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世子: 4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女世子》 40-60(第20/33页)

得头筹。”群臣贺喜道, 尤其是支持卫王一派的大臣。

    “殿下,锦囊可以还给下官了吧?”随后张九昭柔和的问道卫王。

    “有劳张大人。”因得头筹而高兴的卫王差点忘记了锦囊还在自己的手中, 遂塞回给张九昭,随后走至御前跪伏谢恩。

    张九昭又走到内侍跟前将另外一只未打开的锦囊拿起,内侍轻点头,随后拿着空空的锦盒退离场上。

    “张大人。”赵希言唤道。

    “世子还有何事?”张九昭转身, 望着燕王世子不解道。

    “卫王殿下抽了一只, 可是我还没抽呢。”赵希言指着张九昭手里的另一只锦囊。

    张九昭拿起, “这只香囊是借了皇后殿下身侧一位内人的,稍后还要还回去, 适才卫王殿下已经抽过, 那么世子的这只自然明了, 又何必再多此一举呢?”

    “是吗?”赵希言问道,“可我就是好奇呢。”

    张九昭见赵希言不肯罢休,只好将锦囊打开, 准备将里面的纸条拿给赵希言,“世子是怕下官作假,偏袒卫王么?”

    “罢了。”临阵, 赵希言突然缩手,“还是不要太透彻的好,毕竟像张大人这样的人,我不想太过深入。”

    说罢,赵希言径直离去,张九昭拿着准备交出去折叠成小四方的纸条楞在原地,旋即用力捏成团收回到自己的衣袖内转身回到帝侧。

    卫王至御前伏候指挥,皇帝正襟危坐于御座上,“朕先前有言,可允今日头筹者一件物事,凡天下之物,朕能拿的出手的,无有不应。”

    “叩谢天恩。”卫王先是叩首,“臣已到娶妻之龄,今借圣恩,想请陛下赐婚,许一人给臣。”

    “汝要何人?”皇帝问道。

    “礼部侍郎李文远之女,李婧一,臣去年与之相识,心生爱慕,故想请陛下做主,册为王妃。”卫王奏请道。

    “卫王竟要娶李侍郎的女儿?”众人大惊。

    “难怪马球上如此拼命,皇后殿下未能替其做主,李侍郎也不愿将女儿嫁之,卫王遂借了今日之机。”

    “传闻李侍郎的女儿不是与今科探花郎定下了婚约吗?”

    一时间众说纷纭,亦有不少目光投向御座旁的年轻官员。

    李文远听之瞪起双眼驱身一震,旋即扭头看向身后的李氏,问道:“你何时与卫王?”

    “去年翁翁祭日,女儿去鸡鸣寺…”李婧一捏紧小手低头道。

    “你?”李文远强忍着心中的怒火,随后极无奈的闭眼长叹了一口气,“这都是老夫的命啊。”

    皇帝端坐在御座上,轻轻点头道,“朕可以为你做主,不过,”又看向左侧群臣之列,问道:“李氏今日可来了?”

    李文远遂带着女儿起身至御前,“陛下。”

    “臣女叩见陛下,圣躬金安。”李氏行礼道。

    皇帝细细打量了一眼李氏,问道:“卫王欲要娶汝为妻,汝之意呢?”

    “凭陛下做主。”李婧一福身回道。

    “好。”皇帝点头,“诸卿,吾家马上又要有大喜事了。”

    “恭贺陛下,恭喜卫王殿下。”群臣起身恭贺道。

    卫王得了头筹与赏赐,其余人便退去,赵希言转身回到座上。

    刚安坐,安阳公主便嘟囔着嘴道:“明明今日比试赢的人是世子哥哥,怎么头筹就被二哥哥拿去了。”

    “这可是探花郎定的规矩。”晋阳公主从旁道,“抽签也是探花郎亲自。”

    安阳公主楞住,旋即皱眉偏袒道:“阿姊,我只是说结果不公平,臣子只能献言,可最后做决策的是陛下。”

    晋阳公主侧头又道:“如果,探花郎所设两签,皆为赢字呢?”

    晋阳公主的话让安阳公主再次僵住,旋即摊手道:“旁侧就有陛下的人监视,他怎么敢?”

    “公主,没事的。”失了头筹的赵希言反而宽慰安阳公主道。

    “是谁和吾信誓旦旦的承诺一定会拿下头筹的?”晋阳公主道。

    隔着安阳,赵希言侧身望着晋阳公主的侧脸,“言失了头筹,公主不高兴么?”

    安阳公主旋即俯身凑拢,抬手挡住薄唇,“适才二哥哥抽中赢字,我看见阿姊偷偷笑了呢。”

    赵希言听后再次抬头看向晋阳公主,眼里露出一丝窃喜。

    “燕王世子。”皇帝忽然朝左侧唤道。

    刚坐下还没说几句话的赵希言只得应声,再次从座上起身走至御前行礼道:“陛下。”

    “卿虽错失头筹,然今日在躤柳上一骑绝尘,令众人大为惊叹,朕便破例,也许你一件赏赐。”皇帝极大方道,“说吧,卿想要何物?”

    “陛下。”赵希言拱手,旋即扭头看了看四周,又回首看了一眼左侧文臣之列的孙氏,右侧武将之列的王氏。

    安阳见此,连忙轻轻扯了扯身侧的——>>

    长姊,担忧的提醒道:“阿姊,陛下要赏世子哥哥了。”

    晋阳公主眉头微皱,盯着御前一动不动,皇帝的眼里印着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

    李皇后越看越喜欢,而皇帝却是越来越心烦以及恐慌,少年救人的身影与箭无虚发的箭术一直在脑海中挥之不去,仿佛下一刻,大军压境,一支利箭即将穿过城墙刺破他的喉咙一般。

    “陛下,臣不要赏赐。”赵希言回道。

    众人皆以燕王世子错失了一个机会而叹息,还有不少人认为赵希言会借此机会同卫王一样求娶一直求而不得的孙氏。

    “为何?”皇帝问道。

    “朝廷自有朝廷的规矩,臣未能得头筹,因而不能邀赏,且臣心念的,怕是在诸位大人眼里看来是极为不雅吾与不耻的,若臣说了会引起一阵指责,那臣还不如不说呢。”赵希言回道。

    赵希言的话说的并没有那么直接,像什么都没说,但是所有人都好像听明白了。

    “还真是如京报上所言,燕王世子要纳一个青楼女子为世子妃。”

    “就说了,烂泥扶不上墙,空有一身好武艺。”守旧的一些儒臣没好脸色道,“丢尽了宗室的脸。”

    青楼女子几个字,一时间充斥在议论声中极为刺耳。

    皇帝沉着一张不悦的脸,好似在指责赵希言不该当廷说出这种难登大雅之堂的事一样。

    “罢了,”皇帝旋即甩手,“汝还是孩子心性,去吧。”

    “谢陛下。”赵希言谢恩后回座。

    皇帝看了一眼赵希言离去的身影,日暮下,少年的影子被拉得极长,她踩着的影子,一步一步向前,余晖打在西侧的脸颊上,脸上轮廓分外明显,淡蓝色的眸子在此时,分外耀眼。

    皇帝的这一眼,便让他想起了张氏满门,瞳色皆异,就连外嫁之女所生子嗣,也有一半的几率是。

    夜幕降临,一轮新月静悄悄的爬上树梢,各宫廊道风声不断,随后被熙熙攘攘的交谈声所覆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