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七零夫妻回城日常》 80-90(第7/15页)
姜广军赶紧闪身躲开,老爷子急眼了,可会真的上手,打人可疼了。
“二姨父,你别生气,我刚才是开玩笑的。”他连忙认错,生怕给老爷子气出个好歹来。
曹永年冷哼了一声,放下手,“你小子少哄我,辞职的念头不是一天两天了吧?”
“嘿嘿,我就知道瞒不过您老人家,之前确实想过。”
姜广军不敢撒谎,“二姨父,你也知道现在改革开放了,很多政策都在慢慢放开,我喜欢做买卖,这事又不丢人。”
“是不丢人,那也不能丢掉铁饭碗!”
新政策曹永年当然知道,但他心里却不支持姜广军这么做。
“广军,三思而后行,你步子一下跨的太大,我怕你闪到腰。”他这句话颇有些苦口婆心。
“不会的二姨父,我是经过深思熟虑才决定的,并不是一时冲动。”
姜广军还在试图说服曹永年,因为即使他现在不辞职,以后肯定也会辞职,提前给二姨父打个预防针很有必要。
“再说,就算我倒霉,以后赔个底朝天,不是还有修车的手艺在,还能饿死不成?”
曹永年叹了一声,“你小子一向主意大,我管不了你。”
“没有,我这不是跟您商量呢,没有您的同意,我保证不会偷偷辞职。”
再说也不可能。
有顾叔叔在,他这边要辞职,二姨父那边立马就会知道,根本瞒不过。
二姨父是真心替他着想,才会如此反对,姜广军十分理解。
“少给我灌迷魂汤,你做买卖我不反对,但辞职的事眼下不行,等等再说吧。”
曹永年希望他再考虑考虑,哪怕观望一段时间也好,别急着做决定。
“好,我听您的。”二姨父是堪比他父亲的长辈,说话他不能不听。
“你那烧烤店啥时开业?”
“下周,您有何指教?”姜广军臭屁的笑道,幸好二姨不在家,否则刚才肯定要被拧耳朵。
“我又不会开店,能指教你什么?”
曹永年脾气来的快,去的也快,这么一会功夫面色已经恢复如常。
“我是想问问你,需要帮工吗?我给你找一个。”
“行,您让他来吧,我这儿正好缺人手呢。”姜广军直接答应了。
二姨父介绍的人肯定靠谱。
而且他确实需要人手,店里目前只有乔梁跟一位大嫂,还是冯大妈介绍来的,他是个编外人员,指望不上。
第85章 第 85 章 接住这突如其来的富贵。……
曹永年介绍的人是位三十多岁的大嫂, 姓阮,她男人以前是机械厂运输队的司机。
只是后来意外受伤,挺严重的, 丧失了工作能力,成了药罐子。
医药费虽然有厂里负责, 又给了一笔数额不少的补偿金, 可阮大嫂没有工作,家里孩子又多,现在日子有些捉襟见肘。
也是当时孩子小不能接班,她一时糊涂把自家男人的工作给卖了,如今钱快花完了, 工作却不好找。
那么多回城知青在排队等着呢, 即使有工作岗位也轮不到她。
姜广军了解完这些,就把她收下了, 让她去店里帮乔梁穿肉串, 工资暂时是一个月二十块钱,以后看表现再做调整。
阮大嫂欣然接受, 不管干什么都行。
冯大妈介绍的女同志姓陈,她会做一些家常菜, 还有几样简单的面食,工资定的高一些, 一个月三十块钱。
之后姜广军又找来个刚高中毕业的待业小青年, 来店里当学徒工。
这样, 基本人员就配齐了, 眼下还有一件要紧的事,就是申请营业执照。
姜广军去工商局打听过,说是上面正在研究, 具体条例还没出来,不过应该用不了多久,在他之前有至少十个人在打听这事儿。
上面现在大力支持搞个体经营,尤其对那些没有工作的无业人员,是个不错的出路。
不过但想开店,又不想惹上麻烦,就只能再等等,按照正规程序办好手续。
姜广军运气不错,问完没几天,政策就下来了,他带着乔梁一块去工商局,很顺利的办妥了,经营许可证上是乔梁的名字。
姜广军是国营单位的在岗职工,他想开饭店,人家不给办营业执照。
再说这店本来就是以乔梁为主,姜广军平时要上班,没时间参与太多。
也是乔梁不乐意,加上他手里钱不够,否则完全可以自己开店,不跟姜广军合伙。
“哥,我这辈子都跟着你跑腿打杂,只要你不嫌我笨就行。”没有他姜哥,就他嘴笨手笨的,想开烧烤店简直做梦。
乔梁这人一向很有自知之明。
再说他一个人,没家没媳妇儿的,要那么多钱有啥意思?他才不想单飞呢。
当然姜广军肯定不会亏待他就是了。
“要不然这样吧,咱哥俩各拿出两千块钱,当做开店的启动资金,然后五五分账。”
开烧烤店必须得有冰箱,一台要上千块,再就是食材、工具、木炭跟调料之类的,林林总总加起来也不少。
姜广军在心里默默算着,四千块钱应该差不多。
“哥,我少要一成吧,没你带着我,我一个人这店开不起来。”
“不要这么说,你有你的长处,再说我平时要上班,以后烧烤店多半都是你守着,五成利润是你应得的。”给五成他都感觉是自己占便宜。
“行了,别推辞,就这么定了。”姜广军不容他拒绝的道。
乔梁只好点点头,同意了,他哥肯定还有别的想法。
商量好分成的事,其他的就好办了。
又筹备了几天,十月十号这天,“串串香”烧烤店正式开业了。
本来想着第一天开业,人不会太多,毕竟没什么知名度。
姜广军把亲朋好友们叫来,打算借机会聚一下,没想到中午店里爆满。
不是专门来捧场的熟人,而是鞭炮一响,马上吸引来一帮路人。
烧烤这项美食目前还没有大范围的流行起来,但不少人听说过或者吃过。
一时好奇也好,不差钱也罢,见是家烧烤店自然要进来尝一尝。
地理位置上佳,开业的日子又特意选的星期天,今天街上人特别多,三三两两的,楼下的桌子很快坐满了。
姜广军装修时为了店里能宽敞些,把一楼原来的隔断墙敲掉了,摆了十二张桌子。
所以一进门给人感觉特别亮堂,新粉刷过的大白墙,看着就干净,不是胡同里那些苍蝇馆子能比的。
只是顾客太多,还是一下子涌进来的,让他们有些手忙脚乱,多亏亲戚朋友们在,能搭把手。
姜广军又点了个炉子,跟着一起烤,于红霞在前面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