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乡间小饭馆[美食]》 40-50(第25/34页)
情绪稍微平复一些后,小吴舔嘴,说:“这么好吃……所以说外面那些人不是托?”
小郑瞬间尴尬起来。先前他真以为外面那些人是托。没想到是他想错了。这家饭馆做的面条这么好吃,其他菜应该也不错,所以这么好吃的饭馆,怎么会请托来做表演骗人?!
小郑尴尬起来,小吴也有些尴尬起来,他之前和小郑一样怀疑这家饭馆请了人做托的。他清清嗓子,快速嗦了几口面,嗦面的同时,他拿起菜单,“再尝尝其他菜?”
小郑二话不说,直接招手喊服务员。他俩又点了几道菜,随即专心吃挞挞面。
“牛逼,”小郑喝了一口面汤,禁不住赞叹,“面汤煮的好香!”
面汤既咸鲜又清口,鲜而不腻,十分爽口。这面汤绝了。
小吴附和道:“单喝这面汤我就能喝好几大碗!”
下一道菜还没上桌,他俩就快把面吃完了。旁边有老太太悄悄指他们,“这俩小伙子,吃饭的样子跟猪一样,太粗鲁了。”
老太太的孙女儿连忙捂住她的嘴巴,“奶奶,别这么说人家。”
老太太略微嫌弃地瞥了瞥小郑小吴,“这吃相,唉,教养不好,这是父母没教好。”
“小声点奶奶,别让人听见了。”老太太的孙女十分无奈。她奶奶是个十分注重用餐礼仪的人,所以总看不惯别人吃相粗鲁不雅。
“让人听见就不好了,别说了,奶奶。”
老太太不再言语。几分钟过去,她们的挞挞面端上了桌。
“哇!”老太太的孙女儿瞳孔像是通了电,蓦地亮了,“好香!”她快速吃面。
一连吃了好几口面条,她连连赞叹,继续埋头吃面。忽而,她耳朵一动,仿佛听见来自对面呼噜呼噜的声音。抬首一瞧,只见对面她的奶奶正呼噜呼噜喝汤,完全丢下了一直秉持的用餐礼仪。
她奶奶这吃相,甚至是比旁边那两男人还让人没眼看,没眼看,实在是让人没眼看。
察觉到孙女的视注视,老太太从面碗里抬起脸,对上孙女带着揶揄的眼神后,老太太陡然反应过来方才自己的吃相有多不雅。老脸一红,她咳嗽几声,“这家店的挞挞面,咳,不错,不错,相当不错。”
老太太喜欢吃挞挞面,她吃了几十年的挞挞面,从未吃腻过。之前孙女的朋友说有一家饭馆的挞挞面很好吃,饭馆便是这如珠饭馆。于是她跟着孙女来到了如珠饭馆。
她吃了几十年的挞挞面,还是头一次吃到这么好吃的挞挞面。好吃到让她觉得前几十年吃的挞挞面像假的挞挞面一样。
同这家饭馆的挞挞面相比,之前他吃的那些挞挞面,着实是有些“劣质”了。
她咽嗓子,接着吃面。只是吃着吃着,刻意维持的优雅吃相又变得有些急切粗鲁了起来。
将这一幕收入眼底,老太太的孙女失笑,也继续吃面。
月亮如小船,飘到了天边,越飘越高,夜色也越来越深。小郑小吴吃饱喝足,瘫坐在椅子上缓神。
“嗝~”小郑和小吴眼角眉梢都是无法抑制的满足。用筷子敲了下光溜溜的盘子,小郑说:“吃饱了吗?要不再点一个炸茄卷?”
“吃不下了,当真是吃不下了。”小吴艰难地摆手拒绝。
其实小郑也吃不下了,可嘴还是馋,仍然意犹未尽。他又打了个饱嗝。
小吴突然道:“哎呀,别忘了正经事。”
他们扶着肚子,径直去往收银台。
“八号桌吗?一共是三百六十六元。”吴桂芳说道。小郑付了钱,说:“请问你们店老板在吗?”
“有啥事吗?”
“有点事想和你们老板商量商量。”
“啥事?可以跟我说。”
“你是……”
“我也算是老板。”
“这样啊,”小郑斟酌言辞,“是这样的,我是清河卫视的记者,主要负责美食节目《寻味》……”
听完小郑的话,吴桂芳嘴巴张得几乎能吞进去一个鸡蛋,好半天她才能从喉咙里挤出声音,“啥……啥?”
“清河卫视的记者?要、要采访我们?做、做专访?我们要上电视?”
小郑:“是的。”
吴桂芳激动坏了,当即要跑去后厨通知袁如珠,转瞬又连忙止住动作,她喊了一声李长贵:“长贵,你过来!”
李长贵快步跑过来,“咋了桂芳?”
“你先在这里帮忙收银,我去一趟后厨。”丢下这句话,她飞快奔向后厨。
后厨里,袁如珠揭开锅盖,闻了一下刚熬好的鸡汤,刚把锅盖盖上,就听到吴桂芳的声音从身后传来,“珠珠!”
“怎么了这么高兴?有什么高兴的事儿?”
“大事儿!”吴桂芳喘气,“咱饭馆要上电视了!”
话音一落地,后厨里所有人都纷纷转过头来。
“啥?咱们饭馆要上电视了?”
“真的假的?”
“哪个电视台?”
“哪个栏目?”
帮厨们不停地问。
“就是咱们清河卫视,一个叫啥《寻味》的美食节目要给咱做专访!”
林有旺拍了下脑袋,“《寻味》?我知道这节目!我看过!我们饭馆要上这节目了?”
吴桂芳嗯了一声,“对,这节目的记者说是要采访我们。”
“哎呀,那可是太大的好事!”林有旺兴奋不已,“咱们饭馆要上电视了!”他一副与有荣焉的骄傲神情。其他员工表情亦如此。
袁如珠倒是很平静,她擦擦手,问:“什么时候采访?”
“还不知道。”
“那具体的等打烊了再说。”袁如珠把油倒进热锅里炒菜。
晚上十点十五,袁如珠忙完了。她偏转眼角,观察正在做和渣的林有旺。
晚上夜宵吃和渣。和渣,一种豆制品。黄豆磨成浆,再过滤掉渣渣,成品即为豆腐,而不过滤掉渣渣直接和渣而煮,下入切碎的青菜丝或者是肉末,烧出来的成品即为和渣。
李长贵家以前经常吃和渣,和渣制作成本低,很饱腹,味道也不错,以往生活拮据,他们家里便经常吃和渣。吃腻味了也得继续吃。
自从家里开了饭馆,生活宽裕起来后,家里再没有吃过和渣了。这么久没吃过和渣,倒是有些想念和渣的味道,前两天小夏小秋就能念叨着想吃和渣了。于是今天夜宵吃和渣。
袁如珠也挺喜欢吃和渣。和渣的味形很清朴,入口时,能嚼出里面的粗放原始感,而慢慢咀嚼后,能品出里面粗中有软,咸甜适宜的天然美味。这道菜具有原汁原味的质朴和醇厚感,有一种特有的农家风味。
炎热的天气里,喝下一碗和渣,尤其舒心开胃。
刚磨出来的新鲜和渣带着甜味,放置几天就变酸了,成了"酸和渣"。酸和渣与甜和渣一样好吃。尤其是冬天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