    这回换宁倦愣住了,迟疑道:“我们?”

    陆清则伸出食指,抵着蹭在他颈窝间的毛茸茸的脑袋,无情推开,语气凉凉:“不然呢?难不成你还想把我丢在京城?”

    宁倦惊喜错愕一阵后,忍着不舍摇头:“路途遥远,江右又病疫蔓延,老师……”

    “我又不是尊琉璃,没那么娇气易碎。”陆清则不轻不重地敲了下他的脑袋,“废话少说,江右灾情紧急,刻不容缓,赶紧去安排。”

    “可是……”宁倦还是犹豫。

    陆清则面色一沉,语气冷下来,教训道:“拖拖拉拉的像什么样子,你是皇帝,不是小媳妇,去做你该做的事!”

    被他的语气一唬,宁倦下意识地抻直了腰板,往外走去,拉开门了,才后知后觉这是他的书房。

    宁倦:“……”

    长顺守在门外,见门突然开了,陛下则神情莫测地站在门边,赶忙弯下腰:“陛下有什么吩咐吗?”

    宁倦沉默了片晌,并没有显露出一丝被老师教训后的狼狈,面不改色道:“传朕密令,召指挥使郑垚、冯大学士、大理寺少卿范兴言、户部侍郎周钦……秘密前来。”

    长顺心口一跳。

    这些都是天子拥趸,宁倦从未一次性接见这么多人,这次恐怕是有大事。

    但他清楚不能多问,又行了一礼,匆匆地去传了密令。

    几个大臣依言,散值后悄无声息来到常密会的偏殿,与宁倦和陆清则见了一面。

    等离开时,天色已深,趁着夜色,又在郑垚的掩护下,悄没声儿地离开了皇城。

    隔日早朝,宁倦便拿出了准备好的理由,提出了要下江南。

    朝堂上顿时沸腾起来了。

    卫鹤荣眉梢一扬,眼底流露出一丝异色。

    早不去,晚不去,偏生这时候去?

    但按以往的旧习,此时下江南确实不奇怪,反倒因为小皇帝的生母皇太后出生江南,更加理所当然起来。

    朝臣们的意见分成了两派。

    一半觉得少帝年纪轻轻,就开始学他爹纵情声色欢愉之态,实在是令人痛心,这是皇帝一派。

    另一半则喜上眉梢,小皇帝才刚有了点拥护者,居然就要丢下京城的事,跑去江南玩耍,喜闻乐见啊,这是卫党。

    议论纷纷之后,又有了第三种声音:陛下的母后出生江南,大齐向来崇尚孝义,陛下哀思母亲,乃是孝道体现啊。

    卫鹤荣一直没有开口,揣摩着小皇帝的真实意图。

    但也明白,这件事是不可能被驳回的,只能在南下的队伍里动点手脚了。

    下早朝的时候,宁倦下江南一事已成定局。

    原本太仆寺和各路官员还准备来和宁倦商量商量,此次南下要多大的仪仗、安排多少人、带哪些人……一堆杂务落下来,少说也要耽搁十天半月,宁倦听得眉尖一蹙,淡淡道:“万事从简,尽快安排,朕不想铺张浪费。就交由卫首辅来安排吧。”

    陛下想赶在母亲忌日前抵达——这个理由说出去,没有人敢说不是。

    卫鹤荣坐于卫府的书房中,眉梢微抬:“陛下当真说一切交由我来安排?”

    他原本还有几分怀疑,等着看小皇帝的后招,没想到小皇帝居然猝不及防地来这么一手,不免有点错愕。

    竟敢将南下的随行人员交由他安排,难道当真只是南下怀母去了?

    书房里还坐着京营指挥使樊炜、刑部尚书向志明等人,几人目光交汇,声音压低:“卫大人,不如,就趁这次机会……”

    暗中做掉小皇帝。

    这几年小皇帝似乎没以前听话了,正好他身边那个病秧子也要跟着一起走。

    趁小皇帝还没彻底成长起来,换掉他,从宗族里抱个三岁小儿上来,岂不是更妙哉。

    或者,干脆一不做二不休,黄袍加身……

    几人的思绪被茶盏重重磕在桌案上的声音打断。

    卫鹤荣扫了眼面前这几人,生出点带蠢货的疲惫——一个两个的,眼前的蠢货还能管管,远在江右那个蠢货一时看不住,更是蠢破天了。

    “小皇帝若是一死,各路藩王,靖王蜀王还坐得住?”卫鹤荣依旧噙着笑,嗓音却很冷,“远在漠北掌领兵权的武国公坐得住?”

    众人心底霎时一寒。

    靖王蜀王俩人已经够麻烦了,但这俩人加起来,还不够武国公一人让他们害怕的。

    武国公幼时丧父,兄长又前往了边关,一个人待在京城,太后见他可怜,将他接进了宫里养大,待他极好。

    大概也是因此,纵然对朝廷心灰意冷,武国公也没有直接反,仍旧驻守漠北多年,“忠”字刻在史家人的骨血里。

    若是龙椅上换了个姓,焉知武国公不会直接杀回燕京,或干脆门户大开,将鞑子放进来?

    以卫鹤荣对武国公的了解,开门放鞑子倒不至于,但史大将军必然会带上亲兵,夜奔千里,来京城取他首级。

    众人静默下去,半晌,才有人讪讪道:“那……”

    “按陛下所言,一切从简。”卫鹤荣又心平气和下去,头也不抬,“安排人盯着,别做得太明显。”

    “是!”

    下面的人准备得再快,也需要时间。

    陆清则心里着急,不过他很清楚,宁倦已经把该说的都说了,越是这个时候,越不能表现得急促。

    趁着这几日,他多花了点时间,去鹰房陪孤零零的小雪。

    驯鹰师一见陆清则来了,连忙行了一礼:“太傅大人来了。”

    陆清则和善地朝他颔首:“小雪怎么样了?”

    驯鹰师纠结了一下。

    他还是觉得小雪这个名字,放在神俊桀骜的海东青身上,简直有种侮辱感啊!

    别人家的海东青要么叫“威武将军”“神威将军”……帝师大人这是什么恶趣味啊。

    但这是陛下点头的名字,他也就只能跟着叫起来:“小、小雪用的是最好的药,现在已经好许多了,只是不知为何,明明它的右爪和左翅都没有受伤,走起来却依旧一瘸一拐,也飞不起来。”

    是不是之前受过训,所以有了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