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末日来的[七零]: 30-4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老公末日来的[七零]》 30-40(第7/39页)


    老生常谈,可好使。

    唐炳德很烦刘支书一直说这套话,但是他也知道这是真的。

    村里出个祸害,不只是大队干部跟着受连累,大队形象也打折扣。

    所以只要不是杀人放火流氓罪什么的,大队都是自己教育,各地都一样不只是他们唐家村。

    刘支书淡淡道:“老弟,咱们村已经快要变成贫困村,要是再变成祸害村,那可不妙啊。”

    唐炳德却觉得胸口堵着一口恶气,人心要是坏了,不会变好,而且还会带坏别人。

    以前他从来不会担心有人妄图毒害自己村的牲口,现在刘赖子开了这个口子,他就会怀疑、担心,既要多花工分安排人在牲口院儿看护,若是牲口出问题也会下意识怀疑是不是有人想害死牲口吃肉。

    若是其他人看刘赖子没有受到处罚,回头有样学样怎么办?

    这不是危言耸听。

    之前外村有人躲在路上□□妇女,就有人跟他学样儿。

    有人入室砍杀仇人,也有人跟他学样儿。

    正如“鱼仙人”所说,只有让他们知道这么做后果很严重,他们负担不起,他们才会害怕,才会畏惧不敢瞎学。

    他道:“刘赖子影响恶劣,不重判不足以树典型。我以前听说大牟家公社有两个知青为了吃肉毒害牲口,被判了五年劳改。”

    刘支书皱眉,不赞同道:“知青是知青,影响不到咱们,性质不同。”

    他苦口婆心地给唐炳德讲道理,可唐炳德却坚持重判刘赖子。

    这时候公检法没恢复呢,只要不是杀人的大案,其他大队就能负责,当然要想判刑枪毙啥的那得公社负责。

    现在公社的权力大得很,都不需要经过县里。

    见刘支书非要维护刘赖子,唐炳德用赌气的口吻试探道:“他这么重要的话,拿咱大队的棉花田换他好了。”

    刘支书气结。

    这人怎么油盐不进啊?

    他说得还不清楚吗?

    他不是护短刘赖子,更不是舍不得刘赖子,他是为了大队总体着想。

    做大队干部要站在大队的总体大局上着想,而不是只看一个点。

    他没好气道:“刘赖子虽然油滑,可他不至于这么胆大包天,我看许是有人挑唆他。”

    既然唐炳德不肯松口刘赖子,那就把肇事者扩大范围,看看能不能多牵扯几个。

    要是有知青参与,那回头就栽在知青头上,也不会影响唐家村的声誉。

    反正外面大队出了事儿,如果是自己人干的,大家就连他们大队也奚落,如果是知青干的就不相干。

    知青没把插队的地方当家,社员们也不把知青当家人,大家都是强扭的瓜,泾渭分明。

    主要是刘支书虽然不像唐炳德那样喜欢四处巡逻,可其实他对大队的情况了如指掌,知道刘赖子平时不老实,和几个能闹腾的知青接触也多。

    有几个知青刺头不是嫌弃干活儿累就是嫌弃工分低,还想偷社员家的鸡鸭,要么就分口粮的时候不满,大队举荐别人读工农兵大学的时候闹腾。

    如果能给他们弄走,刘支书觉得也挺好。

    让刘赖子直接交代同伙儿,他是油盐不进的。

    他笃定大队不会从严处分他,他了解刘支书的办事原则。

    唐家村大队的声誉跟他的政绩以及他在县农业局当科长的儿子的前途息息相关。

    还是唐炳德怒喝一声,直接让人押送他去公社,“过几天公社有公审大会,现在都是从严处罚,他竟然敢毒害牲口,这就是破坏农业学大寨,破坏社会主义农业大生产,用心险恶!不枪毙也得判个十年劳改。”

    劳改和劳改也不一样。

    轻型犯人,五年以内的就在劳改农场种地干活儿。

    重型犯人,超过五年的基本都要去煤矿、采石场等重体力劳动监狱劳改。

    如果判刑超过八年的,那基本要负担最重的劳动任务,死在那里也是常事儿。

    刘赖子一开始还老神在在,觉得刘支书不会同意,谁知道飞毛腿带人直接押送他出发,刘支书都没吱声拦下他。

    不等走出村口,刘赖子就崩溃了,又尿了裤子大喊着:“是吴知青他们指使我的,是他们收买我的!”

    刘支书一块石头落了地,真有知青参与呀,那好办。

    他跟唐炳德道:“我就说刘赖子这人虽然奸懒馋滑,但是本性不至于那么恶毒,定然是别人挑唆他的,果然。”

    唐炳德脸色却没好转,这更可恶!

    刘赖子招供,吴金几个也无可抵赖。

    第二天那大队上报公社,证据确凿无可抵赖也不需要花费时间调查,虽然牲口没被害死,但是刘赖子几人行为恶劣,所以公社还是从严判处。

    吴金去砖窑厂服刑一年另外两人服刑半年,刘赖子采石场服刑三年。

    虽然刘赖子判刑更重,但是因为有知青掺和抵挡了火力,刘支书也没再坚持留下他。

    同样的,他对唐炳德的不满也与日俱增。

    他总觉得唐炳德已经不能胜任大队长的职务,或许应该找个不那么强硬的人来当。

    刘赖子被判刑以后,除了刘家人哭天抢地的,其他大部分都很高兴。

    尤其唐炳德感觉出了一口恶气,大富农更是拍手叫好,娘的,差点陷害到他呢。

    唐爹则受到了大队表彰。

    几日后生产队全员会议上,唐炳德亲自表扬了他,给他发了一张刘支书亲手写的奖状。

    虽然只是一个大队表彰,却也倍有面子,让人羡慕骄傲。

    大队委员会也通过了让唐福林一起管理牲口院儿的决议,额外给他一天补贴三个工分。

    这样唐爹一天有13个工分,其他整劳力一天是十个,支书和大队长有工分补贴一天是15个。

    唐爹一边不好意思,一边憨憨地笑着,保证全心全意帮饲养员饲养牲口。

    他涨红了脸,憋了半天,最后吭哧道:“我争取、让、让咱大队的母马,一年、一年下一头小骡子。咱们牲口多了,干活儿又快又省劲儿!”

    牛耕地好用,但是骡子干活儿更快,力气也不小,所以骡子是大队最喜欢的牲口。

    骡子有两种,马骡和驴骡,马骡个头大力气大,是大家喜欢的,驴骡跟驴差不多没有优势,所以大家说的骡子基本都是马骡。

    马骡是母马和公驴□□下的崽儿,□□不易,受孕不易,所以骡子数量少一些。

    唐爹就想大队长让自己帮衬牲口院儿,别的他没有大富农做的好,那就帮大队多生一些小骡子呗!

    骡子除了自己大队用,还能卖呢,骡子很贵的!

    有那粗鄙不讲究的哄笑起来,“福林哥,你使使劲儿,争取三年抱俩!”

    第33章 商量亲事

    唐大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