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康熙后宫生存手札(清穿)》 23-30(第11/15页)
就找了人问过,到了年底宫里会放出去一批人,然后没等她使银子,管事的嬷嬷就把五个小姐妹的名字和当差的地方问了记下来。
倒是没想到这还没到年底,年龄最大的阿福她们居然就出宫嫁人了,这速度也太快了吧!
几人坐在里屋叙着旧,攸宁还叫人把新研究出来的美食都摆出来,一边说话一边吃着。
然后她就从阿福口中听到了堪称机密的最新消息,太皇太后要给攸宁兄长赐婚的事情暂时黄了。
那位姓氏为乌雅的格格据说旧疾复发,没有几个月是养不好身体了。
最重要的是,阿福出去以后从夫家那打听到,那位乌雅格格不是别人,正是承乾宫乌雅贵人的亲妹妹。
在乌雅格格‘患病’之前,乌雅家找人去给乌雅贵人问过这事儿。
说到这里,阿福有些不好意思道:“完颜家和乌雅家,素来是有些不对付的。”
完颜家就是她嫁的夫家姓氏。
第28章 第二十八章 打卡第二十八天
永寿宫正殿。
惠嫔看着攸宁遗憾道:“偏巧那姑娘身上不好, 倒浪费了太皇太后凑成的这一番好姻缘了。”
攸宁听着惠嫔把事情原委缓缓道来,她说的和阿福说出来的分明是一件事,但又是不同的说辞了。
紧跟着惠嫔安抚的话, 攸宁也只是微笑着点头, 反正她应该是个什么都不知道的人,任外面发生了什么, 也只能从惠嫔口中得知。
其实究竟是真病了,还是乌雅家瞧不起瑚家,都不要紧,攸宁短暂不高兴了一下就想得很明白了。
瑚家确实是落魄,好人家的女儿要嫁都得掂量一下, 何况是乌雅家这种可以说是内务府世家的豪门,这简直不能说是下嫁了, 完全就是扶贫。
乌雅贵人为妹妹考虑这些亦无可厚非。
所以她先前就和阿福说了,她不会因为这件事就去找乌雅家麻烦, 没有必要,本来就高攀不上,要是再去闹一场那场面简直就更难看了。
阿福便也道,完颜家把消息传进来, 其实就是看中了她和攸宁以前关系不错,这会儿她步步高升,所以完颜家想来个锦上添花,旁的念想是一点没有的, 她要是有用得上的地方也尽管使唤。
阿寿也紧跟着说齐佳家里也是这个想法。
同是镶黄旗下的包衣,这两家哪个单拎出来都比瑚家好多了,虽然人家就是稍稍示好,不可能真的把鸡蛋都放在她这个篮子里, 但人家既然有意结交,还有阿福和阿寿在,攸宁自然不会拒绝,默认了两家的来往。
多认识些人总没坏处。
再者,攸宁自己觉得瑚大娶亲也没必要太高调,符合自家家境就行了,没必要非得高攀人家,强让出身豪门的乌雅格格嫁过去,也未必就是好事。
要是能让阿福阿寿借着夫家的人脉介绍个差不离的,双方看对眼,安安稳稳的过日子就行
在她思考的时候,惠嫔安抚完她,便说起了另一件事。
眼看着就是乞巧节,宫里盛行在这日供花果,食用巧果,向织女乞巧,无论是嫔妃还是宫女,在这一日都能小小热闹一下,也算是大家都喜欢的节日。
惠嫔叮嘱道:“大膳房早就开始做巧果了,皇上说了叫各宫多少也做些,凑个热闹。咱们宫里的巧果,便要托付给你了,你有什么要用的东西,只管拿着我的牌子去内务府。”
她说到这里似乎想到什么,又带着点笑意提点她:“这些巧果也会送去皇上,太后和太皇太后那儿,到时候少不了你的赏赐。”
这是个在皇上面前露脸的好机会,瑚氏的手艺在各宫都小有名气,惠嫔自然而然就把事情交给了她。
攸宁没有拒绝的道理。
以她的位份,太皇太后和太后这种身份的人眼里压根儿都看不到她,能在这两位心里挂个名,全靠她折腾出来的那些甜点,可以说是厨艺现在完全就是她的特长,发挥所长的事情,她当然不能含糊了。
何况,她现在有美食buff在身,这件事之前,她还正愁着用什么理由把自己亲手做的东西送去呢。
就算如此,她回去也要花心思琢磨,让自己做的巧果能直接脱颖而出,才有可能让太皇太后她们多看两眼,吃不吃,还不一定
*
“玛嬷还是吃不下去吗?”
和安格格到慈宁宫正殿的时候,刚好看见宫女们带着膳食出来,她发现碗碟里面仍然是干干净净的,一猜就是玛嬷又苦夏了。
宫女抬头才发现面前的人正是前几日才入宫的和硕和安格格。
这位格格的出身说来也很是不凡,她的阿玛是皇上的叔父,已故的前裕亲王,亲哥哥是如今的庄亲王,额娘则是从科尔沁来的郡王之女,当初还是太皇太后亲自主婚,和安格格本人也是由太皇太后指婚给了自家子侄。
奈何不过两年那位郡主额驸便早逝,寡居的和安格格便也自科尔沁返回了京师,应太皇太后的话要在宫里小住些日子。
宫女迎着她担忧的眼神道:“老主子还是不大愿意吃这些,主子爷在里头陪着,叫奴才们另做些新鲜东西来。”
说着,就步履匆匆赶上了前面的宫女们。
和安格格听到皇上也在,便止了步,不欲进去打扰。
她年幼的时候也在慈宁宫住过些时日,和这位堂弟倒是见过面,关系不差,不过隔了几年再见,感觉又是不同,总感觉这个堂弟身上威势越发重了。
往回走的时候,她又碰到了也从科尔沁来的博尔济吉特格格,如今皇上的贵人,据说玛嬷给她拟了个封号为“宣”。
宣贵人很难得在慈宁宫见到和自己年龄差的不太多的女子,可巧这位和安格格还会说蒙语,因此很快就跟她混熟了。
“正找你呢,快来,我弄到了些好吃的东西,给你换换口味。”
宣贵人上来就拉住和安格格,有点怜悯地招呼着她。
和安格格跟着她走了,却不抱什么希望地道:“别白费心思了”
返京的第一日,和安格格就忽然水土不服起来,所有带着奶味儿的东西,甚至是羊肉烤肉之类的,她一吃就吐,只能被迫吃素,跟庙里的尼姑唯一的区别就是她还有头发。
作为半个过来人的宣贵人对此深表同情。
科尔沁简直就不是人呆的地方,她一个本地人都不喜欢,更何况是自幼在紫禁城长大的金尊玉贵的和安格格,能活着回来就不错了!
她打小在科尔沁长大,本来没觉着科尔沁有什么不好的,吃喝玩乐样样都有,风沙是大了些,但她早习惯了。
直到她被族人送来千里之外的紫禁城,才发现过去十多年她过得完全就不是人能受得了的苦日子!
等她吃过宫里膳房各种美味佳肴后,再尝着家乡饮食就有想吐的冲动,再然后,一种名为奶油的东西瞬间俘获了她的胃口。
今天她就是来拯救和安格格的胃口的!
太皇太后苦夏,连膳房做出来的奶油蛋糕都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