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栏女儿奋斗记: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勾栏女儿奋斗记》 50-60(第13/16页)

是当夜就回,那就跟着回来;若是次日再回,那就次日回来。

    “这样的活,怕是老牛不肯接。”鲁婶犹豫道,这些车夫哪肯干这样累人的活,白耗上两天功夫。

    “你只说福娘在车上,哦,不对,”李妈妈反应快,又加了一句,“你只说福娘和玉娘都在车上,这是我家仅剩的两个花娘,让他用心些盯着,我出双倍钱。”

    见李妈妈这样抠门的人都狠心,鲁婶点着头就去了,果然,那老牛一听双倍价钱,甩个鞭子就往城外赶去。

    南城外,乔公公管理的皇庄其实占地极大,从十里亭一直到小码头那,洋洋洒洒一大片都被圈了,只做宫廷的私人田地。所以马车行驶的距离倒不算太远,晃晃悠悠半个钟,天色才昏暗就到了目的地。

    玉娘摸着自己腰间沉甸甸一个大荷包,以及另一个轻飘飘却鼓鼓囊囊的小荷包,心里就充满了安全感,定定神,才拉着福娘的手下了马车。

    哇——

    两人才下马车,一抬头不由得就齐齐惊声,实在是好富贵。

    从下马石一直到庄子门前,竟然有一条长长的灯道,各式灯笼高挂枝头,彩灯竹灯羊角灯,纱灯纸灯料丝灯,看不完的样式,数不清的数目,竟把这条小道照得如白日一般,比天上的月亮还要明亮,堪比上辈子的路灯了。

    好家伙,好奢侈,玉娘暗自咋舌,这年头可没有电灯,全是烛火灯油供应,要维持这么一长条道的灯笼全亮,那得耗费多少人力物力呀?

    迎客的小厮见两人吃惊,不由得炫耀道:“这便是乔爷爷精心设计的咏灯道,点上一夜可要足足花上灯油三十缸呢,也就客人来时才这样齐开,每月不过数回而已。”

    不过?数回?而已?

    哥哥你听听自己说的是人话吗。

    如今一缸子上好灯油都要好几两,这位乔公公一夜就差不多花个几十上百两的,烧着只点火玩,这些银子每月就够一个丽娘去跳河了。在这里,玉娘连做个一般等价物都不够格。

    福娘顺着小厮指的方向望去,惊讶道:“玉娘你瞧,那灯笼上还有诗句呢。”

    “正是,”那小厮得意道:“这便是今年八月十五中秋赏月之时,公公特意请的各位名家所写,每年都有,庄子里积攒了有好些,什么崔进士温举人,便是县老爷在我们这里也留下一份墨宝哩。”

    可真是了不得,谁不知道县令夏老爷是出了名的懒政清闲官,能跑出城门外几十里写诗句,实在是勤快。

    福娘不禁好奇道:“敢问哥哥,县老爷的灯笼在那里,我们也好观摩观摩。”

    “这……县令老爷的灯笼,怎么好随意挂出来的,在乔爷爷库房好好收着呢,姑娘若是想瞧,等到了宴席上问问就是了。”小厮也是个聪明人,脑筋一转就把话回圆满了。

    玉娘赶紧拉住福娘,再问下去容易得罪人,还是管住嘴巴吧。

    领着路往前走了一会,那小厮就乖觉退下,另有个仆妇引路,半盏茶才到一处锦楼轩阁之处,里边隐有丝竹之声传来。

    院门口站着三对彩衣罗裙的丫鬟,见着两人来了就上前簇拥着两人往里走去,入到门内又换了两个戴满金银首饰的丫鬟引路,再过厅门,才总算见着那位老公公宴请之处。

    一张老大的圆桌,最上头坐着这位穿大红五彩蟒袍的乔公公,身上陪着四五个年轻的姑娘,右边还有四五个专门负责弹奏乐器的乐班,除此外角落里还有四五个端盘端茶的丫头们。

    这排场,就是玉娘也被震慑住了,要知道如今的年月,养个白吃饭的就已经很不容易了,更别说从开头到进来已经二十三十个仆人,还是长得相貌端庄的,玉娘都忍不住拿起算盘揣测,这老公公到底多少钱呀,排场如此之大。

