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乡间小饭馆[美食]》 70-80(第6/17页)
她掰掉山楂里的核,给它喂了一个山楂。嘟嘟吃了山楂,胖乎乎的脸立刻被酸到变形。
短粗的后腿一蹬,立刻远离了袁如珠。袁如珠啼笑皆非,她刚才吃的几颗山楂都挺甜的,就这么不巧给它喂了一颗很酸的山楂。
对面嘟嘟如临大敌地瞪着她手里的山楂,她哈哈大笑起来。
又吃了几颗山楂,袁如珠说:“幺姨爹,给我匀一些山楂出来,我煎了吃。”
“煎山楂?咋煎?”
“弄成糊糊了香煎,可好吃了。”
接近午时,袁如珠走进灶屋。她用盐水搓洗山楂,去蒂去核。
锅里倒清水和绵白糖,熬煮山楂。煮熟的山楂已经完全吸收糖液体,这时候她捞出山楂,放进料理机里,掺水打成糊糊。
山楂打成了糊糊,再倒水搅拌。为了让成品口感更顺滑,袁如珠又把山楂糊糊过滤了一遍。
过滤后的山楂糊糊少量多次搅拌进蛋液里。山楂鸡蛋糊糊搅拌到出现奶白色时,放蒸锅里蒸。
三分钟后过去,她揭开锅盖。锅盖一掀开,浓浓的山楂果香和鸡蛋鲜香扑鼻而来。她嗅嗅香气,取出碗。
将蒸好的山楂鸡蛋糊糊搅拌开,搅拌到细腻没有颗粒,倒入玉米淀粉。加了玉米淀粉,乡间出来的更容易定型,味道也更丰富。搅拌到顺滑无颗粒。袁如珠开火,热锅烧油,待油热,将山楂鸡蛋糊糊均匀铺进锅底。
小火慢煎,糊糊底部逐渐定型。定型之后,她用锅铲将其划成均匀的小块。
手握锅把手,一边翻锅一边慢慢煎,煎制过后的焦香融进浓郁的山楂果香和鸡蛋的鲜味里,糅合成的香味直引人食欲大增。
吴桂芳在边上择菜,她歪着头注视锅里,“你这做法倒是新鲜,也不知道做出来是啥味儿,不过蛮香的。”
“等下就知道了。”袁如珠笑了笑。她往锅里撒黑芝麻,继续煎。
煎到芝麻爆香,煎到山楂糊糊两面金黄,香煎山楂糊糊出锅。
金黄金黄的山楂糊糊上点缀着黑圆的芝麻,清新酸甜的山楂味里渗透着鸡蛋的鲜美和芝麻的酥香,让人闻之口水直分泌。
吴桂芳迫不及待尝了一口。
香煎山楂糊糊入口酥脆,芝麻经过油煎的酥香完完全全入了味。脆脆的锅巴裂开,里头香软甜糯,山楂的酸甜,鸡蛋的鲜美,玉米淀粉的软糯层层叠进,一一化在舌尖。
吞咽下去后,唇齿间残留着清新的果香,十分爽宜适口。
外焦里嫩,香甜软糯,果香四溢,清新爽口。
“好吃!”吴桂芳连连竖大拇指。她没想到,山楂这么做会这么好吃。
李长贵嚼着香煎山楂糊糊,一脸享受,“珠珠,我再去摘一些山楂回来,咱多煎一些吃?”
“好啊。”袁如珠咔嚓咔嚓吃着香煎山楂糊糊,给嘟嘟和小白喂了一块。
餐桌旁边的小桌上放着一张图纸,她拿起图纸看了看。
吴桂芳见她拿起了图纸,说:“珠珠,大堂两百平方,放得下多少张桌子?”
“三十多张吧,我打算只放二十八张,吉利。”
已经攒够钱建新饭馆,等天冷了,袁如珠打算休息,休息的这段时间就用来盖房子。
盖一座不小的房子,光是大堂面积就得占两百平方。再加上后厨,仓库,休息室,卫生间等等基础设施地,总面积很大。
其实按照现在饭馆生意的红火程度来说,饭馆的面积应该越大越好。然而袁如珠惜命,不想累死。
一个不太小也不太大的饭馆足以。
“到时候,把饭馆装修的漂漂亮亮的,跟镇上那家大饭店一样漂亮。”李长贵满面憧憬。镇上那家叫金樽的大饭店,金碧辉煌的,瞧着就漂亮贵气。他希望自家饭馆也能那么漂亮贵气。
“尤其是包厢,要装修得漂漂亮亮的!”吴桂芳补充道。
袁如珠笑吟吟,“嗯嗯。”她又塞了一口香煎山楂糊糊。随之继续看设计图。
作者有话说:
香煎山楂糊糊,酸酸甜甜果香十足,软糯鲜美,超好吃!咱们的破烂小饭馆要变成漂亮的饭馆了!
感谢在2022-09-25 16:54:00~2022-09-29 23:56:4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娇娇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颂月 38瓶;人人又余 10瓶;千斤小姐 3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74 ? 第 74 章 ◇
◎油醪糟◎
“芳菲, 去如珠饭馆吃饭吗?”王太太打电话过来时,林芳菲正在看清河卫视关于如珠饭馆的专栏节目。
“昨天去吃了饭,晚上做梦都还惦记着她家的饭。”王太太回味着昨日的美味佳肴, “今天你有空没,要不要一起去?”
“我……没时间。”林芳菲从胸腔里挤出这几个字。
“OK, 那下次约。”
通话结束。
林芳菲出神地凝视电视屏幕。电视里,穿着白色厨衣的袁如珠娴熟地翻锅。她的脸庞稚嫩, 然而功力却纯熟老道,仿佛是有几十年经验的大厨,浑身透着一股让人不自觉仰望的气势。
林芳菲怔忪。
这还是如珠吗?如珠总是沉默木讷, 干什么都畏畏缩缩的,哪里会有这般气势。
林芳菲心中五味杂陈。
……
饭后, 袁如珠和吴桂芳一人牵着一只狗, 去外面遛狗。公路上在施工, 挖掘机嗡嗡嗡扬起一路灰尘。
村里的公路已经在开始施工修建。
灰尘如雨雾洒下来, 袁如珠捂鼻子, 挡住尘烟。她抱起嘟嘟,连忙远离公路。
“幺姨,幺姨?快过来!”
吴桂芳站在公路边上一动不动, 袁如珠高声喊道。吴桂芳才醒神似的, 拉着小白急忙走开。
发现吴桂芳眼角未退却的笑意,袁如珠问:“幺姨你高兴啥呢?”
“嗐,”吴桂芳感慨, “村里开始修路了,以后咱坐车去外面, 屁股再也不用受罪了。”
吴桂芳嫁到清河村十几年, 忍受了十几年的烂路, 以后再也不用受罪了。
“如珠,多亏了你,要不是你,咱们村这路,也不知何年何月才能有人来修它。”
“我也没做啥。”袁如珠摸摸后脑勺,“这路也不知道要修多久才能修好。”她突然想到一个问题,“道路施工的话,食客们怎么来吃饭呀?”
“可以从别的村绕路绕过来。就是有些麻烦。”
如珠饭馆前,正在排队的食客们也说到了这个问题。
“那以后得绕远路来?天哪。”
“那不然呢,想要来吃饭就得绕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