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大小姐拒绝继承家业[花滑]》 40-50(第14/19页)
么早就来了?”要知道,吕南风作为在俄罗斯外训时最大的起床困难户和偷懒大王,踩点出现才是基本操作。
吕南风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我教练下了最后通牒,说如果我这次再不上心的话,就要给我开启魔鬼加训。”
一天早起还是天天早起,吕南风还是分得清的。
紧接着,何彗的熟人们接二连三地出现,祝向晴那里也渐渐多了人气。
场面上默契地形成了以两位一组成员为中心的聊天阵营。
谈灵最近状态看上去回升了一些。入选二组虽然听上去还是降级,但她本人还是挺满意的。
“所以,改技术改得怎么样了?”何彗问道。
“实不相瞒,一开始不太顺利。”谈灵叹了口气,“刚度过一段痛苦的干啥啥不行的时期,现在稍微好那么一点点。”
“但至少没又饿肚子又得训练了。”何彗的安慰倒是别出心裁。
谈灵莞尔一笑:“看看后面再怎么改跳跃改刃吧。”
*
啪啪啪——
一阵掌声打破了众人的小声交谈。
“大家列队吧。”说话的人是本次集训营的领队,来自冬季运动中心的许青。
她的身后跟着几位中青年男女,都穿着统一发放的黑色羽绒马甲。
“欢迎各位选手,很高兴能在首都体育馆和大家见面, 那我先来介绍一下本次的教练团队。”许青少了客套的废话,开门见山。
“首先是来自加拿大的前冰舞选手莎伦,她将担任大家的滑行教练,她的团队也会有几个不同的老师,会给大家做一对一的针对性训练。”
“旁边的是来自美国的体能训练师路易斯,将会给大家开展陆地的专项训练,也会给大家讲解一下一些运动康复的一些要点。”
“这位是舞蹈老师这位是国际滑联的裁判员这位是翻译老师”
许青挨个介绍过去,这阵容果然是非常强大且完善。
集训只有一个月的时间,安排的内容却很多,每天体能和脑容量处于同时饱和的状态。
滑行课是本次集训营的一大亮点。故事的开始很欢乐,莎伦说要先让大家一起来玩一个小游戏。
“今天希望大家能变身速滑运动员,我们进行一个接力跑比赛。”
莎伦的安排一石激起千层浪,选手们瞬间议论纷纷。
“我们分成四人一组,每组两位男生两位女生,大家没人轮流完成单程30米的折返。用时最少的队伍可以获得一份奖品。”莎伦继续介绍着,陪同的交传翻译则负责打配合。
别说,比起每天千篇一律的画图案,莎伦的提议听上去足够特别。
好几名选手跃跃欲试。
边景早早在一旁热身压腿,脸上的表情势在必得。
吕南风一把抓住何彗的胳膊,用湿漉漉的眼神看着何彗:“我能和大佬你一组吗?”
何彗环顾左右,发现场上大家陆陆续续自动站成了小分队。
看来大家都已经自行分组了。
她于是点头答应。可几乎在何彗点头的下一秒,边景就拉着另外一个青年组的小男单二话不说站到了何彗边上。
“一起吧!”边景站那儿就不挪地了,根本没打算给何彗拒绝的机会。
这位小朋友在何彗拿下4T后成功变身她的粉丝,甚至为自己给何彗提供宝贵经验而无比自豪。
谈灵刚想问何彗要不要一起,就发现他们已经满员。
吕南风咧嘴笑道:“人生的机会,都是靠自己争取来的!”
谈灵:“”
四组小分队至此形成,莎伦在对面放上锥桶,手中拿着哨子示意第一棒选手做好准备。
“滑行的姿势不限,大家可以用任意自己擅长的,成功的接力需要拍手。”说完,莎伦吹响哨子,宣布比赛正式开始。
第一棒的朋友们大多没什么经验,姿势各异。有真的像速度滑冰运动一样的向前加速,也有选手采用平时使用更多的后压步。
边景用的是向前冲的姿势,在前半段顺利地一马当先。
就在他喜形于色准备折返的时候,却突然没刹住车。
边景一下直冲出去好几米,才完成了一个弧度特别大的拐弯。
这样一来,边景前半段积累的优势全然消失。场上四组人的速度可谓旗鼓相当,回到同一起跑线。
有了边景的前车之鉴,吕南风在第二棒果断选择了保守但不出大错的后压步。
她一路稳扎稳打,只落后了第一名的组大概五米左右的样子。
“呼,没给大家拖太多后腿。”吕南风拍拍胸口,“圆满完成任务!”
边景找来的青年男单选手是第三棒,他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采用了正面奔跑的方式,但在折返前他提前降速,将落后的距离追至两米。
何彗和祝向晴都是最后一棒,两位奥运参赛名额争夺者的隔空对决就此上演。
两人都用了更擅长的后压步。
但同样是一次压步,每个人滑出去的距离肉眼可见的不一样。
何彗就像是踩上了隐形风火轮,每一下都轻轻松松,却有力地滑出更远的距离,几步就把几位滑行差的选手远远甩在身后。
何彗想,似乎这个比赛和平时的练习也没什么太大区别。用刃深滑行基本功好的选手,也能滑得更快。
只不过三四次压步,何彗就将前三棒落后的两米一下追了回来。再几步,何彗直接反超。
祝向晴空无一人的前方突然出现了何彗的身影,心下一惊。
在危机感的驱使下,她加快了压步的频率,更为积极地往前冲。
折返跑的难点在于如何控制速度地过弯。
而祝向晴前面太着急,以至于在做弯道的时候差点失去平衡,整个人轻晃了一下。一个掉头之后,她比何彗又多落后了一米。
与之相反的是,何彗稳定地保持着匀速的频率完成最后五米的冲刺,轻松将其余三位选手甩在身后。
“啊啊啊,你太棒了吧!”吕南风激动地一把抱住了何彗。
“恭喜左手边第三组的朋友获得本次竞速大赛的第一名。”莎伦再吹了一声哨子,“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同样的压步,每个人的效率却完全不同。效率不同,你在限定节目的时长内可以完成的动作数量和质量也都不同。”
选手们有些在思考,有些纷纷点头。
莎伦笑道:“希望大家能够享受滑行的乐趣,让好的滑行给你的节目带去更多的益处。”
一个简单的小游戏,莎伦就在选手中树立起一个让人信服又没什么距离感的教练形象。后面的滑行教学开展,便顺理成章没遇到什么阻碍。
谈灵对此的评价是:“果然是大师课无差评的名师。”
沉默寡言的程冉也忍不住附和:“很有一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