    心里嘀咕着,身子这几日已经排练熟了,两人上前福身行礼,嘴里说着祝福话。

    乔公公排场大,脾气倒挺温和,点着头就请她们两在桌边坐下。玉娘借着找位子的空才敢悄悄端详这位大人物,约莫四十岁左右,瞧着不算年老,好像还敷了白粉,面团似看着和气的脸,声音也不像电视剧里那样尖细。

    只听他笑道:“之前就听人说,李院子里出了两个会弹琴唱曲的姑娘,如今一瞧,果然不同凡响,真真把我这的都比下去了。”

    “公公实在过奖,我们哪比得上您庄子里的姑娘。”在两人出去的时候,往往是玉娘担当说话的角色,这次也不例外。

    那乔公公客套了两句,就直奔主题,想来也是,凭他这样的地位,还用委婉什么呢?就直接问道:“我听老龚说,你二姐前阵子在春风楼那跳河了,还有个财神救人性命,哎哟哟,外头传的实在玄乎,我听了不真,问老龚呢,他说自己也没亲眼瞧见,所以我想着请了你们两来问问,可真有什么神佛么。”

    乔公公说起这个就十分热情,也许是玉娘感觉错了,她总觉着这热情里透露着一股子渴求,像是迫不及待一般。

    玉娘没添油加醋,仍旧照着当初给小七说的原模原样同乔公公说了一遍,老实道:“外头也不知怎的,把这事儿传的玄乎,我们也实说过几次,真没有什么龙王财神的,可大家都不听。”

    “唉。”乔公公深深叹了口气,眉眼苦涩,他也知道这事不靠谱,只是仍旧抱有希望,要是真有什么神异,他这么一禀报,说不准就能回去了。

    可这么一听才知道,果然这次又是外头夸大的结果,又白跑了一趟。

    乔公公不禁便失去了兴趣,只叹气道:“这也罢,倒难为你们大老远来,我看天色也晚了,明日再走吧,我这地方虽小,却有几处泉眼可供沐浴。”

    两人又起身行礼道谢,玉娘抿着嘴,心里来回犹豫,她也知道自己若是巴上这位乔公公,不提别的,单从他手里讨来仨瓜俩枣,恐怕就能凑齐自己赎身的钱了。

    可不知怎么,今日晚宴上玉娘的嘴就像胶水粘住了一般,横竖就是开不出口。

    等到了汤泉之中,福娘也有些疑惑,“怎么你今日话这么少。”她原以为玉娘该在酒桌上也像当初应付花老爷那般,多讲几个笑话凑趣,好讨乔老爷欢心的,再不然编几个神话故事也好啊,乔老爷不是爱听这个么。

    “嗐,乔公公这么大一个贵人,我哪敢席面上胡说。”玉娘摸着汤池边精雕细刻的木头装饰,随口答道。

    “我也是,”福娘悄悄挨着玉娘坐下,也小声叽咕,“这位公公瞧着和气,可不知怎么的,我却觉得边上那些人连话也不敢多说的,不像咱们那边的客人,说说笑笑的。”

    当天夜里,庄子中忽然有人敲门,有个骑马的男人急匆匆求见乔公公,脸上掩饰不住的惊慌。

    “出了什么事?”乔公公大晚上从床上起来,面上还有些许困倦,边上点灯的丫鬟都有些战战兢兢。

    那跪地的紧张道:“公公,大事不妙,西北那边出事了。”

    “什么?”乔公公大怒,但随即又狂喜起来,“好事,这是好事啊,西北乱了,咱们的好日子到了。”

    他总算可以换地方了!

    第59章 书生

    乔公公本名叫乔二,是清平县城西北边村寨里的一户人家,世世代代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