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夫妻回城日常: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七零夫妻回城日常》 60-70(第5/20页)



    姜广军哈哈笑着,拍拍他肩膀,把东西搬上车,让他也坐上来,“走,跟哥回家。”

    乔梁点点头,上车坐好,他不想回自己家,他也没家。

    “大队今年收成怎么样?”

    “挺好的。养殖场的猪都达标了,尤其是哥你带回来的那三只小猪崽,有二百多斤了,大队长稀罕得不行,一头没舍得卖,要留做种猪。”

    “鱼塘呢?”

    “鱼塘也不错,入冬之前卖了一批鱼,我还给你带回几条鱼干呢。大队现在正搞大棚蔬菜呢。哥,你说我什么时候能回城?”乔梁在他身后低声问。

    姜广军蹬着三轮车,没回头,“具体时间哥也不知道,但明年夏天之前应该差不多。”

    乔梁眼睛一亮,看来过完年回去他得赶紧准备起来,回来跟着哥混生活。

    到双梧胡同吃完饭,趁着天还没黑,姜广军把乔梁送到西郊的院子。

    这两天他经常过来,屋子收拾得很利索,平常东西都不缺,连行李都现成的。

    乔梁进来看了一圈,就是三间房的普通小院,靠着路边,但院墙跟大门修砌得很严实,屋里有火炕跟大锅灶,还有粮食,取暖吃饭都不成问题。

    他满意极了,“还是我哥想的周到。”知道他不想回家,提前租好房子。

    姜广军轻咳了一声,他没好意思说,自己租这院子并不是全为了乔梁,更多的还是做买卖方便。

    真是个美丽的误会。

    安顿好乔梁,第二天凌晨,姜广军就带着他一块去拉猪肉。

    今天四头猪,分装在两辆三轮车上,先去给国营饭店送。

    个人预定的姜广军都没接,除非是特别熟的人介绍来,不好推掉才会给送。

    零散着卖风险太大,还要费很多心神,缺斤少两的,肥的瘦的,有些人爱计较,不如送去黑市批发给几个二道贩子。

    少挣点钱,可也省事儿。

    二道贩子是姜广军自己联系的,只要经常去黑市肯定会认识几个。

    乔梁总算见识到他哥是怎么赚钱的,心里暗自佩服。

    他脑子虽然不如姜广军灵活,但还算机灵,又有一身蛮力,是个不错的帮手。

    不到七点钟,四头猪就卖完了,乔梁基本摸清了路子。

    姜广军要上班没时间,打算把这一摊买卖交给他,两人五五分账。

    乔梁直摇头,“哥,给我的太多了,路子是你摸熟的,订单是你搞来的,我就出点力气,给我个一块两块就成。”他不贪。

    “别这么说,哥要上班,不能经常起早,这买卖以后全靠你支撑,五成是你应得的,咱们亲兄弟明算账,行了,就这么定了。”姜广军一锤定音。

    乔梁点点头,不再啰嗦,想着以后跟着姜哥好好干,别掉链子。

    接下来几天,他跟肖庆丰也熟了,买卖干的越来越顺手。

    姜广军放心了,他想着,找时间去魏家村看看,魏家两个孩子上学没有?

    魏宏盛残着一只胳膊,挣不到几个工分,也不知道今年养了多少只鸡。

    第53章 第53章 太恶心,以后可不能再好奇了……

    姜广军骑着三轮车, 熟门熟路的来到魏家村,找到村尾的魏宏盛家。

    这座农家小院还是老样子,看着没什么变化, 虽然陈旧却收拾得非常整洁。

    姜广军上前敲了两下大门。

    很快,魏大娘拄着棍子出来了, 她颤颤巍巍的来到大门口, 见是姜广军,立马呵呵笑起来。

    她头发花白,依然包着那块打了补丁的藏蓝色围巾,身子看着比去年更加佝偻,老太太有些见老。

    她把姜广军请进屋, 打趣道:“我说今天这眼皮子怎么一直跳个不停, 原来是小姜你要来啦。”这可是她家财神爷。

    去年多亏小姜,不嫌弃她, 乐意带着她老太婆一块发财, 她那个月赚了六七十块钱。

    这些钱看似不多,却解决了她家燃眉之急, 至少两个孙子孙女有钱交学费,不用辍学, 她自己也能买几副药喝喝。

    孩子们太小,她儿子残疾挣不到几个工分, 她如果再倒下, 这家里的日子就没法过了, 她得打起精神。

    小姜今天来, 肯定是来收鸡的,她今年养了十只鸡。

    当然是背着人养的,不过村里人即使知道也不会乱说什么, 大伙都在偷摸养。

    “大娘,您身体挺好的?”

    “挺好,还能坚持几年。”

    姜广军笑着进屋,放下手上的袋子,他给魏大娘带来点东北的土特产,近一年没来了。

    “姜叔叔。”、“叔叔好。”

    两个小家伙还记得他呢。

    姜广军挨个摸摸头,从口袋里掏出一把水果糖给他们。

    两个孩子看向奶奶,见奶奶点头才肯收下,道谢后又接着去里屋写作业,不打扰大人们说话,很有教养。

    “大娘,我宏盛大哥呢?”姜广军四下看了一圈,只有老太太跟两个孩子在家,魏宏盛不在。

    “他去给人帮忙了,村里有户人家今天办喜事。”她儿子一只手干不了什么,但不能不去。

    姜广军点点头,直接切入主题,“大娘,咱们村里养猪的人家多吗?”

    “多,家家基本都养,不然光指着地里那点工分能挣多少钱?”魏老太太说着,从炕梢的柜子里抓出一把带壳的花生。

    “吃吧,自家种的。”

    姜广军没客气,捏起一颗剥开,里面是三粒红色的果仁,丢进嘴里吃着还挺香。

    “大娘,我在运输公司上班,单位要几头生猪,您帮我问问村里谁家能卖。”

    “生猪?”魏老太太愣了一下,随后道:“行,大娘回头给你问问,要几头?”她家有一头,不过要留着交任务。

    “这次先要四头,价钱不会比收购站低,还能给几张工业卷。”姜广军道。

    魏老太太人老,可脑子不笨,很快明白了姜广军的意思。

    “小姜你啥时候要?”

    “明天我开车过来拉,另外再要二十只鸡,公鸡母鸡都行,还是老规矩,一只鸡三毛钱,不过一头猪只能给您五毛。”不是他吝啬,生猪他不挣什么钱。

    魏老太太很痛快的点点头,“成!”

    这事太成了,老人家浑浊的眼眸里满是激动之色,小姜的买卖做大了,这次居然是二十只鸡起步,还要猪,看来她老太婆今年冬天也能跟着多点赚钱。

    见老人家高兴,姜广军笑了

    璍

    笑,他今天确实是带着单位的采购任务来的。

    是顾叔叔给他找的差事。

    这个周日有两个同志要结婚,打算在单位食堂办酒席,日子还赶在一块,把采购科那边弄个措手不及,实在是到年底了,采购员们都很忙,有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