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穿到古代嫁山神》 130-140(第19/22页)
地有相连起来的好几个庄子,他们到了之后,人一看见他们拖家带口的,也没穿书生袍,就知道他们是来玩儿的,在他们出了钱之后,立即给他们安排了可以暂住的院子,告诉他们可以到哪里吃饭,以及最近书院庄子上可以赏的景,还告诉他们再往东走一段可以去登高,那边山上也有庄子,路上还有观景亭,是书生们平时最爱结伴前往出游的地方。
这人一边和他们介绍,还一边总往余冬槿脸上看,瞧着有点疑惑,大概是之前见过余冬槿,但又不确定,所以才这般表现。
余冬槿装作镇定自若,也不接他好奇又疑惑的眼神,装作是第一次来这儿,什么都要问一问。
这人才逐渐放下了心里的疑惑,觉得可能是自己想多了。
他们随后在条件还算不错的小院里安顿好行李,然后拿了两包点心提着樱桃,先去了书院那人给他们介绍的,也是从从最感兴趣的听学阁。
那里据说是最靠近内院,也就是学生们读书的地方,可以从那里俯视整个书院内院,还可以听见学子们的读书声。
余冬槿其实都没听明白过去的路要怎么走,但好在有遥云在,在他的带领下,一家四口路过了一圈圈的廊桥水榭,上了几个石阶,很快来到了听学阁上。
不过这里,却早早就有人在了,是两个正坐在阁楼围栏边的椅子上,正往书院里看的中年人。
两边人互不打扰,余冬槿抱着满脸好奇的无病,遥云抱着满脸期待的从从,从这一高处,不远不近的去看书院内院。
内院很大,这个点,学生们还未下学,从这里,也确实能听见书院里,父子们的讲课声,与学子们的读书声。
从从很高兴,告诉伯叔和叔叔,“等我长大了,也要来宏章书院读书!”
声音不小,带着一股子豪情,引得一旁的两人纷纷侧目。
余冬槿抱歉的对那两人笑笑,轻声对从从说:“好,但要先等你考上秀才,取的好名次。”据他所知,这宏章书院好像不是那么容易可以进的,至少要考上秀才,且在所在州府名次不能太低。
原身读书还挺厉害,可惜了,余冬槿有点心虚的摸摸鼻子。
从从认真点头,声音也放小了,“嗯,我会努力的。”但说的很认真。
那两个中年人听了,不由相视一笑,大概是觉得这孩童的童言稚语很是有趣。
他们在听学阁上呆了一会儿,从从蹬蹬腿,自己坐在了护栏边,趴在护栏上盯着书院里看,一副我十分心动但可惜我太小的模样。
余冬槿与遥云相视一笑,也没多嘴说他,带着无病坐到了另外的凳子上,把带来的点心和樱桃摆上。
想了想,余冬槿还拿处带来的包装纸另外装了些,给那两个穿着讲究,看起来不太一般的中年人送了一份过去。
“这是小子自己做的饼干和蒸糕,还有乡里老伯给的樱桃,两位先生若是不嫌弃,可以尝一尝。”他对两人笑了笑。
两个中年人没想到他居然会有这番动作,有点惊讶,随即不动声色的对视了一眼,其中一位便对余冬槿拱手笑道:“那就多谢公子了。”
余冬槿摇摇头,也没多客气,他主要也是觉得就他们一家人吃,别人在一边看着,感觉有点不好意思而已。送完了东西,他回去坐着带孩子吃点心,“无疾,别看了,以后有的是机会的,咱们来吃点饼干。”
从从应声,跳下来拿饼干吃。
赏完了内院的景色,时间也差不多了,他们收起东西,牵着孩子,去尝了尝书院里为客人们准备的晚饭。
可以说,很一般,价格还不便宜,但却就只是普通水准。
吃的余冬槿忍不住和遥云嘀咕,“我看院子里有厨房,咱们要是多待几天,不如自己做算了,就算煮个面也比这好啊,就是得想办法去搞点菜和米面什么的。”不过这个对他们来说也不是什么麻烦事儿,为了一口吃的,他愿意麻烦点儿。
遥云也不喜欢这里的饭,闻言点头,还和食欲不佳的从从说:“等明日,伯叔烙饼给你吃。”
余冬槿也道:“咱们还有点心,你要是不爱吃这儿的饭,等下回去吃点点心。”
从从顿时高兴了,放下筷子点头:“好!”
只有无病,这家伙吃的是余冬槿让厨房特地给他弄得肉糜香菇鸡蛋羹拌饭,味道虽然也普通,蒸的还有点老,但他也没嫌弃,吃的挺香的。
这家伙向来好养。
140
吃完饭, 天已经不早了。
但这会儿已经是夏季,天黑的晚,一家人闲来无事,又看孩子们也精神, 便预备去这儿的栀子园看看。
书院里人给他们介绍, 告诉他们这会儿正是栀子花盛开的时候,空气里那若隐若现的栀子香味就是从栀子园那边传来的, 说他们要是感兴趣的话, 可以去园子里赏花, 说那片栀子园不小,里面还有亭台楼阁与水塘, 若是有兴致, 有几处亭台里还放了棋,有时候赶得巧了, 还会有教授琴艺的夫子去园子里的琴阁里弹琴,他们可以去那里边观景、下棋、听曲,很是风雅。
风雅不风雅的先放到一边, 但余冬槿被这空气里若有若无的栀子香味勾的确实心里痒痒, 还真想过去看看, 遥云倒还好,余冬槿要去哪儿他都愿意跟着,而两个孩子, 从从对栀子园也很感兴趣,无病就不用说了,大人去哪儿他去哪儿。
地方不太近, 是在他们院子所在的庄子大路相连的另一处庄子里,在山脚下的另一头, 他们得赶车过去。
一家人赶着车拐过去,越靠近,那栀子花的香味就越浓,很快,他们便走过几道圆形拱门,来到了满园绿白的栀子园。
这栀子园还真不小,一进园子,余冬槿就被这满园的香味弄得使劲儿吸气,这感觉实在太好了,他连忙迈上了园中的小路,去看路旁灌木上的花。
走在花丛里,余冬槿拉过遥云的袖口闻了闻,道:“真香啊,都把咱们身上给染香了。”说着又闻了闻自己的袖子。
从从闻言,也闻自己的袖子,然后挺高兴,说:“果真雅致!”
无病见了,也学着闻了闻,学哥哥煞有介事的点点头,“呀!”
余冬槿好笑,这两个小小的人啊。
这片栀子园,与以前余冬槿见过的苏式园林不一样,更简单古朴一些,占地面积不小,小桥流水楼阁亭台比较少,更多是树木与花草,院子里除了随处可见,正开着花的栀子,还有未开花的石榴树和高大的梨树,梨树已经开罢了花,现在枝繁叶茂,叶子中间藏着许多一颗颗小小的还远远未达成熟的绿色果实。
余冬槿:“这里春日的时候肯定也很漂亮,梨花开的时候,一片一片的白,想想就也很不错。就是这梨树看起来不像是好吃的品种,好像是那种吃起来很粗糙的棕色皮的梨子,只能用来煮水喝或者蒸着吃。”
这种梨是三云这边比较常见的一种野生梨,长得和以前余冬槿在乡下摘过得野梨子差不多,吃起来口感很差,多渣,有些还会有点儿麻嘴,但因为结果多不挑地,随处可长,所以很受农人家孩子们的喜欢。
不过这种梨子用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