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康熙后宫生存手札(清穿)》 30-40(第14/15页)
自己会比她们眼神还更凶恶。
然而现在
她表现得非常之镇定,理直气壮地盯了回去, 看得对面的蒙古福晋敢怒迟疑着不敢言。
皇上刚刚临时给她套了个宁嫔的壳子,大概也是方便她这会儿狐假虎威?
要是他一走,自己因为位份低就被这些女人看不起,进而轮番上阵挤兑个狗血淋头, 那可就尴尬了。
非要以君臣来论的话,这帮人伤害太子和皇子就是不对,皇上没有降罪给他们已经是非常给面子了!
如果说现在以上想法也许只是皇上一厢情愿,那等到几年之后这些蒙古人看到朝廷不但没被三藩拖垮, 反而修养几年又连续对着南边和北边开战,到那个时候,这也就不只是设想了。
这也是皇上给力,让她知道后面都是他们这边占优势,她才敢站出来说话。
要是清朝彻底被三藩拖垮,不几年就要退去关外苟延残喘,她吃饱了撑的才会出来得罪人。
大阿哥擦完剩下的伤药,攸宁就让人去外面塞给了他的哈哈珠子们。
大阿哥的伤是想护着太子伤的,他有哈哈珠子护着伤得不严重,反而是那些忠勇的哈哈珠子们为了护着他而顾不了自己,伤得还比较多。
接过伤药藏在袖子里,大阿哥临出门前和太子对视了一眼,贵妃还在对太子嘘寒问暖,想也知道肯定顾不上太子身边那些人,于是领会了他的意思。
大阿哥捏着药瓶子,寻了个由头退出去,和贵妃一比,他深深觉着瑚娘娘人真是好,难为她这个时候还能想得到他的哈哈珠子们。
自来皇子们的哈哈珠子要不就是从母族选,要不就是皇上从各家信任的大臣里挑。
惠嫔母家不显,大阿哥的哈哈珠子就是从大臣家挑出来的,其中有两个是他幼时抚养过他的大臣噶禄的儿子,比他年纪大一两岁,自幼一同长大,如亲兄弟一般,而其他人也都是戴佳氏这一辈的子弟。
更别说他们刚刚护着自己时那股子勇武的劲儿,更让他这个当阿哥的看得心里激动不已。
连带着太子那边的哈哈珠子也是,太子的哈哈珠子是从赫舍里氏挑选的,他和他的哈哈珠子们以前和他们还不熟悉,可是经过这回并肩作战以后,大家看着对方的眼神都热切了几分。
大阿哥晃晃悠悠走进内殿,老远就听见闹哄哄的声音,等他进去的时候他的哈哈珠子们一个个鼻青脸肿起来磕头请安,旁边太子的哈哈珠子们也跟着行礼。
一群人眼看着他拿出了伤药给了一个,都很不见外地围在旁边开玩笑想抢。
看着他们还能闹起来,大阿哥就放心了,旁边有人抱着脸哼哼唧唧个不停,大阿哥听烦了踢他一脚,笑骂道:“你自己荷包里没带着药?用好了赶紧给人分分!”
其实他们各自荷包里也都有药,受的那点伤足够用了,不过宫里的药到底是好些。
再者,大阿哥现在还沉迷在刚刚的战斗里,虽然他们输了,但是他脑子里已经转了好多想法想着下次施展了,所以迫不及待要过来跟人商量。
他在这里聊得正欢,那头太子也出现在了门口,他的哈哈珠子们又是另一个样子,不似大阿哥和自己人一样不拘小节,刚刚从他手里接过伤药,也是沉默着一个接一个的抹着,现在对着太子也是,恭敬有礼,但是眼里的忠诚是做不得假的,而太子的做派也更加像皇上
正殿内,攸宁这个“宁嫔”的身份勉强哄得了蒙古福晋,却哄不过知根知底的安嫔,荣嫔和僖嫔等人。
只不过安嫔万事不关心,僖嫔在嫔位里面一贯垫底,也是个低调行事的人。
唯有荣嫔默不作声看完全程,只觉得她以前在别人眼里都是那种上不得台面,仗着有了点宠爱就不规矩的人,却没想到她竟然还有这么硬气的时候。
好在她及时把二格格那性子掰过来了,不然碰上硬茬子也不好。
上首,贵妃倒是没想太多,只觉得皇上当着众人面护着她,说了瑚氏是宁嫔,那便是宁嫔吧。
提前叫上嫔和回了宫再换称呼也没什么区别。
倒是皇上先前说的围猎,她有些担心,现在孩子们都闹成这样了,等到围猎那日,她得更加小心着才是,要是在那时候再闹出事来,就真成笑话了。
她难得肃容道:“安嫔,荣嫔,僖嫔,宁嫔,你们也都退下吧。”
众人依言行礼,出了门,安嫔独身先走了,僖嫔跟在荣嫔身边微笑着同攸宁告了别。
屋里贵妃正在琢磨,她一个人精力有限,难免会有看管不到的地方,干脆这一次就让安嫔和荣嫔还有僖嫔帮着看着点儿。
宁嫔,她是年纪轻了些,资历也浅,她还是问问皇上的意思好了。
贵妃一贯是个爽利性子,她心里有一杆秤,不要紧的事情当然是说办就能办,毕竟有出身在这里顶着,只要她不坏事儿皇上不会厌弃她,顶多就是不宠爱她。
而她现在这副身子,连孩子都几乎没可能再有了,还在乎宠爱干什么?
她就想安安分分的过日子,四阿哥在她这儿一日,她就想要安宁一日,别的以后再说吧,总归也就是那么回事儿。
等到皇上从前面回来,贵妃就把这事儿说了。
皇上觉得贵妃有点太小心了,围猎她要管的就是后面女眷们的事儿,具体的也不必她操心,只是拿个主意而已。
不过谨慎也不是什么坏事儿。
“到时让荣嫔和僖嫔跟着你吧,你抽不开身,就让宁嫔去侍候皇额娘。”
话里全然没提安嫔,贵妃也习以为常了,这位就是个吉祥物,性子又是那样的,皇上没对她抱有期待过,反正是个闲人,宫里又不是养不起。
让宁嫔去侍候太后,贵妃更是松了一口气,她这人性子难听点就是懒散,让她去小心奉承人,她办不到。
而且,她也没必要勉强自己,替太皇太后祈福的时候她也是跟着众人一天天跪过来的,该有的请安礼节一点都不落,孝顺和奉承本来也是两回事。
宁嫔先前为太皇太后侍疾有功,太后也记着呢,有这两位老人家在,她去了还能躲躲蒙古福晋们。
大家都得了便宜,挺好。
皇上是没有要留下来的意思,贵妃送走了皇上,回去着急忙慌哄四阿哥了,这小祖宗醒着的时候不见她就闹腾个不停,让人有点甜蜜的幸福。
攸宁一路回了住处,消息传得比她人还快几分,进了院子,里面侍候她的人全都改换了称呼,开始叫她宁嫔了。
人逢喜事精神爽,虽然皇上带着她去挑马的事情耽搁了,但她也算是,应该算是因祸得福了。
先前虽然说是提了待遇,但到底还是有点差别的,就像宣贵人同样是嫔位待遇,但是也没人敢大着胆子说一声宣嫔。
攸宁的庆祝方式就是吃顿好的。
皇上来南苑也有段时日了,有时候出去打猎,得来的东西膳房处理完还会分到各个主位住处,让大家尝尝鲜。
偏偏惠嫔此时并没有来,攸宁空担着个嫔位的待遇,得来的东西当然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