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世子: 140-16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女世子》 140-160(第22/32页)

连江山也不要了?”

    “孩儿不会有嗣出,能守江山几时呢?”赵希言反问道。

    皇帝看着赵希言,紧攥着袖中的手,“你在怪为父吗?”

    赵希言连忙磕头解释,“孩儿不敢。”

    皇帝随后走到赵希言跟前,弯腰扶起,“你还年轻,来日方长,太宗子嗣众多,从宗室中挑选也未尝不可。”

    “爹爹的问话,是希望孩儿可以继任的,那为何又要拿一个女人作为条件与借口,”赵希言不明白的盯着父亲,“难道孩儿选择了晋阳公主,就不能胜任了吗?”

    皇帝深深挑起眉头,转身道:“谁都可以,包括那个青楼女子,为父都可以容忍,但晋阳公主,绝不可能。”

    赵希言再次跪伏,“那请陛下,将燕王的封号赐给臣,臣只要封号,不要封地。”

    皇帝转身,“燕王?”

    赵希言叩首,“臣自知不合规矩,但那是儿子父亲的封号,臣作为父亲的儿子,只想拿到父亲留给儿子的东西。”

    赵希言一句话触动了皇帝,一别五年,父子二人的感情淡薄了许多,又或许是孩子已经成年,不再是那个他偷偷带着出宫,扶在肩颈上看街边马戏的孩童,就连说话做事,也像是变了一个人。

    “好,朕答应你。”皇帝转过身去,负手背对,“国不能无后,迁都一事不宜过早,你便去北平府将你母亲迎回吧,你已及冠出阁,朕会命工部在京城内为你修建一座燕王府。”

    “谢陛下隆恩,臣,遵旨。”赵希言叩首道。

    皇帝背对着抬手挥了挥,赵希言遂起身退离,没过多久,皇帝迈着有些沉重的步伐坐下,“大郎。”

    一个耳白于面的年轻人穿着绯色的公服从偏殿内走出,“陛下。”

    皇帝招了招手,“陪朕下会儿棋。”

    年轻人便听从吩咐上前坐下,皇帝道:“你写的登基的诏书与公文布告,朕十分欣赏,若是二郎有你一半的懂事与沉稳,朕都不至于如此。”

    年轻人落下一子,笑道:“陛下忘了吗,二郎才不过及冠之年,而臣早已过而立,迈向不惑,二郎的性子,有些像陛下,心中所认定之事,绝不会更改,当年之事,何其凶险,陛下不也照样为了姨母,冒着被先帝怀疑的风险而插足吗。”

    皇帝落下一子,并未言语,年轻人遂拾棋子,“臣时常羡慕二郎,有如此父母,也为姨母欣慰,有如此丈夫。”

    年轻人三言两语点醒了皇帝,他叹道:“朕”

    “陛下忌惮晋阳公主,乃是因她是先帝之女,与李氏一族的外甥,陛下怕二郎迷失心智为其左右,臣有一言。”年轻人起身拱手道。

    “但说无妨。”皇帝示意他坐下。

    “不知陛下是否想过,二郎之所以如此坚定选择的原因,臣相信,二郎绝不是那种不分敌我之人,陛下不信任的是晋阳公主,何不召其入宫问话,陛下亲自试探。”年轻人道。

    燕王摸着粗浓的络腮胡子,微眯起双眼陷入沉思——

    翌日

    由翰林院拟旨,礼部造册、宝,皇帝于奉天殿册封世子世子赵希言为燕王,此举引来文武百官的不解。

    原燕王府左丞,入京后任吏部尚书,以世子嫡子与避讳皇帝曾用封号为由,率群臣上疏,请立世子赵——>>

    希言为皇太子,遭到皇帝拒绝。

    新君继位,靠得是马背上的杀伐,手握生杀大权,威望极高,百官不敢得罪,只得遵从诏书。

    亲王册立之后,众人于修缮清理完的官署内议论纷纷,“这天下都大定了,陛下登基为帝,世子镇守后方有功,又是陛下嫡出之子且是独子,本该立为储君,为何仅立亲王?这于理不合。”

