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红楼]大清富贵闲人: 100-11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清穿+红楼]大清富贵闲人》 100-110(第8/15页)

的东西,面露为难之色。

    胤祺见了,恍然笑道:“大件的东西,都放在这儿不用管,衣裳被褥摆件也无需收拾,宫中早就准备好了,随便收拾点用得上的就行。”

    乌若欲言又止,不知该如何与胤祺解释,毕竟胤祺这些年来对生活琐事并不上心,都交给了乌若打理。

    反倒是站在一旁的黛玉笑了:“咱们坐不垂堂的千金之子,就别搅乱了,按你这么说的收拾,今儿个睡觉就是问题。”

    胤祺暗忖,他也不是多么刁钻的性子,对用具也不多挑剔,怎地却得了黛玉这般说法,但胤祺却也只摸着鼻子:“还请妹妹不吝赐教。”

    黛玉也不推辞,略一思索,对着乌若说道:“五阿哥的日常起居,自是姐姐最明了,我在这儿托大说一声,库房里的东西都不用动,屋子里那些瓶子坛子,金银玉器的,也仔细收着,送到库房里,到时候拿锁把库房锁上,找个小厮守着,倒也稳妥。”

    “只一点,五阿哥日常用惯的东西,什么枕头被褥,衣服鞋袜,杯盏碗碟,还有那用惯的笔,最近在看的书,必须收拾出来。”

    乌若作为宫中的掌事嬷嬷,心中自有计较,她听着黛玉所言,与她所思相差无几,是个心中有成算的,乌若见胤祺点头,连忙吩咐丫鬟们按着黛玉的吩咐行事。

    “妹妹这般行事,可有讲究?”胤祺见着黛玉说得头头是道,好奇不已。

    黛玉睨了胤祺一眼,眼波流转间已初绽风情,直让胤祺看得挪不开眼,黛玉捂着嘴笑道:“倒也没甚讲究,只不过衣裳鞋袜、日常用具这些东西,并非新的就一定好,就说你的衣裳,外头的大衣裳不提,里头贴身的衣裳,哪件不是上身前过了一遍又一遍的水,一次又一次的揉软,这才穿得熨帖,那鞋袜也是,更是麻烦,特特做了与你脚一样的鞋撑子,很是撑了些日子,才能合脚,更别提那被褥枕头了。”

    胤祺这才恍然,笑着向黛玉道谢。

    饶是得了吩咐,只带胤祺用惯的东西,也收拾出来整四个大箱子,此时已经过了正午,但炽热仍未散去,不说一直忙上忙下的乌若,就连只动动嘴的黛玉,都热出了一身的汗。

    “雪雁,我记着厨房今日熬了酸梅汤,最是消暑,去取些过来。”黛玉见着满屋子人都热红了脸,扭头吩咐着雪雁。

    雪雁很快便领着丫鬟从厨房端来酸梅汤,这酸梅汤在井水中澎过,很是清凉,当然,给黛玉的那碗,是单独挑出来,没有冰过的。

    “你这丫鬟倒是机灵。”胤祺笑着赞了一句,喝了一口,只觉着从头到脚都冰凉彻骨,他打了个激灵,自决定搬回宫中去后就一直存在的燥意,终于熄了下来。

    “我便以这酸梅汤代酒,为你送行,望君保重。”黛玉拿着纤纤玉手握住胭脂红杯子,以袖挡脸,一饮而尽。

    胤祺随之饮尽。

    日头已经到了西头,正挂在天边要落不落,摇摇欲坠地发着光,在夕阳的余烬中,胤祺一行人回了紫禁城。

    紫禁城中非康熙允许不得骑马、乘坐马车,胤祺老老实实的从马上下来,往南三所走去。

    南三所位于文华殿的东北,是三所院落的总称,每个院落都是三进的院子,加起来共有200多间屋子(1),这些屋子明朝时是太子所居之处,但到了清朝,太子却不住在这儿,清朝入关后,胤礽是册立的第一个太子,他并未住在此处,幼年之时与康熙同住乾清宫,等到大了,胤礽又搬去了毓庆宫。

