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级工匠[快穿]: 第87章 国粹..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国宝级工匠[快穿]》 第87章 国粹..(第3/5页)

子准备了三千张戏票。

    戏堂子一次最能能容纳一千个人看戏,但不意味着只能装得下一千个人。

    在沈声默这个小聪明的脑袋提议下,金从善发明了一中叫“站票”的戏票。

    站票要比正儿八经的戏票便宜一半,但没有座位,也不包茶水,也就挤个角落站着。

    这三千张戏票中,有两千张都是站票。

    一开始放票的时候,金从善还提心吊胆的,觉得不一定有人买,没有人买,这戏票的本钱就亏了,不挣钱了。

    只是万万没有想到,站票卖得比坐票还好。

    两千张的站票,卖出了一千五张。

    坐票一千张。

    加起来,一共两千五,余下的五百张,看着什么时候搭着卖出去,不算亏。

    生意这么好做,可把金从善乐坏了。

    金从善特意来到了沈槐家,找到沈声默,专程来夸她。

    他笑呵呵的夸沈声默:“要是我家那臭小子有侄女你一半聪明就好了。侄女不仅戏唱得好,就连做生意都是一把好手,在伯伯这儿真是屈才了。”

    开始吹捧起沈声默来。

    一说起自家的那个臭小子,金从善就有点滔滔不绝起来。

    “我花了大价钱,送他去劳什子的贵族国际学校上学,结果呢,屁没学会不说,倒是洋人的臭毛病学了不少,气死我了。让他学着做点生意,以后继承我的衣钵,还不愿意学。真是……真是逆子!”

    金从善看向沈声默,又笑得慈眉善目的:“侄女儿以后可千万互相提携着点啊。”

    这句话,让别人听来,只会觉得金从善过分谦让,谦虚了。

    好好一个老板,居然让底下的员工提拔自己的儿子,这说出去不让人笑掉大牙吗?

    可金从善知道,若是沈声默答应了,得益的只会是自己。

    沈声默不是凡物,这一点金从善早就知道了。可越是和她相处,金从善就越是发现,她身上有许多想法可以称得上稀奇古怪,但又出奇的有效。

    这些东西,正是金从善缺的。

    虽然不愿意承认,但是金从善知道,他老了,跟不上如今的香江了。

    香江遍地是黄金,但香江同样也是年轻人的。

    后起之秀一个比一个厉害,如果儿子不出息,根本守不住他打下的家业。这个时候,有个得力助手,就会好很多。

    金从善对沈声默寄以厚望。

    “哪里的话金伯伯,金小弟年纪比我小些,我照顾他是应该的。”

    两人商业互吹了好一会儿,才结束了谈话。

    随后,金从善才把这一趟的正事说出来。

    他掏出一份今天早上才刚刚买的报纸说:“侄女,你看看,这报纸上写的是你啊。谢力森这小子,还真有点本事,稿子写得这么好,我看了都要热泪盈眶。唱戏这个行当,不容易啊,当年你父亲也是吃了很多苦才熬出头的。”

    采访稿出来了?

    比沈声默想的还要早。

    她兴致勃勃接过一看,发现报纸的一面,全是关于沈声默的报道。

    照片有戏班子后台的照片,还有沈声默扮成贵妃的照片。

    配文的版块一共分为三个部分。

    一个是专门用来介绍戏曲的,一个就是刊登沈声默的采访,最后才是谢力森自己写的后感。

    沈声默的目光放在最后一个部分。

    “戏曲正垂垂老矣,昭告着它已经走远的辉煌时代。可就是这样一个已经古老的传承,仍旧有人在坚守着传统。我相信,我们未来的年轻人,应当对这个艺术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

    “如今电影正在兴起,西方的洋文化正在兴起。我们可以走进电影院看场电影,同样也可以花时间去一去戏堂子。相信我,现场看一场戏,绝对不会让各位感到遗憾吃亏。”

    看完了谢力森的评价后,沈声默说道:“谢大记者可真是请对了,他写这个稿子还是很不错的嘛。”

    “什么不错?侄女你是有所不知。”

    金从善一怔,随后哈哈大笑起来,解释道:“他是出了名的牛脾气,很少这么夸人的。不少老板都请他来写文章捧女明星,可是他钱是收了,事是办了,可是总是要加上一番批判,阴阳怪气的。可偏偏读者喜欢他这口,我们也是没办法的嘛。”

    “我都做好打算,他要是阴阳怪气,我就骂他,没想到,他这一次夸得我都不好意思了,还以为他吃错了什么药。思来想去,应当是他真心实意的夸奖你啊。”

    不仅如此,还有不少老朋友看到报道后,都打电话来问金从善,到底给了谢力森多少钱,让他忽然转了风口,他们也要出价的。

    金从善心中暗爽,嘴上却道,钱没多给,就是他收下猛将多,让人心生崇拜,心驰神往巴拉巴拉,让对方好一顿骂。

    他不怕骂,关键是爽到了。

    这一次票卖得这么好,和这个报道,应该脱不开关系。

    沈声默从金从善这儿知道前因后果后,也沉默了一会儿,确定自己没有得罪谢力森,这才放下心来。

    不然以后怕是要隔着报纸对骂了。

    她又是不愿意吃亏的人,要让谢力森阴阳怪气上了,她也得自己操刀阴阳怪气回去不可。

    阴阳怪气倒不是回事,关键是,费钱。

    金从善跑的这一趟已经完成任务,很快离开沈声默的家。

    他们所不知道的是,随着谢力森这一纸推广宣传,让沈声默在香江大范围的火了起来。

    以前只是在戏曲圈里崭露头角,现在,大部分香江人,不,百分之八十的香江人,都知道了。

    会不会去戏堂子看她的戏,这倒不一定,但至少,知道了有她这么一号人。

    知道了,在电影兴起的这个年代,还有人坚守着那老旧的戏台,还在台上唱着咿咿呀呀大戏。

    或许年轻人不懂,也不会去看,但对老人来说,那是他们的消遣,他们的娱乐,他们已经远走逝去的时光。

    -

    第三场戏,《贵妃醉酒》,开幕。

    金从善让专门做头盔的师傅做了一顶凤冠。

    凤冠是用纸做的,但在师傅精湛的手艺下,用点蓝的技术,把头冠点出了翠羽一样的颜色。上面缀着珍珠和流苏,只要演员一动,珍珠和流苏就跟着动,说不出的灵动。

    沈声默一双手摸过头面,目光露出欣赏的神色。

    此时此刻,她忽然想起了在首饰铺里,被她用玻璃柜装起来的头冠。

    那顶头冠,是她亲手所制,是镇店之宝。

    不仅用料是顶级的,手艺也是她毕生绝学所做。

    在后来啊,那家店铺成了一个很火的网红打卡点。她做的头冠摆放在那里,每天被来自各中不同的地方观摩着,瞻仰着。他们会询问,这些是怎么做出来的,会询问这些技艺的历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