    “世子册为燕王了,那可是陛下曾用的封号,理应避讳,如今加授给世子,我想必然有陛下的用意。”

    “陛下将燕王封号给世子,这也是认可了世子的能力吧,燕王这一封号,不是谁都可用的。”

    “若陛下认可,为何不封太子,只有皇太子才是名正言顺的继承人。”

    “谁知道陛下心中所想呢。”

    紫禁城内,册封完亲王后皇帝独自回到内廷宣见了晋阳公主,对于先帝的长女晋阳公主,因是清君侧之名,皇帝便保留其封号,依旧居于晋阳公主府,只是调换了府内的所有宫人内侍,另派细作监视,连同汉王也是如此,因汉王的举动,其生母王淑妃得以存活且晋为太妃,特允其出宫与其子居住,王氏一族虽未向李氏一般被灭族,但也遭到重创,朝中势力,被皇帝尽数剪除。

    ——乾清宫——

    作为皇帝的寝宫,此刻的乾清宫已易了主,晋阳公主走进这个并不陌生的大殿内,从前,她未曾将这里当过自己的家,如今更不会。

    曾几何时,紫禁城里的一砖一瓦都让她感到窒息。

    即便父亲死于此地,她也没有丝毫的感触,双目如人一般,冷冷清清,“晋阳,叩见陛下。”

    皇帝端坐着,这一次,他仔细的打量着站在眼前的女子,面容、身姿,认认真真的看了一遍,于是捋着胡须道:“的确,你是朕见过的年轻一辈女子中,姿色最出众的一个。”

    “陛下过誉了。”晋阳公主福身道,“韶华易逝,再好看的容颜,也会随时间流逝,终究只是一副包裹人心的皮囊。”

    之前还不由分说就要挥剑杀人的皇帝,如今换了一副嘴脸,“朕听闻二郎在京时,是你在照顾。”

    “二郎是晋阳的堂弟,作为姐姐,照顾弟弟不是应该的么?”面对这个之前要杀自己的恶魔,晋阳公主极为从容镇定的回道。

    “你既然知道是姐弟关系,又为何还要去招惹我儿?”皇帝质问道。

    “招惹?”晋阳公主冷盯着皇帝,问道:“陛下信任她吗?”

    皇帝不语,晋阳公主又道:“陛下不信任她,所以也不相信她说的话,而对于晋阳,陛下是晋阳的杀父仇人,晋阳的父、母、弟,都死于陛下之手,所以陛下害怕晋阳会利用她报复。”

    皇帝转过身去,盯着乾清宫大殿内的牌匾,“朕从不相信,没有目的的接近,是二郎接近你,还是你故意为之,都不足以让朕信任你,即便我与你之间没有这层仇恨,你与她,也绝无可能。”

    晋阳公主当然知道,除了仇恨之外,同宗的堂姊弟关系会引起天下人的指责与诟病,尤其是深受儒学影响的文官,不光是先帝朝的文官如此,就连燕王府内那般臣子也是,流传千年的思想、宗法与礼教,不会因为一人而改变,尤其是作为君主,被无数双眼睛盯着,一言一行都关乎着天下的风气。

    晋阳公主本不想与新帝有过多的交流,在她眼里,燕王伪善,为一己私心挑起战争,致使无数黎民深受战乱之苦,恨,是必然的。

    赵希言的执着,导致她丢了太子之位,这让晋阳公主于心有愧,于是对着自己不喜欢的人,说出了一番解释,“陛下害怕晋阳左右世子,但世子又何尝没有左右晋阳,”晋阳公主冷冷盯着皇帝,“她有无数次,可以命丧我手,我有无数次机会,可以改变时局,但我皆因她,而做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