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红楼]大清富贵闲人: 110-12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清穿+红楼]大清富贵闲人》 110-120(第11/15页)

:“我的宝玉,这些日子真真受了大罪了,也不知是哪个烂了心肝的人,这么见不得他好,费尽心思的害他。”

    贾母说这话之时,黛玉眼角的余光明显看到赵姨娘瑟缩了一下,眼神中流露出害怕,心虚,更多的是藏不住的狂喜。

    但此时并不是追根究底的时候,当务之急是要将宝玉与王熙凤的身子治好。

    顺着贾母示意的方向看去,黛玉当即被唬了一跳,只见宝玉脸上赫然有着一个巴掌大的创痕,瞧着像是燎泡被挑破,正在恢复的模样。

    除开创痕,此时的宝玉瞧着也狼狈极了,额头上全是虚汗,衣裳在床榻上翻滚,皱巴巴的如同咸菜,如中秋之月的面庞消瘦下来,春晓之花的脸色更是惨淡,更别说嘴中还不断说着胡话,确如信中所说,眼见着就不好了。

    再往不远处看去,另一榻上躺着的王熙凤,与贾宝玉相比,也好不到哪儿去。

    “怎么突然病得这么厉害,大夫如何说的?”黛玉说出的话都轻轻的,好像唯恐惊扰了病榻上的两人。

    “玉儿,”贾母见黛玉面露不忍,她拉着黛玉在她身旁坐下,就着鸳鸯递上来的帕子,擦过脸后,将她盘算许久的话语说出:“京中的大夫都被我们找遍了,一个个庸医,都说不出个一二来,只说要不好了,让我们准备后事,不说宝玉,就说凤丫头,多么伶俐的一个人,怎么会说倒下就倒下。”

    黛玉亦觉着此事蹊跷,也有了怀疑对象,她不动声色地询问:“外祖母如何打算?”

    贾母眼泪复又留下:“玉儿,京中太医几乎都被万岁爷带去了前线,留下的几个太医需守着宫里,不需出诊,能不能召个太医过来,给宝玉和凤丫头瞧瞧。”

    第118章 病愈

    宝玉与王熙凤重病,王夫人的上房里门窗紧闭,唯恐这两人又受了风去,夏日里本就闷热,屋子被烈日晒着,桌椅好像都要融化,散发着木头的味道,再加上浓郁的汤药味,屋子里只觉着逼仄的不成样子。

    黛玉听了贾母的询问,眨了眨眼,将被热气熏得几乎闭上的眼睛睁大,清凌凌的一双眼,就这么望着贾母:“外祖母,琏二嫂子这般模样,我也很是担忧,若是往日,请个太医也不费事,做不过拿着帖子多给些车马费,便也罢了。”

    “但,”贾母脸上刚露出喜色,黛玉又咬着唇,面露为难之色,犹豫着说道:“这几日前头又发了旨意,将京中留着的太医召唤了大半过去,现在除了太后娘娘的太医还在,其他娘娘瞧病都得等着,我听人时候,伺候太子的格格发热也没叫到太医,太子正为这事恼着呢。”

    听弦之意,黛玉的话未竟,贾母也知晓了她的意思,虽说内心失望,却也不再为难黛玉,她勉强说道:“我们这样的人家,又如何能与宫中的贵人相比,那些个坏了心肝的,这么害了宝玉。”

    贾母颓唐地往后退了两步,被跟在身旁的鸳鸯一旁搀扶住,跌跌撞撞地坐在榻上,许是心里最后的希望被戳破,贾母瞬间便老了许多,嘴唇发乌地望着贾宝玉,老泪纵横。

    “可恨贼老天,让宝玉来我家一场,就为了让我再次体会孙子的离开吗。”眼见着宝玉的气息愈发微弱,贾母锤着胸大哭着,王夫人更是早已成了泪人,她这一辈子就两个儿子,贾珠早逝,眼见着宝玉也要随着他兄弟而去,不掣于挖了她心肝。