    现如今的南三所,是阿哥们长到进学的岁数后,从后宫搬出来居住的地方。若胤祺没有在林家住那么些年,他也得在这儿住着。

    但胤祺从宁寿宫出来后,便去了林家,这阿哥所居之处,从未踏足过。

    胤祺不紧不慢的沿着宫道而行,没多久,便见着绿琉璃瓦歇山顶,这边是南三所的宫门了,走过宫门,便见着自东向西依次排列的三个宫殿。

    引路的小太监直接将他往西边那个宫殿走去。

    胤祺将这事放在眼中,只想着待会儿再问,很快,走过南端的琉璃门,便到了西边宫殿的前殿。

    小太监谄媚地笑着:“五阿哥,这儿便是您的宫殿,太后娘娘与宜妃娘娘遣人收拾好了,主子们嘱咐,若您哪儿住得不顺心,遣人送个信,不拘宁寿宫或是翊坤宫。”

    “我瞧你伶牙俐齿的,叫什么名字。”

    胤祺找了张搭着全新锦缎背靠的椅子坐下,漫不经心问道。

    “禀主子,奴才小喜子,自幼便在南三所当差。”小喜子喜不自胜,连忙回道。

    “这南三所还住了哪些人?”胤祺抛着手上的扇子,继续询问。

    “主子,”小喜子终于抓到在主子面前露脸的机会,对于胤祺的询问,自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他一个磕巴都不打:“正中那儿,前殿的厢房里,住了服侍太子爷的格格,前殿空着没人住,中殿住了三阿哥,后殿住着七阿哥和八阿哥,东边的前殿住了大阿哥一家,中殿住着四阿哥,后殿住着九阿哥和十阿哥,西边这宫殿一直关着,只有您住在这儿。”

    “行了,我知道了,你先下去吧。”听了这番介绍,胤祺心里有了底,他一边心里吐槽着康熙将太子与他服侍的人隔得这般远,一边从荷包里拿出一把金瓜子,给了小喜子,小喜子喜出望外,连连谢恩。

    第106章 请安

    胤祺回了宫中,胤禟得了信便立时赶来,这对一母同胞的兄弟,在南三所里再次会面,自是亲热非常,胤禟更是围着胤祺说个不停,直到胤褆、胤祉等其余兄弟派人送来贺礼,才止住胤禟的兴奋。

    等一切安顿好后,胤禟连忙叫来乌若:“晚会儿我要去后头请安,你且不用随着我过去,屋子里摆着的这如意成色不错,你领着我的牌子,将这如意登记了送去林府,与林姑娘说我在宫中一切都好,让她无需忧心。”

    胤禟抬眼望着外头的天色:“五哥,我瞧着天都要黑了,再晚些宫里就要下钥,乌若姑姑这时候出去未免过于仓促,不如让姑姑明天再出宫去。”

    “是我有欠考虑,”胤祺在宫外住了多年,对于宫禁不如胤禟一般刻在骨子里熟悉,他对着胤禟夸道:“好在胤禟你提醒了我。”

    胤禟自小便知道,他与胤祺与其余兄弟不同,他们是再亲密不过的兄弟,尽管胤祺幼时便去了宫外,但在宜妃的念叨中,胤禟也知晓他这兄长弓马娴熟,又精通汉学,对胤祺有着浓浓的敬服,听了胤祺的夸赞,胤禟只觉着他做成了一件大事,兴奋地脸都红了,他拍着胸脯保证:“五哥你在宫中有什么不明白的,都来找我。”

    胤祺笑着应了,随即对乌若说道:“林姑娘素来心思细密,今儿个没收到信,恐今儿晚上又睡不好,还得劳烦你替我跑一趟,晚上便住在林府,反正那边的屋子你也是住惯了的,不用急着回来。”

    乌若屈膝行礼:“正是该这样呢,林姑娘那般水晶玲珑心的人,是该传个信才来得安心。”

    胤禟好奇地从胤禟看向乌若,他年岁尚幼,且不知情之一事,望着胤祺嘴角不自觉流出的笑意,只觉着他也想跟着笑。

    胤禟知晓,他们话中的林姑娘,便是胤祺刚指婚的福晋,他未来的五嫂,胤禟不由幻想起来,未来他的福晋是何模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