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读心后成了千古明君: 80-9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被读心后成了千古明君》 80-90(第17/24页)



    “农家出身,那家里让你读书一定不容易吧?”

    吕闻:“回陛下,草民的全靠父母与兄弟姐妹托举,才能考中举人,乃至进入殿试。”

    “那朕问你,你砍过柴吗?”

    吕闻:“没有。”

    “你种过地吗?”

    吕闻:“没有。”

    “你平时看官营报纸吗?”

    吕闻:“草民既要忙着学习诗词歌赋,圣人之言,又要学习数学之术,又不像出身高贵之人,有名师教导,事半功倍,没有什么时间看报纸,所以只看了科举规制那一日的报纸。”

    “那你家每日吃多少粮食?”

    吕闻:“这,草民不知。”

    “每月买盐花费多少?”

    吕闻:“不知。”

    “你家有多少亩地?去年收成多少粮食?交粮税多少?这你总该知吧,你是家里的读书人,这跟小吏打交道总该你出马了吧?”

    吕闻满头大汗:“这……草民不知。”

    贺疏舟长哼一声,“这也不知,那也不知,出身农家,连家里几亩地都不知道,还说杜竹月出身官宦世家,是得了捷径的出身高贵之人,朕看你才是农家里的少爷,有少爷病,却无少爷命,怕是平时吃饭都要家里人喂到你嘴里吧?”

    满堂大笑,就连本来紧张惧怕无比的考生们,也被陛下所言逗笑。

    贺疏舟又翻到了吕闻的试卷:“报纸也不看,策论也是浮于表面,满口圣人之言,若是五百年前,倒还算是一篇好策论,可如今大巍日新月异,你这篇策论也只有几百年前的人能欣赏了。”

    “朕科举是选官的,又不是考圣人之言的,你喜欢做学问考了举人就去书院当老师,又何必来科举,若是让你做官,怕是要让所辖之地倒退几百年。”

    寂静的朝堂又有了憋不住的笑声。

    吕闻两股战战,不敢回答。

    “来人,将他拖出去,废了他的进士功名,等这位农家少爷知道家里有几亩地,再来京城考官吧?”

    吕闻这才意识到,因为他的嫉妒之心,一切都完了,被侍卫强行拖走的吕闻不禁大喊。

    “陛下,你让女子考科举,有违天道,废除妾制,让女尊男卑,与男人纠缠,不为先祖传宗接代,倒反天罡。你才是天下最大的昏君。”

    完了,难道这些站在朝堂之上的男人就能看着一个女子成为状元,以后进入内阁,封侯拜相站在他们头上吗?废除妾制,这些大臣们就愿意吗?

    既然一切都完了,已经得罪陛下了,那就激起这些大臣的逆反之心,让这些大臣保他,他是家里最出息的人,他不能灰溜溜地回去,这比杀了他还难受。

    令吕闻没想到的是,这些大臣们听到他的话,非但没有保他,劝谏陛下,反而将头埋得更低了。

    贺疏舟听到吕闻的话,抬手拦住了拖他离开的侍卫。

    看了看站在一旁一言不发的大臣们。

    【你们也是这么想的?】

    大臣们虽然以前那么想过,但跟着陛下久了,哪里不知陛下这些做法是为了大巍好,连忙表态。

    钱之荣:“陛下,臣认为您废除妾制,让女子考科考,可继承财产十分正确,同样都是人,为何女子就要低人一等啊?至于说陛下女尊男卑,更是无稽之谈了。”

    御史大夫:“陛下若是有错,臣万死也要劝谏,臣没有劝谏只是因为认为陛下的新令是对的,不是因为惧怕了陛下。”

    满朝文武也连忙应和。

    见无一人帮他说话,吕闻心如死灰,这才是真的完了。

    贺疏舟又看向吕闻:“朕只剥夺了你的进士功名,是在给你机会,三年以后,若你能反思自己,有了真正的同理之心,懂了家人的辛苦,懂了百姓的多艰,能够成为一个好官,未必不能再考中进士,博得一个好前程。”

    “可你却冥顽不灵,还妄想鼓动朕的群臣来为你驱使,你就是三个脑子加起来都比不过朕殿内的任何一位爱卿,还想着撺掇人呢?”

    殿内又传来憋不住的笑声。

    “吕闻不尊圣上,殿内咆哮,满嘴胡言,剥夺他的所有功名,永不可科考。”

    吕闻被拖出去以后。

    贺疏舟也是十分无奈地叹了一口气,又看向第二人的试卷和资料。

    “诸高发。”

    站在杜月竹旁边的男子诸高发站了出来。

    “岭南,也是出身农家?”

    诸高发:“回陛下,草民是出身农家。”

    殿内所有出身农家之人,早早就将刚刚陛下问吕闻的问题在心里过了一遍,并早已在心中给出了答案,诸高发也不意外。

    不过令诸高发没想到的是,陛下并没有问他刚刚的问题,

    “家里种了哪些粮食?各种了多少亩?”

    诸高发:“回陛下,家里的二十亩水田种了水稻,二十亩山地,十亩种了土豆,十亩种了玉米。”

    “你出发前家里的收成如何?”

    诸高发:“回陛下,草民出身岭南,水稻可收成两季,而土豆和玉米也可收成两季,臣七月初赶来京城,五月家里就有了今年的第一季收成,其中水稻每亩三百斤,土豆每亩一千一百斤左右,玉米每亩五百斤。”

    贺疏舟:“不错,玉米晒干之后,可以用作粮食,也可用来做牲畜饲料,制糖和酿酒。朕若是让你开办一个厂,加工玉米,你会将玉米加工为何物?”

    诸高发思考片刻:“回陛下,草民认为如果玉米厂建在岭南,应该首先建立牲畜饲料厂,如今有了土豆和玉米,大巍的百姓已经不缺粮食吃了,可他们还缺肉蛋吃,而将玉米喂牲畜,就可让大巍的百姓养更多的牲畜,能吃得起肉的百姓也越来越多。”

    “至于酿酒,岭南每年产两季水稻,用稻谷酿酒比玉米盛行,而制糖,岭南盛产甘蔗,甘蔗制糖也比玉米更合适。”

    贺疏舟:“不错。”

    又问了几人,皆是表现不错,又问到会试第八名容邦。

    贺疏舟看看容邦的资料,容邦家世代工匠,其父容亿善做机关奇术,看到这里,贺疏舟微微点了点头。

    “容邦,你父亲在青州可是出了名的能工巧匠,你可得到他几分真传?”

    容邦犹豫了一会儿:“草民虽十年寒窗,但也对父亲所学颇感兴趣,也是师从父亲学了三分。”

    贺疏舟打开容邦的人物面板,见上面写着容邦擅长机关奇术,技术比他的父亲还要好,就知道容邦是谦虚了。

    容邦见陛下突然间和煦了不少,就知道自己的问答陛下应该是满意的,不过,容邦还是大着胆子提出了从刚刚起就一直萦绕在他心头的疑问。

    “陛下刚刚所说的火车,不知是以何力运行?不知可有图纸?”

    贺疏舟在月初刷新到了火车和铁路制造的图纸,可惜高达三万积分,就算把他的所有积分都算上,也还是差上几百分,也只能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