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药师在现代: 120-13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炼药师在现代》 120-130(第6/19页)

点累。

    知道他要回学校准备论文答辩,导师们都很理解,纷纷安慰他,说他的论文水平很高,答辩的时候一点问题都没有。

    走的那天是梁恺之送的。

    宁栀只带了导师天团们送给自己的笔记和资料,其他的都暂时放在梁恺之家里。

    照梁恺之的话说就是反正完成论文徐辩,参加完毕业典礼拿到毕业证,不到两个月宁栀又要回京都,除了毕业要用的东西,其他的就全放在他这儿好了,反正又丢不了。

    “你放心吧,小龟我会给你照顾好,每天给它喂新鲜的小鱼和菜叶子,房间我也会每天打扫,等你拿到毕业证就直接过来。”梁恺之说,“医疗项目的事有我和褚老在,你也不用担心。”

    宁栀别的都很放心,唯独有点担心梁恺之的身体。

    这位老先生心事很重,喜欢把什么事都往自己身上揽,结果就是把自己的身体搞垮了。

    宁栀说:“老师也要保重身体。国医不是你一个人的责任,我们一起努力,总有一天我们能将国医发扬光大。”

    就算他们不能,他们的下一代也肯定能。

    梁恺之拍拍他的肩:“老师知道,去吧,”

    很快轮到宁栀过安检了,他回头冲着梁恺之道:“老师你回去吧,我走了。”

    梁恺之一直目送他过完安检,消失在登机通道里,这才转身回去。

    出侯机大厅的时候,手机收到宁栀发给他的消息。

    宁栀:【老师,我炼了三炉药放在客厅五斗柜第三格的抽屉里,您记得按时吃。】

    梁恺之看后,咕哝了一句这孩子,嘴角却忍不住微扬。

    国人大多信仰唯物主义论,讲究人定胜天,不信命运。

    梁恺之却隐隐有种感觉,自己和宁栀的相遇或许就是冥冥中的一场既定命运。

    也许是上天也如同他一般,不忍见流传了几千年的国医就此断绝传承,几百后消失在历史长河,所以特地给他们送了一个宁栀过来。

    他甚至都开始觉得宁栀说不定就是这几千年之中哪一代的扁鹊为了延续国医而特地转世的。

    这想法有点唯心,可梁恺之却由衷地希望这才是真相。

    四个小时后,飞机载着宁栀重新回到星城,没有意外地受到宁家老小的热烈欢迎。

    宁奶奶看到大孙子高兴得不行,拉着宁栀一个劲地说又瘦了,在外面就是没有家里舒服之类的。

    老娘这么一说,宁成周觉得大儿子看上去确实有些消瘦,也跟着点头:“确实是瘦了,工作这么忙吗?”

    宁栀道:“最近确实是比较忙一点,不过收获也很大。”

    不出意外他的研究生论文肯定是稳了。

    别人读研究生要么导师放养,选不到什么好的课题,要么有好项目好课题,但没经费。

    到了宁栀这里完全颠覆了别人的认知。

    还没开始读研,论文就已经提前选好,并且进入了临床实验阶段,坐火箭都没他速度快的。

    宁成周有点懵,心想原来他儿子这么厉害的吗?

    他怎么不知道自己的大儿子居然是个天才呢?

    他甚至私底下特别期待地问宁奶奶:“妈,咱家祖上有什么出名的读书人吗?我曾曾曾曾爷爷他们那一辈有没有出过状元榜眼什么的?探花也行。”不然到了宁栀这儿基因咋能强大成这样?

    “你说这个啊——”宁奶奶还真就特别认真地思索了大半天,然后告诉他,“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你曾爷爷,曾曾爷爷都是泥腿子出身,再往上我就不知道了。”

    宁成周看看宁栀,又看看刚刚放学被杨晓曼接回家的小儿子。

    嗯!

    这傻乎乎的小模样,是他们老宁家的孩子没错。

    为啥就大儿子这么不一样呢?

    难道是因为他老娘特别会养孩子吗?不仅把孩子养得特别健康,还养得特别聪明?

    想到这里,宁居周果断道:“妈,咱老家的地反正也没人种,房子也没人住,要不就交还给村里吧?”

    没了地和房子,他老娘就不会老是想着要回家,跟着他们一起住在星城,看看小女儿和小儿子能不能蹭点聪明劲儿。

    宁奶奶“呸”了他一口:“真是美的你!我还没死呢就算计着我的地。老了以后还想回家和你爸葬在一起,地都交回去了,到时候你把我葬哪里?你是不是想图省事直接把我烧了,骨灰洒到漓湘河里?!”

    宁成周:“……”

    天地良心,他真没这个想法。

    他只是单纯地为孩子们着想而已。

    杨晓曼简直有点没眼看。

    自从栀栀来家里后,她老公就变得越来越像个傻子了。

    宁栀回到星城后,去看了孔国权和孔师母。

    孔师母还是老样子,盘着整齐的发髻,穿着小碎花的裙子,见着宁栀高兴得不行,亲儿子都不香了。

    孔国权也很高兴,亲自下厨招待学生。

    吃饭的时候,孔国权说:“你的论文我看了水平很高,答辩的时候也别紧张,都是几个认识的老师,不会提特别刁钻的问题为难你们。”

    宁栀夹了一块红烧肉咽下去之后才回答说:“我又不紧张。”

    他也是见过大世面的人了好吧!

    孔国权一想也是。

    宁栀这一年多的经历可比一般的研究生博士生还要丰富多彩,波澜起伏。

    确实没什么好紧张的。

    他见宁栀爱吃红烧肉,索性把碗都挪到宁栀跟前,说:“爱吃就多吃点,以后想吃了跟我说一声,来家我给你做。”

    宁栀“嗯”了一声,吃得很欢快。

    孔师母为了保持身材,平时饮食都很清淡,这个时候见宁栀吃得香,也忍不住吃了两块。

    “哎呀,跟着栀栀一起吃饭就是有胃口。”孔师母说,“感觉这么吃下去我都要胖了。”

    宁栀说:“师母太瘦了,这样不健康的。多吃点,吃胖了也不要紧,我给你炼颗药吃了就瘦了。”

    孔国权:“……”

    孔师母顿时眉开眼笑:“还是栀栀你最孝顺了。”

    不像她生的那个叉烧儿子,一把年纪了不结婚也不谈恋爱,一天到晚跟个闷葫芦似的不知道在想什么。

    孔师母想到孔小川就叹气。

    “对了,你那个对象呢?不是说也是星城的吗?哪天带过来给师母看看。”儿子迟迟不婚,想抱孙子的孔师母就把主意打到宁栀身上去了。

    都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照这么算,以后栀栀生的孩子喊她一声奶奶也没毛病。

    宁栀说:“他在外地,工作比我还忙,等以后再说吧。”

    上次他见到杨峥还是过年的时候,距离现在已经好几个月过去了。

    不过他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