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权力是女人最好的医美》 160-170(第16/19页)
基,而且羌戎贵族对于他这位混血首领多有不满,他想要坐稳羌戎首领的位置,就必须要依附于大燕。
这些年里,在李宜春有意无意的推动,以及大燕越来越咄咄逼人的兵锋威胁下,大燕在燕西兴办州学,加强对榷场的控制,严格管控盐、铁、茶、马等重要物资的大宗生意流通,扶持那些亲近大燕、心向大燕的贵族……
经过二十年如一日的渗透,羌戎王庭里会说汉话的人越来越多,大燕对羌戎的影响也越来越深。
“李宜春是我们扶持起来的人,我们能通过和平的方式将羌戎纳入领土版图吗?”
“这不现实。而且李宜春当了这么多年的羌戎首领,他心里未必没有旁的想法。”
“不错,依我之见,我们可以一边与羌戎展开谈判,一边让行唐关的军队行动起来。先礼后兵,要随时做好用武力收复羌戎的准备。”
大燕的疆域很广袤,但没有一片地方适合养马。
除了燕云十六州外,放眼天下,最适合养马的地方,就是羌戎所占据的贺兰山——那里有着全天下最好的马场。
大燕想要收复燕云十六州,就必须要培养出骑兵精锐,而想要培养出骑兵精锐,牧场就不可或缺。
所以吞并羌戎,是霍翎北伐大计里,必不可少的一步。
“如果我们对羌戎动兵,大穆不会坐视不管。他们肯定会派兵支持羌戎。”
“这一点确实不可不防。”
一番畅所欲言后,众人基本得出一个共识:
作为宗主国,他们要有宗主国的气度,先派一支使节团去羌戎进行谈判,试探羌戎的态度,如果羌戎不肯乖乖投靠,那他们只好先礼后兵,断掉榷场贸易,派出大军压境,用拳头来跟羌戎好好讲道理。
……
毫无疑问,使节团是个非常好的差事。
不会有生命危险不说,要是能靠唇枪舌战就兵不血刃拿下羌戎,不说青史留名,加官进爵肯定是少不了的。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使节团上。
那些个有能力有地位的自不必说,目光全都放在了正副使的位置上。
那些个知道自己争不过的,也不去争抢正副使的位置,只想着把自己或族中晚辈塞进使节团里混一份功劳。
而季衔山也在这件事情上,再一次深刻感受到了母后的手腕——
通过抛出“吞并羌戎”这个极具诱惑的鱼饵,将反对派、中立派和支持派全部都拧成一条战线。
在羌戎被彻底拿下之前,再也没有人会主动站出来要求太后还政了。
因为想要推动吞并羌戎这样的大事,他这位年轻天子的威望是不足够的,必须有太后在朝堂上坐镇才行。
季衔山深吸一口气,在大是大非面前,他拎得清轻重缓急。
亲政之事暂不可为,那就转换思路,想办法多塞几个自己人进使节团。
尤其是正副使的位置。
他不贪心,但使节团有一位正使和三位副使,至少也要给自己人争取到一个位置。
第169章 第一百六十九章时隔二十四年的攻心计……
霍翎在抛出“吞并羌戎”这个鱼饵前,就已经猜到了朝堂众人会有的反应。
以她如今的身份地位,只要不是那种明确反对她的官员,霍翎都可以重用。
适当给各方势力分润一些好处,才能让满朝文武拧成一条线,劲往一处使。
所以使节团的其他普通成员,到底是太后党的人,还是支持皇帝的人,又或者是宗室、世家、勋贵出身,霍翎都不在意,只要各方势力最后推举出来的是能办事的人就行。
真正需要霍翎在意的,只有正副使的名额。
出使羌戎,确实不会遇到任何生命危险。燕西驻扎着十几万精锐将士,给羌戎再大的胆子,他们也不敢对大燕使节团下杀手。
但是,她派遣使节团出使羌戎的目的,是为了说服李宜春和羌戎贵族,让他们乖乖放下屠刀,放弃抵抗,归顺大燕。
李宜春确实是大燕一手扶持起来的,亲近大燕的羌戎贵族也不在少数,可亲近大燕是一回事,彻底并入大燕、成为大燕的一个州郡又是另外一回事。
霍翎和李宜春这些年一直保持着通信,可私交归私交,真要让李宜春乖乖俯首称臣,李宜春心里会没有点儿别的想法吗?
他真的像他在信中所表现出来的那样心向大燕,不贪恋羌戎首领的权势地位?
怕是不见得吧。
所以这回出使到底能取得多大的成果,就看使节团能做到哪一步了,尤其是看正使能和李宜春谈判到什么地步。
这个出任正使的人,不仅要足够熟悉羌戎的情况,还要有勇有谋,能言善断。
毕竟羌戎王帐与大燕京师相隔太远了,霍翎只能定下一个整体谈判基调,在很多细枝末节上,都需要正使和李宜春接触过后,按照实际情况做出决断。
能够同时符合这几个条件的人少之又少。
而在仅有的符合条件的人选里,宋叙是唯一一个,有过不止一次出使经验,还曾经深入过羌戎王帐,与李宜春打过交道的人。
霍翎并不怀疑宋叙的办事能力,只是宋叙的立场,难免让她迟疑。
斟酌片刻,霍翎提笔,在白纸写下几个名字。
名义上的正使不能是宋叙。
靖国公老成持重,又向来有分寸,有他这个正使在上头坐镇,底下人也能放下做事。
邱鸿振在工部左侍郎的位置上待了也有快十年了,差不多是时候立个功劳,挪一挪位置。正好他在燕西做过几年县令,塞进使节团当个副使也合适。
还有一位副使,霍翎定了祝青云。
当看到这份名单时,宋叙是什么想法,丁景焕不清楚,但丁景焕心里的想法很复杂。
以宋叙的能力和资历,其实是完全足以胜任正使一职的。
宋叙是文盛安的学生,还是陛下的老师。
在太后和文盛安相争之时,太后可以完全信任宋叙的立场,放心重用宋叙。
但在太后和陛下相争之时,太后已经开始不信任宋叙的立场了。
……
正副使的人选定下来后,各方势力的角逐也差不多告一段落了。
使节团里,除了祝青云外,还有桑玄清等好几名女官。她们名义上是奉霍翎之命跟随使节团,实际上是代表暗阁前往羌戎,接触暗阁安插在羌戎里面的钉子,为谈判提供情报便利。
临行前,霍翎单独召见了几位正副使,与他们各自密谈交代一番。
使节团带着国书浩浩荡荡离开了京师。
与此同时,驻守在燕西和燕北的军队,也都配合着使节团的行动,开始加强巡逻和换防,用兵锋保持着对敌人的威慑。
而在使节团正式出发之前,
燕西这边早就有官员奉太后之命,在私底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