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同人文推到秦皇汉武面前: 20-3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当同人文推到秦皇汉武面前》 20-30(第15/23页)

了,杨文干担忧之下,直接在庆阳举兵反叛!

    庆阳距离长安太近,李渊当时就慌了神。

    也或许,李渊不是没怀疑过李建成是否是想举兵逼宫。@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总之这件事爆发后,李渊首先就命令李世民去平叛,并且对李世民承诺:若此事真是李建成所为,还是你去最好,你回来后,朕就改立你为太子,将李建成改封到蜀地。

    但是,等李世民真的战胜而归,也找到了证据,李渊又反悔了。

    ——是的,他又又又反悔了。

    李渊给李世民画大饼不止一次,在李世民打下大唐半壁江山时也承诺过,说大唐未来的太子定然是你,结果最后李世民却成了秦王。

    到这一次平叛之后,李渊重新上演旧的戏码。

    他不但不提之前封太子的事情,还提出要把李世民封在富庶的陪都洛阳,希望通过在洛阳建府的优待来平息兄弟纷争。】

    朱元璋哼哼几声,带着些许自傲:“朕对自己的标儿就不会如此,说了要封他做太子,他就一定是太子!”

    他甚至把自己的所有文臣武将都留给标儿用,父子俩完全可以共用一套班底,根本不忌讳什么父衰子壮。

    儿孙们在一旁,既羡慕,又有些惋惜。

    朱标不仅是个合格的好太子,也是合格的好兄长。

    唯一的缺点,就是太短命。

    朱元璋显然也想到了这里,悲伤再次浮上心头,看向还没撤去的灵堂方向,重重一声哀叹。

    【李世民听到这话半信半疑,同时还非常有危机感。

    因为他虽然也通过秦王府招募人才,实际上留守长安留在秦王府的不过才八百护卫。

    但是如果真由李渊下命令了,自己即使是儿子,能不从吗?】

    “八百对两千,也不是不能打。”多次以少胜多的刘秀表示,还是有翻盘的机会的。

    只是重点不是八百护卫和两千长林卫谁更能打,而是上面还有二人共同的父亲李渊。

    想到这里,刘秀忍不住想到自己当初起兵的情形,大逆不道地想着:

    还好他爹走得早!他父亲刘钦在他九岁时就去世了。可不是每个老父亲都如刘太公那样知情识趣。不然若是他跟李世民一样打天下,老父亲要居高位,以大汉以孝治国的理念,没准还真得禅让……@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事实证明,不能。

    尽管李世民提前知道了事情会爆发,各种派人提防,甚至提前提醒要出宫避暑的李渊,表示太子在招募兵勇。但是李渊不相信!

    李建成向来监国善文,善舞会招募兵勇的不是秦王你才会做得事吗?

    李世民无奈。

    再加上李元吉的诋毁,为了不引起李渊的猜忌,只能陪同父亲和弟弟一起走上老路避暑。

    尽管李世民特意留人在长安盯着,但是杨文干的叛乱还是一如历史爆发了,而且李渊还是如同武璎预言的那样,给李世民画大饼让他去平叛。

    李世民知道这个大饼终究是个骗局,平叛都是兴致缺缺。

    但毕竟是自己生父,李世民又带着些许期待,于是比历史上更快的速度平叛后,回长安等待李渊的回复。

    结果,还是那个结果。

    哪怕平叛速度更快,证据更全,身为皇帝,就是有反悔的资本。

    李渊说不认就不认!

    李世民要是再说,就说他不顾手足亲情故意打压太子!

    李世民会高兴吗?

    当然不会,他差点气疯了!

    李世民在秦王府上气得像只喷火的公牛,快速地走来走去时,武璎在一旁淡定背诗:

    “人生就像一场戏,今世有缘才相聚……为了小事发脾气,回头想想又何必。别人生气我不气,气出病来无人替。我若气死谁如意,况且伤神又费力……”

    李世民:“……”

    “你还挺有才华。”

    “那可不!”武璎拍拍翅膀,又抬起爪子挠挠头,“愚蠢的人类!”

    李世民叹气,他不就是愚蠢吗,才会一而再再而三的相信了父亲的空话。】

    李渊:“……”

    感觉被骂!

    “这是谁写得小说!怎么写得朕一无是处!”

    李渊的手狠狠抓住座椅扶手,用力的仿佛是捏紧了写书人的咽喉。

    从北周的唐国公和襄阳长公主女婿,到隋朝的唐国公和皇后外甥,到大唐的唐高祖,李渊也是经历颇多。

    李渊算是含着金汤匙出身,自幼富贵,接受良好的教育,一直身处优渥,玩弄权术也是贵族的那一套。

    他经历过北周周武帝和襄阳长公主的喜爱、经历过隋文帝和独孤皇后的喜爱,也经历过隋炀帝的猜忌,经历过盛世,也经历过战乱。

    但是在小说里,仿佛只会欺骗儿子给自己做事,把李渊气得不轻。

    “这民间小说,写得什么东西!怎么都不知道考据考据朕的为人!”

    李渊委屈极了。

    作为一名有着深厚底蕴的贵族子弟,李渊自认为自己风度不凡,虽然也阅读过不少书籍,还没见过如此乱七八糟的书。

    当年在窦府射孔雀迎娶美人芳心时,他明明俊美帅气还箭术非凡;

    后来在隋炀帝的猜忌下饮酒作乐自污时,他隐忍善谋,为成大事不拘小节。

    隋末天下大乱,他也是及时举兵,最终赢得了天下。

    就算没有亲自领兵,运筹帷幄、定鼎江山也是称得上。

    怎么天幕只写他如何权衡,不写他何等风采?

    第27章 《穿成李世民的鸟后》4

    【李世民自此, 发现了这只白凤头鹦鹉的不凡之处,也收下了献鸟人的投诚。

    也因为白凤头鹦鹉的特殊,献鸟人被留在了秦王府, 一起成为了秦王府的一员。

    对此,武璎是很激动的:她岂不是可以近距离观察唐太宗是如何养成的?

    而献鸟人则是苦笑, 他怎么也没想到, 自己只不过是抱个大腿而已,就被迫成为了心腹。

    要知道不少人的抱大腿, 是两边倒,秦王这边送礼, 也不耽误去给太子送礼, 这被迫成为秦王心腹, 岂不是被绑死了?万一斗争是太子党胜利了怎么办?】

    对于献鸟人的想法,唐朝大臣接受良好。

    比如杜家,此时杜如晦早已去世,但是杜如晦的次子和弟弟都各有想法。

    杜如晦的次子杜荷,娶了唐太宗的城阳公主,并且一直辅佐太子李承乾,是李承乾的左膀右臂。

    此时, 李承乾与李泰已经争锋相对,重现当初李建成与李世民的争锋,而杜荷是坚定的太子党, 给李承乾出谋划策想要谋害李泰。

    而杜如晦最小的弟弟杜楚客, 在杜如晦去世后被李世民接入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