    其他丫鬟婆子,并贾芸小厮,也都陪着哭了起来,就连贾赦和贾政,都跟着流下泪来。

    黛玉留心瞧着,只见赵姨娘虽然也在用帕子擦着眼泪,但在低头瞬间,眼中流出格外复杂的神色。

    林家人口简单,林如海的那几个姨娘更不会在黛玉面前拿大,但这种宅门里的事,黛玉也不是全然不知,她见着赵姨娘这幅模样,更觉不对。

    宝玉若出了事,贾环便是这份家业名正言顺的继承人,赵姨娘心存喜意很正常,但她的眼神中不止单纯的喜色,还夹杂着掩不住地警惕。

    黛玉垂下眼,细细在心中思量起来。

    就在这片刻间,宝玉病的更加厉害,豆大的汗珠从他额上滚滚而下,袭人跪在床前,就要哭死过去。

    茗烟拿着一个托盘,上面是准备好的衣裳,他哭着跪在地上:“袭人姐姐,二爷的衣裳拿来了。”

    袭人抬起头,眼睛红肿地几乎睁不开,她颤抖着的手伸出去,刚触到那料子,就好像被火烧了一样缩了回来。

    “我的宝玉!”贾母见着那套衣裳,更是失了力气,倒了下去。

    黛玉见了贾母这般模样,眼圈也跟着红了,虽说在贾母心中,贾家才是第一顺位,为了贾家,也不是没有让她为难过,但其他时候,贾母对她这个外孙女,也是真心疼爱的。

    “外祖母,”黛玉将贾母搀扶着坐好,垂着眼望着手指上染着的丹蔻,她清晰地听到自己冷静的声音:“琏二嫂子素来身子康健,宝玉兄弟更是没病没灾的,两人同时发作的这般厉害,这症状瞧着也不像是时疫,这事倒也稀罕。”

    黛玉本是为了隐晦地提醒贾母,王熙凤与宝玉的发病有着蹊跷,说不得就是家中人下得手,只不过这话被贾母听在耳中,却有了其他解释。

    毕竟,贾母骂归骂,她却并不相信,那个没甚见识的赵姨娘,敢做出这等大事。

    贾母凝神细思,突然一拍巴掌,点头说道:“是了,玉儿你说得对,宝玉与凤丫头这般模样,想必是冲撞了什么。”

    “快让人取历书来,对着两人发病的日子仔细翻查,看到底撞了哪路神,准备好贡品。”

    不待其他人反应过来,平儿连忙从怀中拿出一本小巧的历书,却是由于她帮着王熙凤打理家事,时不时地便需要看日子,为免麻烦,平儿索性让人备了本巴掌大的,随身带着。

    白日里平儿一直陪在王熙凤身旁,一应照料之事全不假人手,自是也见着了贾宝玉不好的模样,她见着昏迷中仍不安稳的王熙凤,唯恐这主子也和贾宝玉一般,一病不起,她这种从王家陪嫁而来,又给贾琏做了通房的丫鬟,日后更无立足之地。

    因此听了贾母的话,平儿犹如抓住了救命稻草,王熙凤哪一日开始不正常,那日子都不需要回想便能道出,平儿将历书翻得哗哗作响,很快便翻到那一日。

    “老祖宗,有了。”平儿将翻开的历书奉到贾母眼前。

    那历书只有巴掌大,贾母年岁大了,看那蝇头小字颇为费力,她将历书递给鸳鸯,又看着跪在她身前的平儿,赞叹道:“你这丫头是个忠心的,等你主子好了,且让她赏你。”

    平儿磕了个头,谢过贾母的赞,鸳鸯这才凑到贾母身前,指着历书说道:“老祖宗,那一日值神是风神,想必是冲撞了也未可知。”

    贾母连连点头:“必是这个缘故,水月庵那些姑子做了那等丑事后,我们在外头也没供庵堂了,倒是园子里的栊翠庵,妙玉已经住了进去,她那儿也有些经年的老尼,要我说,让她们过来念些经文,说不得宝玉他们就好了。”

    话刚落,跑腿的小丫鬟便撒腿往栊翠庵跑去。

    想必是知晓贾宝玉与王熙凤在这荣国府的重要地位,小丫鬟跑走后没多久,上房外便传来阵阵脚步声,廊下的鸟儿被脚步惊扰,发出清脆地叽叽喳喳之声。

    门帘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